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不只報告-學生到部落,從陌生人變自己人
5年前,我把教室搬到田埂間,開始帶學生種地瓜,持續的堅持,一個關心永續發展的學生「地瓜幫」逐漸壯大!
唸完了田野研究方法,大夥往南投眉溪部落的綠生農場出發,實作社區創生。部落入口圖騰是賽德克祖靈的訓示:勤奮、分享、節制,才能永續千年。這群半生不熟的「地瓜」,壓抑著不安,酷酷的表情有點假。
部落傳統的自然農法栽培出頂級農產品,但第三方驗證成本太高,以致土地逐漸荒廢、農藥氾濫、青年流失。雖然大學團隊可以用國際經驗作實驗:邀請包括生產到消費的各方關係人,對農場評價,然後揭露相關數據資料,就可以對產品溯源,建立相互保證制度,但還是得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解答才行。
「怎麼開始?」我問學生棨淂。「要持續問自己,憑甚麼我一個陌生人,就能去人家的地盤裡要數據?」碩士生的緊張,摻著「抖…」音。
學人類學之父 學生得走進在地
100年前,「社會人類學之父」馬陵諾夫斯基(B.K. Malinowski)要學者「走出自己的陽台」作研究。在「特羅布雷恩群島」(The Trobriand Islands),他好奇原住民冒著生命危險,駕一葉扁舟橫渡險惡的海洋,與其他島嶼來的人,交換一顆顆毫不起眼的小貝飾。經年累月才夠串起一個象徵地位的「庫拉環」(Kula Ring)。原來,願意持續交換分享,才有參與祭典的「身分」,逐級進入核心,取得祖靈的力量。
「汪老師,我以為你要拋棄我們了!」瓦歷斯貝林(編按:監察委員)半開玩笑。一段時間沒來,我鬆了口氣。「艾碧去給老人送餐,下午我還得回總統府開會。」這位農場主人蹭著夾腳拖,拎著一袋便當喘吁吁趕來,學生卻連迎上去接都不會。瓦歷斯和太太艾碧回部落養豬種菜,要魏德聖改回真的《賽德克巴萊》,設計大師Tim Brown說的對:「數據就是數據,事實不會幫自己說話!」至於陌生人,「沒資源沒關係,但沒身分沒人鳥你!」
賽德克的Gaya傳統,是族裡傳承的規範與價值觀:族人間要持續互助協作,敬畏生態,照顧弱者,分享成果。譬如家戶間要輪工、換工、還工,它也類似庫拉環,每一次交換後,地位才會提高,同時也要參與祖靈儀式,慢慢取得身分「驗證」,才會分享到靈力,領悟出生命的禍福相倚和循環不息,也才有資格一起守護Gaya,讓族群永續發展。
「他們都不理我!」剛開始棨淂很挫折。「要持續很...長的時間,才會發現簡單的方法」。就先展現誠意吧,學生替部落架網站,寫開箱文,辦策展,賣了再說。果然,生產、會計、營運與網路的需求就一一被「洞見」。
先補小洞再說:一台二手筆電,一套記帳心法,就能及時救援。世代衝突難免,常常一邊是陌生人,更常兩邊都不是人!學校教的如果沒用,就喝酒解決...。但是睡前要「抖抖」同學,我總是向他們說著:「『記得』交日誌,還有數據,老師要數據!...」
帶領學生 要動手也要補腦
「你們會繼續嗎?」我的鎮定假假的,抖在心理!要挑對學生,訓練、陪伴、善用,期末考「刀下」留人,否則學生熱情來的快,去得急,生悶氣就拍拍屁股走人!最好的狀況是死纏爛打,搬開溝通路上的石頭,才能導入真實資源,而且專案要持續微調才行。部落厭煩大眾旅遊,學生就規畫小旅行,老人送餐前,艾碧關心的棨淂總要出現,小學課輔計畫更是認識部落家庭的好時機。一點一點,這塊土地上的數據清晰起來...。
過程中還要補腦,讓他們覺得自己很屌!帶學生「地瓜讀書會」,從日本創生大師木下齊的《地方創生》,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班納吉的《窮人經濟學》,從設計之父提姆布朗的《設計思考》,到彼得里森的《海盜經濟學》,連《少年維特的煩惱》都能激發學生。
「念書考試追求分數,認真工作為求溫飽,固然重要,但未來的問題沒有明晰的答案,要自己從脈絡中找出來,甚至重新定義,創造規則。成績好的學生知道如何學習,有願景的學生知道為何學習。」
至於半生不熟的就要「煎熬」。負責小學課輔的團隊一再被「修理」,哭過後總會不同:「我們沒有知識競爭與利益算計...撇除對偏鄉的想像,問自己,什麼樣的教案適合孩子?」部落國小陳麗惠校長摘錄學生的日誌後說:「這是我遇過最棒的大學團隊。」
讚美是持續的動力,不是因為他們精心準備教材,或教會了小學生使用APP,上傳家鄉美麗的蝴蝶,證實農場是友善的。而是當彼此成了自己人,才會看見教案的需要:否則「社交平台正在摧殘我們的幼苗!」
社會影響力不是花俏的結案報告
隨著逐漸成熟的信任關係,農場也逐步損益兩平,小農的心裡話再也藏不住,透露最真實的數據:「你們漢人好笨,找山老鼠到山上圈地、砍樹、丟垃圾,用最毒的農藥、化肥,把部落環境、社會搞爛了,以為自己住山下看不到。然後我告訴你,一場大雨,全部還不是順著河道,回到你們山下的田裡,要死一起死!」分享到Gaya的學生,聽完有點飄飄然!
一步一步,農場的自然食材入選了生態廚師的國宴餐,賣進了頂級的雲品廚房,近兩甲廢棄的土地恢復友善耕作,兩名新來的青年協助農作與網銷,沼氣綠能與公益商店的影響力投資即將超越計畫的投入。年初,學生忙著替小農籌備合作社,規劃臉書,在逢甲夜市開店作O2O,還「錄取」了網紅準備開播。社會影響力不是花俏的結案報告,而是下次見面時,人家會不會鳥你?
為紀念馬陵諾夫斯基登島100年,英國廣播公司BBC重回「特羅布雷恩群島」,海上巨大郵輪,數百人即將登岸,部落準備了華麗的迎賓舞,頭目對著BBC學者 – 一位少小離家衣錦榮歸的「自己人」說:「我們不會為你跳舞,因為這艘船才是持續付錢的!」。即使想參加部落舉辦的星空電影院,也沒人鳥他,「你得先有能力分享自己家的山藥種子才行!」沒持續就沒身分,有Kula才有Gaya。
部落許多的改變不是學生主導的,但經歷每一道關卡、驚喜和挫折,他們分享了Gaya的力量,換到更多的小貝飾,串起自己的Kula環。「瓦哥!」棨淂面對靦腆的農場主人:「我們要登錄國際有機農業協會(IFOAM)」,他的抖音在消失中,但是,這稱謂會不會太熟啊?「我覺得滿好的」瓦歷斯說。至少,他是「自己人」了。
作者Ps.:本文要特別感謝瓦歷斯貝林與艾碧莫那,他倆寬闊永續的視野,包容了我們的無知,啟蒙了那些還在努力長大的孩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