在水泥叢林搭建小部落 她為原民孩子尋歸屬

2018/05/04 張瀞文

【營養午餐借鏡篇】營養午餐的問題不僅是營養午餐,通常關乎更大的飲食教育、對食物的認識。近年各方努力方向多從學校食農教育、認識當令當地食物著手。不僅在學校做食農教育、在家也可過遊戲、繪本和孩子談食物。



0

這群孩子,白天在學校是「他們原住民」,放學後到這裡成了「我們原住民」。伍麗華在水泥叢林的都會,為魯凱族孩子搭建了一個「小部落」,開了族語安親班,接住了都市原住民父母的遺憾。

屏東市區中山路一帶。每天國小一下課,一群孩子就揹著書包直奔「小米園魯凱安親班」,興高采烈的寫作業。因為只要作業寫完,就可以學族語、唱原住民歌謠、種紅藜、樹豆等原住民傳統作物。

這群魯凱族小孩,因為父母的工作,很小就到都市生活,沒說過族語,不知道屬於自己族群的語言、文化、食物,和舞蹈歌謠,一直到上學期進到小米園才發現,原來「我們原住民」有這麼多有趣的東西可以學。

這個安親班是屏東原住民事務處處長伍麗華的夢想。說得更精確一點,應該是,伍麗華接住了很多為了工作移居都市的原住民父母的遺憾。

伍麗華在當原民處處長前曾在國小服務27年,那時候,她在部落小學做民族教育課程、自編原住民教科書。好多次在公開場合分享她做的這些事,總是會有年輕家長走向前,一臉落寞,帶著些許羨慕的語氣說:「部落現在有這麼豐富的課程真好,但是我們在都市裡,孩子都沒有機會學到這些。」

去年伍麗華出任原民處處長,就請縣長提供市區的閒置空間,讓她成立原住民的安親班,第一年先以人數最少的魯凱族為主。安親班聘請了兩位族語教師,上學日的周一到周五,讓孩子放學後到此寫作業、學族語、種作物、唱歌跳舞,希望孩子即便不在部落裡生活,仍然有機會學習族語和文化,這種文化和心情上的歸屬感,當孩子有朝一日想要回到部落時,也不會感覺格格不入。

所有家長都流下虧欠的眼淚

安親班多元活潑的課程,讓這群魯凱族孩子每天都期待上學。

伍麗華有時候玩興一來,就像個大孩子似的抓弄小孩:「縣長說,你們學校功課如果退步了,安親班就不辦了。」從此之後,他們只要一拿到獎狀,就「一定要拿給處長看!」後來孩子們還自告奮勇地,以「小米園安親班」為名組隊報名參加各種族語競賽。

幾個月前,有幾個部落的老人家,拿著自己種的地瓜在安親班前面擺起攤來,孩子一回到安親,老人小孩就開始聊天,「意外的,也形成了一種老幼共學。」伍麗華笑著說。

0

上學期末,安親班辦了一次期末家長座談,希望聽聽爸媽們的回饋和建議。在充滿感謝的歡愉氣氛中,一位爸爸難過而慎重的說出自己的心情:「看了孩子這麼喜歡這裡,來這邊之後的改變,我才發我虧欠了我的孩子,讓他們遠離家鄉、遠離山林,在水泥叢林裡長大。」他話說到一半哽咽,在場所有的爸爸媽媽開始悄悄拭淚。

從原住民小學校長到原住民事務處處長,問伍麗華喜歡哪個角色?她不假思索的說:「校長!」

因為日日面對的是孩子,所有做的事情可以很快看到是否對孩子有幫助,看到孩子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吃得更好、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得到的成就感很大、很立即,「我常常覺得自己像一個媽媽,為孩子做些努力,會很得意。」她說話的時候,泛起一股好溫柔的微笑,是想起孩子時專有的。

但是停了幾秒後她馬上補充,「但是我想講,如果沒有來這邊(接下原民處),這些事情(例如都市原住民的族語安親班)不會被實現。現在我有這樣的機會,當我有想法,我可以做很多不一樣的事情。其實是一種不同的成就感。」

身為原住民,無論是當國小校長或是原住民事務處處長,伍麗華心底的鼓聲很清晰:她希望為這個世代的原住民找到自己的歸屬和文化!她讓自己有能力成為幫助別人的禮物,並為此努力不輟。

推薦閱讀

油炸掩蓋不新鮮 原鄉營養午餐的「都會迷思」

每塊稻田都有故事 美濃各校推種稻課

農作多樣不怕天災 原民保種知識抗逆境

營養午餐的黃金傳說 偏鄉國小每餐每人18元

作者文章

Skills for U執行長黃偉翔與他的技能夥伴們。圖/黃偉翔提供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2019/04/03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公布的《2019台灣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研究報告是國內C...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2019/03/22
不只放學夕圈,刻意用正向語言連結學校強調的品格行為,學校的每個時刻都充滿濃濃「品...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2019/03/08
TFT不「說」領導力,而是身體實踐。攝影/劉宜峰

劉安婷:我們如何在工作日常實踐領導力?

2019/03/07
創辦人劉安婷強調, TFT強調的領導力,領導力無關權力或位階,著重自我實現,從「...

管理者≠領導者 改變社會需要年輕領導力!

2019/03/03
王雅民踏上教育旅途,故事正要開始。圖/TFT提供(攝影:傅祐承)

甲中國小×TFT 互相加乘的教育創新DNA

2019/01/24

最新文章

黃瀚嶢不僅擅長生態插畫,2022年出版的文學作品《沒口之河》同樣驚艷四方。 圖/...

從繪畫到文學-《沒口之河》黃瀚嶢 走出不一樣的生態研究路

2024/04/19
生態插畫家李政霖曾參與出版《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現則醉心鑽研淡水魚生態。 圖/張...

走遍山林和水域,生態插畫家李政霖用畫筆上自然課

2024/04/02
將修復式正義引進校園 透過對話解決人際衝突。 圖/張皓婷攝影

霸凌的另一種解方「修復式正義」-橄欖枝中心林育聖相信對談的力量

2024/03/28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透過各式活動,一步步帶領學生們打造友善校園、遠離霸凌。 圖/張...

不說教、打罵也能防制校園霸凌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撕「流氓學校」標籤

2024/03/15
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投入兒少服務30餘年,她認為處罰不是解決校園霸凌問題的唯一方...

教孩子「沒有一定要喜歡所有人,但接納不同」兒盟白麗芳談霸凌

2024/03/05
由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汪兆謙領軍的阮劇團,是一群對戲劇充滿熱忱的嘉義返鄉青年組成,自...

從被質疑到本土語言貢獻獎 阮劇團為何用台語翻轉經典?

2024/02/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