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最新文章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粗紙」是指以手工製作、未經漂白的紙張,質地厚實、纖維長且吸水性強,早年多用於金紙、香灰紙等祭祀與生活用途。苗栗的手工造紙技術可追溯至清代。然而,隨著工業化與數位化浪潮襲來,這項傳統工藝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如今,苗栗在地青年,湖籽手作實驗室主理人陳世翊,重拾手抄紙工藝,並加以改造製作出紙扭蛋盆栽、春聯、明信片、杯墊、燈籠等,立志將這項文化資產與苗栗在地故事共同延續下去。...

ESG創新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我買了一個環保材質的耳機,但它的包裝卻用了厚厚的塑膠袋和紙箱,這不是很諷刺嗎?」這是一位消費者在網購後的真實抱怨,也是配客嘉創辦人葉德偉開始關注電商包裝問題的契機。...

ESG創新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在彰化北斗,有一間從1950年代留下來的老宅,經過整修後成為一間書店。屋內保留木頭結構,牆面盡可能維持原樣,讓老屋保留原有的樣貌。這裡是「有冊店」,由胡允強、侯欣妘與謝三進共同經營。他們利用假日返鄉,親手修整這棟年久失修的老屋,結合在台北從事出版、行銷與媒體工作的經驗,逐步規劃、打造這間書店。從添置木門、鋪地板到修建庭院,把空間整理出來,讓這棟屋子再次成為人們會走進來的地方。...

共好社會
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當我們談論永續時,它不該只是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實在行動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Underground Studio 創辦人黃子儇指出,永續設計的關鍵在於如何將環境意識與設計思維結合,並透過創新的方式影響更多人。基於這樣的理念,他創立了Underground Studio,並發起核心行動計畫「微揹行動」,以回收帆布為主要材料,透過重新剪裁、拼接與設計,製作成富有機能性與風格的環保背包,讓廢棄資源重新回到人們生活中。這個計畫源自大學時期黃子儇在藝術創作時對材料浪費的反思。他曾試行「共享提袋系統」,但因面臨衛生與維護上的挑戰,難以長期運行,便開始轉向探索回收再製的模式。...

ESG創新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平凡的他我想,他能變成啥模樣。外面醜吱吱,吃了會更甜。」這是歌曲〈醜蔬果也有春天〉。來自雲林虎尾一間果汁店,沒有固定菜單,主打依顧客需求現場特調。林曉慧堅持使用「雲林在地的醜蔬果」作為原料。外型彎曲的香蕉、體積偏小的哈密瓜、冠芽過長的鳳梨,這些在市場上不易販售的次級品,經由她的手,轉化為一杯杯具有營養價值與調理功能的果汁。除了打果汁外,林曉慧也積極推廣食農教育與醜蔬果,她與許多社福機構、兒少團體合作,不定期在店面或是到特定場所授課,甚至出版個人繪本《記妹妹的蔬果營養學課》與醜蔬果之歌〈醜蔬果也有春天〉,讓林記蔬果汁不僅是一間在地果汁店,更是一間充滿使命的夢想店舖。...

ESG創新
捨棄化肥與農藥!彰化畜牧場用「羊草共生」循環 養出永續國產羊肉

捨棄化肥與農藥!彰化畜牧場用「羊草共生」循環 養出永續國產羊肉

在彰化芳苑區的宜家畜牧場,施友超使用「羊草共生」農法,將羊糞曬乾後製成有機肥料施灑於牧草田中,牧草吸收養分茁壯後再成為羊的飼料來源,形成資源循環、互利共生的耕作系統。在這樣的農法之下,過去被視為畜牧業沉重負擔的動物排泄物,不再是污染源,而是孕育草地與土地生命力的養分。也讓土地恢復生機,吸引螢火蟲回到牧場棲息。...

ESG創新
9成塑膠玩具壽命僅6個月!綠腳印從回收、設計到再製 打造玩具再生循環鏈

9成塑膠玩具壽命僅6個月!綠腳印從回收、設計到再製 打造玩具再生循環鏈

在台灣,約9成的兒童玩具是由塑膠製成,平均使用壽命僅6個月。一名孩童從出生到12歲,會累積近1公噸的塑膠玩具,這些物品在製造與廢棄過程中大量釋放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長期衝擊。面對這樣的問題,綠腳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解方,將無法再使用的塑膠玩具進行拆解分類,再製成具設計感的時尚椅子,如「露露椅」、「珊瑚椅」等。從廢棄物中創造價值,讓塑膠重新活一次。...

ESG創新
剩食的第二人生!基隆在地品牌有什麼就用 幫助咖啡渣、醜蔬果變身手工皂

剩食的第二人生!基隆在地品牌有什麼就用 幫助咖啡渣、醜蔬果變身手工皂

台灣每年產生超過百萬公噸的剩食,其中包含大量因外觀不佳而無法進入市場的醜蔬果,以及來自咖啡廳的大量咖啡渣和苜蓿、米穀等飼養牛隻剩料,這些資源若未被妥善處理,最終多流入垃圾系統或遭焚化,造成環境負擔。基隆在地品牌沐澧mooni 運用巧手賦予剩食第二生命,透過與基隆在地的咖啡店、餐廳合作,將咖啡渣、醜蔬果及農業剩料等食物副產物,篩選、烘乾、粉碎與配方調整後,做成日常可用的純天然手工皂,不僅延長了食物與農業副產物的使用壽命,也降低了廢棄物進入垃圾處理系統的比例,達成減少碳排與資源再生的雙重目的。...

ESG創新
讓浪浪陪你做瑜伽!Doggie Yoga攜手中途之家 用瑜伽媒合人與毛孩

讓浪浪陪你做瑜伽!Doggie Yoga攜手中途之家 用瑜伽媒合人與毛孩

當你緩緩進入瑜伽冥想,幾隻狗狗靜靜地圍繞身旁,偶爾輕蹭你的手臂,彷彿用自己的方式陪伴你放鬆身心。這不是一般的瑜伽課,而是Doggie Yoga所設計的一堂結合瑜伽與流浪犬陪伴的創新課程,讓人們透過運動與狗狗建立情感連結,同時關注流浪犬議題。...

ESG創新
雞隻、蚯蚓、黑水虻總動員!高中英語老師打造零廢棄的「全循環農業」

雞隻、蚯蚓、黑水虻總動員!高中英語老師打造零廢棄的「全循環農業」

在台中大甲的明桂蔬果園,英語教師林佩宜以「全循環農業」模式,實踐一種不依賴化學肥料與農藥的耕作方式。她選擇在父親留下的河床地種植蔬果,透過回收廢棧板與竹竿建造雞舍,以廚餘、過期食品與貓狗糞便製成天然肥料,並養殖蚯蚓與黑水虻協助堆肥與處理有機廢棄物;雞隻則參與翻土與堆肥過程,形成一個低成本、資源再利用的農業循環系統。...

ESG創新
告別漫天垃圾!平溪手工天燈的環保轉型之路:全紙板改造實現完全燃燒

告別漫天垃圾!平溪手工天燈的環保轉型之路:全紙板改造實現完全燃燒

在平溪,天燈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成為當地獨特的民俗象徵。在這片飄揚著天燈的天空下,林國和默默守護著這份傳統工藝,憑藉著對父親技藝的記憶,將傳統的手黏五片式天燈傳承下來,成為平溪唯一一間仍然販售五片式天燈的店面。林國和除了保留經典的製作方式,他也不斷創新並積極參與環保天燈的研發,希望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在他的努力下,傳統天燈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文化意涵,也與現代環保理念相結合。...

ESG創新
不只減塑!無包裝商店「簡塑慢行」從選品到供應鏈管理 全面落實環保理念

不只減塑!無包裝商店「簡塑慢行」從選品到供應鏈管理 全面落實環保理念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零包裝商店「簡塑慢行」鼓勵顧客自行攜帶乾淨容器,至店內購買散裝商品,如:調味料、清潔用品、咖啡豆等,以減少不必要的包裝浪費。簡塑慢行創辦人蔡旻杰與在地小農密切合作,販售可循環使用的衛生棉、洗臉巾,並提供公平交易的咖啡豆,從商品選擇到供應鏈管理,全面落實環保理念。...

ESG創新
羊奶的永續革命!廢棄稻稈變羊飼料、羊糞變肥料 開創低碳農牧共生新模式

羊奶的永續革命!廢棄稻稈變羊飼料、羊糞變肥料 開創低碳農牧共生新模式

在台灣,羊隻飼料多依賴進口牧草,但萬春羊牧場一代經營者黃振浪夫婦堅信「唯有羊吃得好,羊才會健康」,因此始終以自家種植的無毒牧草為主,並輔以進口乾草。然而,二代經營者、乙木羊創辦人黃怡菁發現,由於氣候影響,牧草供應常常短缺,再加上COVID-19疫情期間進口牧草價格飆升且供應不穩,使她開始尋找替代方案。她關注農業廢棄物再利用,並發現有機稻稈的潛力,於是聯繫在地有機農友,嘗試將乾燥後的有機稻稈作為羊隻飼料之一。這不僅降低成本,也為農業廢棄物創造了新價值。...

ESG創新
朋友來柑一杯!石岡滯銷柑橘釀成「柑杯酒」 獨特風味為農民找到新出路

朋友來柑一杯!石岡滯銷柑橘釀成「柑杯酒」 獨特風味為農民找到新出路

2020年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石岡區柑橘產業面臨嚴峻挑戰。原本依賴內銷與部分外銷的市場因貿易受阻,導致柑橘滯銷、價格驟降,農民無法負擔採收與運輸成本,被迫放棄採收,造成資源浪費與病蟲害風險。為解決此問題,安貝斯釀酒館與石岡區農會合作嘗試釀製柑橘酒,透過加工技術提升柑橘經濟價值。不僅減少農民損失,還提供了柑橘的另一種市場出路,促進農產資源的有效利用,助農民度過危機。...

ESG創新
環保與食安都要顧!里仁用生質包材革新 「重塑」消費新模式

環保與食安都要顧!里仁用生質包材革新 「重塑」消費新模式

全球每年有480萬至127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臺灣島被海洋垃圾包圍,海洋生物誤食垃圾導致死亡的案例曾出不窮,減塑當務之急。因此在2016年,里仁公司開始發展食品裸賣、與廠商合作推行可分解生質包裝、啟動消費者自主回收機制等;同時也將用不到的包材進行二次利用,製成可分解花盆,發揮生質包裝循環再利用的效益。...

ESG創新
養豬也可以0臭味!智慧豬舍導入科技管理、讓豬聽音樂減壓 永續與人道兼具

養豬也可以0臭味!智慧豬舍導入科技管理、讓豬聽音樂減壓 永續與人道兼具

在台中市外埔區,有一座養豬場導入科技管理與人道飼養的方式,嘗試以不同於傳統的模式經營,它就是高登畜牧場。連友成繼承父親創立的養豬事業,面對傳統養殖方式帶來的污染與管理效率挑戰,他決定全面革新。透過將配種、分娩、斷奶等各階段作業固定在每三週為一個循環,場內的生產節奏變得更為一致,也讓人力調配與空間規劃更具效率。並通過音樂來減壓,創造舒適的豬隻生活空間。面對來自家族長輩的質疑與傳統觀念的阻力時,連友成以實際成果證明了改變的必要性,將目光投向更具挑戰性的未來,朝著打造自己的品牌與永續發展邁進。...

永續地球
墓仔埔變生態綠洲!文山社大、公民攜手復育木柵萃湖 打造螢火蟲天堂

墓仔埔變生態綠洲!文山社大、公民攜手復育木柵萃湖 打造螢火蟲天堂

身著涉水衣,志工們踏入冰涼的萃湖,不畏湖水阻力與污泥,有的清理腐化落葉,有的砍除過長樹枝,只為讓4、5月螢火蟲季時,湖畔再現繁星般的光芒。曾經無人整理、陰森荒廢的木柵公園,如今已成為台北市重要的螢火蟲復育基地。在文山社區大學與生態保育者陳德鴻老師的努力下,這片土地從荒蕪走向復甦。從棲地營造、湖泊底泥調整,到社區導護與環境教育,居民與志工攜手守護生態,不僅修復了萃湖的自然環境,也讓社區意識與地方認同在實踐中成長。...

永續地球
蜜糖做肥料?葵花油做農藥?青農自製資材護土地 要讓親友吃得安全

蜜糖做肥料?葵花油做農藥?青農自製資材護土地 要讓親友吃得安全

「我想讓自己關心的人吃到健康的食材,喜歡看到兒子在農場裡安心地玩。」吳家禎因對鄉公所農業科公務員工作內容的單調感到厭倦,毅然決然轉投對他極具挑戰性的有機農業,並以希望心愛的人能吃到健康、安全的食材作為砥礪前行的動力。不過這條路並不平坦,面對轉型期的限制、病蟲害的威脅,他選擇迎難而上。天然有機資材「葵無露」,成功防治害蟲;以蜜糖擴培溶磷菌製作液態肥料灌溉田地,確保土壤養分充足,提升作物的健康與品質;積極推動食農教育,讓更多孩子透過農事體驗了解食物的來源與價值。...

永續地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今年70歲的春花姐,站在咖啡館的吧台後方,從容地拿起手沖壺,將熱水緩緩傾入研磨好的咖啡粉中,隨著白煙裊裊升起,空氣中瞬間瀰漫濃郁的咖啡香。幾年前,她從未想過自己有這樣的機會——從在民宿整理床鋪的房務轉變為咖啡師,如今的她,動作沉穩而專注,只為泡出最醇厚的手沖巴西咖啡,迎接剛進門的客人。 基督教芥菜種會位於花蓮習藝所內的「夢想50+咖啡館」,正是為了像春花姐這樣的長者誕生,不只是提供一份工作,更讓一群年過半百的原住民「姐姐」們能重新學習、與人交流並找回自信。...

共好社會
花藝也可以很永續!「藍花手作」用枝椏取代塑膠 創造可自然分解的友善花藝

花藝也可以很永續!「藍花手作」用枝椏取代塑膠 創造可自然分解的友善花藝

「能儘量友善,甚至不使用包材,是我從開始花藝設計後就有的理念。」吳宛玲進入花藝設計的世界時,面對的並不只是美麗的花朵,還有堆積如山的塑膠裝飾與繁複的包裝材料。當時,作為一名剛入行的花藝師的她,開始質疑這種短暫且不環保的美學價值,因此,吳宛玲想要為花藝界做出一些改變,開始實踐「友善花藝」,選擇以木、陶與紙繩等天然枝材代替塑料,並持續堅持至今。...

ESG創新
udn-loading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