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登場 聚焦氣候解方與永續供應鏈 開啟跨國行動新時代
社團法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主辦的第五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於10月23日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盛大登場。今年論壇以「投資未來:氣候解決方案、永續供應鏈與影響力資本」為主題...
浪漫和環保無法兼顧?美國婚禮每年製造10億磅垃圾 芝加哥綠色婚禮革命這樣做!
婚禮浪漫動人,但往往也對環境造成巨大負擔。根據「綠色新娘指南」(Green Bride Guide)估計,美國平均每場婚禮會產生約400磅廢棄物,以及63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4個人一整年的碳排放...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根據21日刊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各城市每年總計消費超過1100萬噸肉類,製造出的碳排量相當於美國一年的化石燃料碳排量。閱讀更多:巴...
全球首家!克蘭詩不畏市場降溫 農場獲再生有機認證、引領美妝綠色轉型
據《麥肯錫時尚:美妝 2025報告》,全球4,410億美元的美妝產業都在從「輕鬆成長」邁入「複雜的新階段」,如今正顯現出降溫的跡象,2024-2030年市場預測全球成長由7%跌至5%。且消費者對「美...
維修特輯2/維修權,下一個永續關鍵字?從「維修度指數」望見台灣產業新想像
編按:當家中陪伴多年的小家電突然「罷工」,多數人會怎麼做?是丟到回收桶,還是上網訂購一個便宜的新品?一股由下而上的民間力量,早已在全台各地興起,試圖改變這種「壞掉即丟」的慣性。他們不單單是修復物品、...
維修特輯1/用「維修」與企業陪跑:台北小家電維修所 讓維修不只是技術活
編按:當家中陪伴多年的小家電突然「罷工」,多數人會怎麼做?是丟到回收桶,還是上網訂購一個便宜的新品?一股由下而上的民間力量,早已在全台各地興起,試圖改變這種「壞掉即丟」的慣性。他們不單單是修復物品、...
讓沙漠變綠洲!前瞻MOFs材料可在乾旱中收集水氣、碳捕捉 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8日揭曉,由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亞基(Omar M. Yaghi)、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Susumu Kitagawa)及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Richard R...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近年來,在高利率、地緣政治與全球資金收緊的挑戰下,影響力投資的重心正悄悄轉變。從氣候變遷與科技創新為主的宏觀議題,轉向「地方導向」、「包容性發展」與「中小企業支持」等貼近日常生活的微觀實踐。本次導讀...
當機器手臂成為藝術家:上銀科技與大可創藝對藝術科技的再定義
為了分享企業與文化內容產業的共好案例,促進更多跨界合作,文化內容策進院推出節目《ESG for Culture:企業X文化|跨界新想像》。本集邀請「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今年大阪世博的宗旨是實現永續發展,世博台灣館的導覽服就是使用可回收的環保布料,其中還含有玉米纖維與牡蠣殼。閱讀更多:廢棄蚵殼變黃金 「海毛紗」開拓紡織業新藍海環境部推動循環經濟,去年主導設立紡織循環...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粗紙」是指以手工製作、未經漂白的紙張,質地厚實、纖維長且吸水性強,早年多用於金紙、香灰紙等祭祀與生活用途。苗栗的手工造紙技術可追溯至清代。然而,隨著工業化與數位化浪潮襲來,這項傳統工藝逐漸淡出人們...
第五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 TIIF 2025
(台北,2025年10月2日)社團法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宣布,第五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 2025)」將於2025年10月23日(四)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舉行。...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想像一下:有一家新創,不只估值10億美元,還能同時改善10億人的生活。這樣的公司,會不會比投資下一個特斯拉或Nvidia更讓你心動?是的,這就是獨特的「影響力獨角獸」。過去10年,成長10倍有餘,比...
用綠保種出另一種生計!四分地創百萬營收 一群台灣農民的真實轉型故事
編按:從順月農園四分地的小實驗,到新竹尖石山上五月桃的集體轉型,這些農民走上一條不噴藥、不施肥的路。讓土地恢復呼吸、讓動物回來,就會知道自己種的,不只是農作物而已。綠保農法讓他們找到新的客群,也讓部...
綠電可以團購?看台達電如何用「共享」思維 突破範疇三減碳挑戰
當2050淨零碳排成為全球共識,企業的減碳壓力不只落在自身工廠的設備耗能,更棘手的挑戰,往往隱藏在「範疇三」——供應鏈的碳排放。對許多企業而言,範疇三在原料供應、產品運輸、產品使用階段的碳排放,往往...
TiTE x IHT 2025:TEAMT AIWAN打造全球五金工業採購平台
全球供應鏈重塑與智慧製造轉型持續加速中,五金工業實力卓越的台灣已是全球產業核心。2025年台灣國際工具博覽會(TiTE)與台灣國際五金工業展(IHT)將於10月21日至23日,在全新落成的台中(水湳...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慘重災情,根據環境部預估,總淤泥量可能超過10萬噸。然而水庫淤泥有許多工程上的再利用,包含作為輕質骨材、預拌土壤材料、高強度土壤、肥料、陶瓷等加工材料使用,還能作為...
農業不只是種田!綠保農法如何從土壤出發 打造永續解方?
編按:過去為了人類健康,發展出嚴謹的有機認證系統,而當農業不再只是服務人類,要能兼顧土地、動物與氣候韌性,在追求永續農業的趨勢下,台灣越來越多農友投入綠色保育農法。綠保也帶我們回望土地的本質──土壤...
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當我們談論永續時,它不該只是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實在行動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Underground Studio創辦人黃子儇指出,永續設計的關鍵在於如何將環境意識與設計思維結合,並透過創新的方式...
漁業老化有解?紐約龍蝦堡店不讓中間商賺 堅持透明定價、保障在地漁民收入
台灣是四面環海,海鮮應該是台灣人日常餐桌的一員,但有7成以上的海鮮是進口的,不但運輸高碳排,更沒有直接嘉惠於本地的漁民供應者。這也反映出一個關鍵問題:我們的餐桌美味,能不能同時支持在地經濟、照顧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