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的第二人生!基隆在地品牌有什麼就用 幫助咖啡渣、醜蔬果變身手工皂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台灣每年產生超過百萬公噸的剩食,其中包含大量因外觀不佳而無法進入市場的醜蔬果,以及來自咖啡廳的大量咖啡渣和苜蓿、米穀等飼養牛隻剩料,這些資源若未被妥善處理,最終多流入垃圾系統或遭焚化,造成環境負擔。基隆在地品牌沐澧mooni運用巧手賦予剩食第二生命,透過與基隆在地的咖啡店、餐廳合作,將咖啡渣、醜蔬果及農業剩料等食物副產物,篩選、烘乾、粉碎與配方調整後,做成日常可用的純天然手工皂,不僅延長了食物與農業副產物的使用壽命,也降低了廢棄物進入垃圾處理系統的比例,達成減少碳排與資源再生的雙重目的。

mooni沐澧創辦人江浥辰與自製咖啡渣手工皂。 圖/尤乃妍攝影
mooni沐澧創辦人江浥辰與自製咖啡渣手工皂。 圖/尤乃妍攝影

沐澧由許燕萍與江浥辰共同創立。兩人長期關注環境永續議題,思考如何以日常行動減少資源浪費。一次市場採購時,許燕萍發現許多外觀不佳但仍具食用價值的蔬果,經常遭到攤商丟棄。當時她正從事與沐浴用品相關的工作,便萌生結合自身製皂經驗、將這些被市場淘汰食材轉化為清潔產品的想法。隨即,她開始進行初步實驗,嘗試將醜蔬果製成果皂,並克服氣味、保存與起泡穩定等挑戰,歷經多次調整後,成功製作出可穩定使用的皂餅,這也成為沐澧創業的起點。

剩食如何變黃金。 圖/尤乃妍、陳冠榛製圖
剩食如何變黃金。 圖/尤乃妍、陳冠榛製圖

剩食變黃金 醜蔬果的逆襲

為了更專注投入產品開發,許燕萍與江浥辰辭去台北的工作,回到家鄉基隆,開始全心研發純天然的手工皂。兩人試驗各種不同種類的蔬果,也經歷過多次失敗。例如早期嘗試開發洋蔥皂,卻因氣味過於濃烈,成品難以接受,只能忍痛中止計畫。這些過程雖充滿挫折,卻也讓她們逐步累積經驗,確立了沐澧以剩食再利用為核心的產品方向。

研發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蔬果成分與皂基穩定結合。「皂基」是製作肥皂的基本材料,通常由油脂和鹼透過「皂化反應」製成,這個過程會將油脂轉化為具清潔力的皂。某些食材在皂化過程中容易變質,有些則會影響起泡效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團隊不斷調整比例與製程,每款配方至少經過3至4次以上的反覆實驗,才終於找到能穩定發泡、不易變質的天然配方。

許燕萍表示,她們傾向使用基隆本土食材,依照季節、現況推出不同的皂餅,如基隆山藥皂、和平島石花菜皂等。她們不強求固定的原料供應,而是選擇「有什麼,就充分發揮什麼」,讓產品真正做到永續與靈活共存。

一杯手沖咖啡,如何延續它的「第二人生」?

2020年,江浥辰與許燕萍在與經營咖啡廳的友人聊天時,留意到咖啡廳每天沖煮咖啡後產生的大量咖啡渣多被直接丟棄,缺乏後續利用方式。考量這些咖啡渣本身具備氣味、吸附力與溫和去角質的特性,兩人開始思考能否將其轉化為手工皂原料,減少浪費。

她們首先與基隆在地的「樂品喜塘」咖啡廳展開合作,將營業後剩餘的咖啡渣進行乾燥處理後製成天然皂餅,在實驗過程中,她們也發現不同品種的咖啡豆留下的咖啡渣體積並不一致,這可能導致皂餅的質地過於粗糙,於是她們將咖啡渣烘乾後用研磨機打細;仔細控制添加比例,最終才得以產出細緻溫和的天然咖啡渣手工皂。

初期推動時,大眾對咖啡渣再利用的概念仍不熟悉,但隨著她們在基隆市政府主辦的「基隆之星 K-Star」——一項推動在地青年創業與永續理念的競賽活動中展露頭角,並獲選為「永續之星」後,在網路上逐漸打開知名度,一步一步累積穩定的客群,其他咖啡廳也紛紛開始主動聯繫,提供自家產出的咖啡渣,希望能夠參與回收再製的流程。許燕萍表示,「當我們開始這麼做後,才發現真的能影響到周遭環境。現在有越來越多店家希望加入!」這項行動不僅減少廢棄物,也帶動更多人對資源再利用的關注。

除了與商家的回收合作,許燕萍與江浥辰也積極參與基隆社區活動,推動咖啡渣再利用的實作教育。例如在與基隆情人湖敲山生合作的「山林綠學堂」中,她們設計課程,讓學員將手沖咖啡產生的咖啡渣製成洗髮餅,並採用粽葉作為無塑包裝,真正將低碳與減塑理念帶入區民生活中。

環保不等於不方便!沐澧的包裝進化論

江浥辰與許燕萍不只是關注內容物,連「包裝」也講求永續。「我們自己帶出去使用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其實沒有這麼方便。」江浥辰指著第一代皂餅鐵盒說。

最早期的皂餅包裝是背面鏤空的鐵盒,但她們實際使用發現,鐵盒背面的瀝水孔攜帶時容易弄濕行李;取消瀝水孔後,皂餅又容易黏住。經過三次改良,她們設計出外層封閉、內層帶有瀝水孔洞夾層的「雙層隔水」的鐵盒,讓皂餅既能保持乾爽,又能重複使用。

可重複利用之雙層隔水皂餅包裝。 圖/尤乃妍攝影
可重複利用之雙層隔水皂餅包裝。 圖/尤乃妍攝影

在網購方面,沐澧也提供「簡易包裝」選項供顧客選擇,簡易包裝使用日曆或乾淨的回收紙,簡潔卻不影響產品品質,且能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四年前,可能10位顧客中只有1人會選擇簡易包裝,發展到現在已經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會選擇這個選項。」江浥辰也透露現在已有6-7成顧客在購買產品時,會選擇簡易包裝的選項,自發性地支持更加環保的生活方式。

將畢生所學與家鄉融合出全新風采

為呈現基隆特色之美,沐澧將基隆地區的港口地景融入手工皂設計,包含正濱漁港彩色屋、基隆嶼與基隆港等地標。她們以這些景點的外觀與色彩作為參考,搭配不同種類的醜果原料,製作出具視覺辨識度的地景皂。這些產品透過在地食材的應用,結合剩食再利用與在地意象呈現,兼具實用與美觀。

醜果永續地景皂。 圖/陳冠榛製圖
醜果永續地景皂。 圖/陳冠榛製圖

早期推出的基隆嶼造型手工皂因屬於消耗性用品,不易長期保存,許燕萍與江浥辰後續改良產品形式,將相同造型轉化為擴香石,延長使用時間,並保留原有地景設計。這項轉變也讓產品能以非消耗方式持續呈現基隆特色。

在地方合作方面,沐澧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USR計畫合作,使用農業剩料如苜蓿、米穀粉等作為原料,製作洗髮餅與潔膚皂。這些材料多為飼料使用後的剩餘物,原本缺乏進入消費市場的途徑,經過二次加工後進入產品鏈,達到資源再利用的效果。

沐澧的設計策略以地景重塑與原料回收為核心,回應地方創生與食材浪費議題,透過實際產品建立與消費者、社區之間的連結,增加大眾對在地文化與資源循環的認識。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基隆沐澧mooni 將醜蔬果、咖啡渣做成手工皂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12.jpg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剩食的第二人生!基隆在地品牌有什麼就用 幫助咖啡渣、醜蔬果變身手工皂

剩食的第二人生!基隆在地品牌有什麼就用 幫助咖啡渣、醜蔬果變身手工皂

讓浪浪陪你做瑜伽!Doggie Yoga攜手中途之家 用瑜伽媒合人與毛孩

讓浪浪陪你做瑜伽!Doggie Yoga攜手中途之家 用瑜伽媒合人與毛孩

雞隻、蚯蚓、黑水虻總動員!高中英語老師打造零廢棄的「全循環農業」

雞隻、蚯蚓、黑水虻總動員!高中英語老師打造零廢棄的「全循環農業」

告別漫天垃圾!平溪手工天燈的環保轉型之路:全紙板改造實現完全燃燒

告別漫天垃圾!平溪手工天燈的環保轉型之路:全紙板改造實現完全燃燒

最新文章

剩食的第二人生!基隆在地品牌有什麼就用 幫助咖啡渣、醜蔬果變身手工皂

剩食的第二人生!基隆在地品牌有什麼就用 幫助咖啡渣、醜蔬果變身手工皂

稀土回收革命!捷克開發出突破性環保、高效新技術 有望打破稀土壟斷市場

稀土回收革命!捷克開發出突破性環保、高效新技術 有望打破稀土壟斷市場

丹娜絲走後...市區倒塌樹木堆成山 專家提倡設「廢木料銀行」循環再利用

丹娜絲走後...市區倒塌樹木堆成山 專家提倡設「廢木料銀行」循環再利用

環保也吹起懷舊風?「酒矸」叫賣聲+復古三輪車 成功吸引居民主動資源回收

環保也吹起懷舊風?「酒矸」叫賣聲+復古三輪車 成功吸引居民主動資源回收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