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良好健康與福祉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今年70歲的春花姐,站在咖啡館的吧台後方,從容地拿起手沖壺,將熱水緩緩傾入研磨好的咖啡粉中,隨著白煙裊裊升起,空氣中瞬間瀰漫濃郁的咖啡香。幾年前,她從未想過自己有這樣的機會——從在民宿整理床鋪的房務轉變為咖啡師,如今的她,動作沉穩而專注,只為泡出最醇厚的手沖巴西咖啡,迎接剛進門的客人。

基督教芥菜種會位於花蓮習藝所內的「夢想50+咖啡館」,正是為了像春花姐這樣的長者誕生,不只是提供一份工作,更讓一群年過半百的原住民「姐姐」們能重新學習、與人交流並找回自信。

江宜錦主任與六位咖啡廳員工合照。 圖/李馥亨攝影
江宜錦主任與六位咖啡廳員工合照。 圖/李馥亨攝影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齡者的就業與生活品質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根據主計總處統計,50歲以上求職者的失業時間遠高於年輕人,因技能不足、科技變遷及市場對年輕勞動力的偏好,重返職場困難重重。在花蓮,中高齡者的就業選擇更為有限,許多曾從事農業或家庭主婦的長者,退休後缺乏固定收入與社交機會,如何協助他們經濟自立並維持生活品質,已成為當地的重要挑戰。

基督教芥菜種會長期致力於弱勢族群的扶助,早年透過開展山地醫療團,專注原住民的教育與醫療,但隨著時代變遷,他們關注到長者就業與家庭照顧者經濟自立的問題,已成為現今社會的迫切需求。因此推動「以工帶振」計畫,提供長者技能培訓與就業機會——「夢想50+咖啡館」因而誕生。

選擇咖啡產業的契機

芥菜種會位於花蓮新城鄉的習藝所,園內面積廣大,除了長照據點外,更設立烘焙坊、咖啡館與教室,讓社區長者學習縫紉、編織與手作餅乾製作等技能。芥菜種會起初是透過長照據點提供長者體適能活動與供餐服務,但發現仍不足以滿足長者的需求,於是開始思考如何提供實質就業機會,並協助長者自立。咖啡產業因培訓門檻相對較低,長者透過沖泡咖啡、招待客人也可訓練體力、記憶力與社交能力,延緩老化,因此成為首選。此外,如同一座社區大公園的習藝所適合設立舒適的咖啡館氛圍,進而促成咖啡館的誕生。

「希望說長者們可以做社交的互動,跟一般的民眾做交流,另外一個也是歡迎外面的一般的遊客、一般的民眾,也可以來我們的咖啡館做消費。」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主任江宜錦表示,芥菜種會希望以販售產品來產生收入,進而持續創造工作機會給需要的人,幫助他們維持基本收入,穩固家庭,讓習藝所不只是培力與提供工作機會的場域。

銀賓員正製作要販售的濾掛式咖啡。 圖/包庭溱攝影
銀賓員正製作要販售的濾掛式咖啡。 圖/包庭溱攝影

春花:人生成就的突破

夢想50+咖啡館內共有6名員工,皆為55歲以上的長者,起初員工來自芥菜種會的服務對象與長照據點中的長者,以邀請後取得同意的方式,提供職缺給予有經濟需求的案家與長者,讓大家嘗試工作內容,經過訓練後成為銀賓員;後續也透過政府就業中心開放職缺,讓更多人加入。然而,長者們多未接觸過咖啡產業,更不熟悉電子產品操作,重新適應職場環境並建立與人的互動,對他們來說是一大挑戰。

今年70歲的吳春花,在咖啡館工作已邁入第3年。她在民宿從事折棉被的房務,後來於鄉公所短暫工作1年,在朋友介紹下,決定來到咖啡館,從零開始學習沖泡咖啡。

「剛開始很緊張,怕記不住沖泡比例。但客人喝了咖啡後誇獎我們,讓我很有成就感。」吳春花回憶起初學時的忐忑,如今的她已能穩定地掌握水溫、研磨與萃取技巧,沖出一杯杯濃郁醇厚的手沖咖啡。「這是給我們65歲以上的老人的一種最高的肯定!」春花姐笑著說道。

回憶起積累3年的咖啡沖泡經驗,吳春花表示:「我覺得(沖泡咖啡)必須是沉靜的心情,你才能夠沖泡出一杯好的咖啡。當你如果心情起伏不定的時候,你手沖泡的咖啡味道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必須讓自己心靜。」性格較為沈穩內向的春花姐告訴我們,在沖泡咖啡時,為了能端出品質最好的咖啡給客人,最重要的就是心靜,平穩的沖泡好一杯咖啡是她工作的目的。

當談起咖啡館工作最大的挑戰時,吳春花說:「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消費者,你必須學會如何的去應對,這些都是我所要學習的地方。」對於春花姐來說,在咖啡館工作最大的收獲除了認識新朋友外,更是能與更多陌生人交流,讓心境打開、不再內向害怕。讓長者能夠與人交流、互動,便是咖啡館設立的初衷之一。

友善職場:幫助長者重拾信心

夢想50+咖啡館除了能使長者與他人連結,更重要的是社區交流的場域,除了關注高齡議題,習藝所園內也時常透過藝術共創市集、音樂活動等,讓當地各年齡層的居民與長者建立更深的關係。

為了幫助春花姐這樣的長者適應職場,芥菜種會提供職前與在職訓練,包括手沖咖啡、收銀機操作等。每位長者一日工時為4小時,以上下兩批班次維持咖啡館營運。此外咖啡館內的所有空間設計,也會考量到長者需求,例如降低吧台高度、設置門鈴提醒和增大菜單字樣等,讓長者能更舒適自在的工作。透過低工時設計與友善的職場環境來提升長者的工作體驗,讓許多長者在工作後變得更有自信,生活也更充實。

除了咖啡與烘焙商品,咖啡廳內也販售許多長者們的手作品。 圖/包庭溱攝影
除了咖啡與烘焙商品,咖啡廳內也販售許多長者們的手作品。 圖/包庭溱攝影

翻轉「第三人生」

像春花姐這樣因為在咖啡館工作重獲自信的長者,不在少數。「我們會強調說(咖啡館)它是一個第三人生,然後第三人生其實是很豐富的。」江宜錦表示,第一人生意指從出生到步入職場階段,第二人生則是成家立業時期。在夢想50+咖啡館內的每杯咖啡,都承載著長者的故事。他們不只是老去,而是進入再次學習與成長的「第三人生」。這間咖啡館的存在,不僅是一間店鋪,更是一個讓熟齡族群重新發光發熱的平台,讓人生下半場依舊精彩。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阿嬤的手沖咖啡 夢想50+開創長者第三人生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12.jpg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不只減塑!無包裝商店「簡塑慢行」從選品到供應鏈管理 全面落實環保理念

不只減塑!無包裝商店「簡塑慢行」從選品到供應鏈管理 全面落實環保理念

羊奶的永續革命!廢棄稻稈變羊飼料、羊糞變肥料 開創低碳農牧共生新模式

羊奶的永續革命!廢棄稻稈變羊飼料、羊糞變肥料 開創低碳農牧共生新模式

朋友來柑一杯!石岡滯銷柑橘釀成「柑杯酒」 獨特風味為農民找到新出路

朋友來柑一杯!石岡滯銷柑橘釀成「柑杯酒」 獨特風味為農民找到新出路

環保與食安都要顧!里仁用生質包材革新 「重塑」消費新模式

環保與食安都要顧!里仁用生質包材革新 「重塑」消費新模式

最新文章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死無葬身之地?台灣正在走向「多死社會」 殯葬設施不足該怎麼辦?

死無葬身之地?台灣正在走向「多死社會」 殯葬設施不足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