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投稿】SDGs目標進度停滯 影響力投資如何防止漂綠、驅動改變?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漂綠(Greenwashing),是指透過有欺騙性質的綠色公關和綠色行銷手段來讓公眾相信一個組織的產品、目標和政策都是環境友善的。 圖/shutterstock
漂綠(Greenwashing),是指透過有欺騙性質的綠色公關和綠色行銷手段來讓公眾相信一個組織的產品、目標和政策都是環境友善的。 圖/shutterstock

本周導讀文章:

● 《影響力投資的系統變革框架》(A Systems Change Framework to Impact Investing)(by Daniela Afonso, Mariana Cabral, Ana Pimenta & Ricardo Zózim,2025年4月21日)

● 《促進社會變革的系統性投資》(Systemic Investing for Social Change)(by Jess Daggers, Alex Hannant & Jason Jay,2023年12月23日)

影響力投資的興起,源自於希望運用資本之力,應對貧困、氣候變遷、性別不平、飢餓等全球性挑戰。然而,儘管影響力資本迅速擴大,全球永續進展仍不如預期。

根據2024年《聯合國未來協定》指出,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進的不均與停滯,引發了影響力領域對自我實踐的深層反思:如何避免影響力洗綠(impact-washing),真正推動系統層級的變革?

本文導讀2篇選自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的重要文章,聚焦於引入系統思維,指出:阻礙影響力投資發揮最大潛能的關鍵,不是資本不足,而是缺乏以系統變革原則為基礎的健全監測與學習機制。唯有將金融資本視為資源與連結組織的結締組織,並持續反思、檢視與優化,才能推動可擴展且可持續的影響力。因此,我特別選定此一主題與讀者分享。

善意與資本造成侷限...如何從根本防止影響力漂綠?

第1篇文章從國際家族辦公室Blink CV的實踐經驗出發。Blink早在2022年起,即採取數據驅動決策流程,並將高風險承擔作為最大化正向影響的策略。然而,隨著時間推進,Blink深刻認識到:單純善意與資本投入不足以推動結構性改變。忽略系統性複雜性,最終將陷入影響力洗綠

文章總結Blink所遭遇的3大系統性缺口:

投資層級:傳統以單一項目為單位評估成效,忽略系統脈絡與動態連結。

組合層級:缺乏跨項目整合,無法形成綜效與網絡效應。

願景層級:組織內部對「影響力」定義分歧,導致策略碎片化與目標模糊。

這些盲點使組織難以面對日益嚴格的外部審查與法律規範。單靠個案成果報告,已無法充分證明整體影響,反而增加了法律與聲譽風險。

從個體到生態 重塑資本配置邏輯

Blink透過反思,提出新的行動方向:

● 從關注個別項目轉向理解其在生態系中的角色;

● 強化跨項目資源協同,減少負面外部性;

● 凝聚組織願景,確保影響目標清晰且一致。

這代表資本配置邏輯需從追求單點成果,轉向設計與驅動系統性正向演進

Blink打造新框架 從5大面向杜絕漂綠

為避免重蹈洗綠覆轍,Blink與顧問團隊共同開發了「監測與學習框架」,包含5大面向:

1. 系統性實踐意圖:投資標的是否明確承諾系統性改變?

2. 組織準備度:是否具備推動轉型的能力與資源?

3. 合作生態系:是否有效整合利害關係人與促進協作?

4. 解決方案可擴展性:是否有能力規模化、推廣成功模式?

5. 轉型績效與進展:是否持續評估並回饋系統層級影響?

透過這套框架,Blink視覺化了投資組合的系統整合得分,明確識別優勢與短板,進一步推動策略優化與資源再配置。

然而,文章亦坦承推動系統性投資的挑戰:

● 早期項目的系統成熟度較低,評估偏低;

● 大型組合增加監測負擔;

● 系統變革非線性且動態,需持續調整框架本身。

因此,「學習性組織」的建構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條件。

串聯多元資本與行動者!系統性投資如何應對社會與環境挑戰?

第2篇文章進一步指出,社會與環境問題本質上是動態交織的系統性挑戰,無法以傳統線性思維解決。

系統性投資(Systemic Investing)主張:

● 以系統視角理解問題與動態關係;

● 串連多元資本、跨領域行動者;

● 設計互補、協作且適應性的行動路徑;

● 接納不確定性,持續感知、學習與修正。

根據TransCap Initiative定義,系統性投資是:「以系統思維與複雜系統科學為基礎,部署多元資本推動人類與自然系統轉型。」

食物浪費、河川復育不只需要錢 跨界協作才能催生變革

文章舉了2個生動案例:

ReFED食物浪費減量:結合慈善資金、直接投資與系統樞紐組織,促進跨界資料共享與行動。

Regen Melbourne河川復育計畫:設定需系統改革才能實現的願景,促進資本與行動者整合。

這些案例表明,單靠資金注入無法驅動變革,必須搭配生態系建構與集體智慧。

結語:邁向深層變革的新標準

隨著歐盟《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加強對ESG與影響力宣稱的審查,影響力洗綠已不僅是聲譽風險,更迅速上升為法律風險。未來,虛假陳述與誤導性披露將直接引發合規審查與法律責任。

因此,導入系統思維的影響力投資,不僅是防止洗綠的必要防線,更是一場價值觀與實踐方式的深層轉型。

將金融資本定位為連結資源的「結締組織」,以促進系統變革為首要目標,正在成為未來影響力投資的重要發展趨勢。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10042.jpg

方元沂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兼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法學院社會企業暨創新法制研究中心召集人,專研公司法、金融法、ESG及社會創新,曾參與多項政府永續政策,致力於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推展,於大學推動SDGs課程,成立永續創新學院、主持USR計畫,連結大學與地方創生,培力學生永續能力。

作者文章

【專欄投稿】SDGs目標進度停滯 影響力投資如何防止漂綠、驅動改變?

【專欄投稿】SDGs目標進度停滯 影響力投資如何防止漂綠、驅動改變?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投資獨立媒體與SDGs有關!國際資本如何撐起資訊正確與自由

【專欄投稿】投資獨立媒體與SDGs有關!國際資本如何撐起資訊正確與自由

【專欄投稿】搶救氣候大作戰!投資「氣候解決方案」有助推進淨零腳步?

【專欄投稿】搶救氣候大作戰!投資「氣候解決方案」有助推進淨零腳步?

【專欄投稿】英國展現金融野心?從養老金到社會投資 打造世界影響力投資中心

【專欄投稿】英國展現金融野心?從養老金到社會投資 打造世界影響力投資中心

【專欄投稿】退休基金牽動影響力投資?一起看「受託責任」如何被翻轉!

【專欄投稿】退休基金牽動影響力投資?一起看「受託責任」如何被翻轉!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的影響力投資新戰場!7大趨勢、4大方向在全球變局突圍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的影響力投資新戰場!7大趨勢、4大方向在全球變局突圍

核融合新突破!法國創核融合新紀錄 超高溫電漿維持超過22分鐘

核融合新突破!法國創核融合新紀錄 超高溫電漿維持超過2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