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為促進園藝療育產業發展,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積極推動相關技術創新,涵蓋療育活動方案設計、在地化園藝療育工具開發及療育花園套組建立,並廣泛應用於中部農村社區在地健康老化與亞健康高齡者之綠色照顧需求,...
台灣地熱想加速?不妨借鏡紐西蘭與毛利人的「讓利、共管協議」
台灣、紐西蘭的地熱潛能區大多位在原住民土地,台灣地熱還在起步階段,紐西蘭卻已發展60年。過去毛利族群曾激烈抗爭,直到30年前雙方建立夥伴關係,採信託模式、股分讓與,如今紐西蘭地熱發電占比從7%攀升到...
融化偏見!屏東用草生可可結合食農教育、身障夥伴參與 打造獨特部落創生模式
屏東縣賽嘉部落達魯法樂可可工坊,草生栽培種植可可樹,不用農藥、不施化肥,獲屏東縣政府勞青處募資輔導計畫協助,順利募資,投入推廣食農教育,帶領族人及學童認識可可產業,團隊提供身心障礙者參與工作,打造原...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心智障礙者在勞工群體中相對弱勢,過往他們的工作權益不僅常被忽視,也常因為不被了解,成為職場霸凌的受害者。為心智障礙者提供就業服務逾20年的第一社福基金會說,只要適當指導心智障礙者,並多給予耐心與瞭解...
蟬聯6年冠軍...中國是監禁作家之首 少數民族、經濟議題、同志情色都踩線
美國筆會發布的2024年「言論自由指數」報告指出,中國目前至少有118名作家遭到監禁,連續6年蟬聯全球關押最多作家的國家之首,其中多數人是因國安相關罪名被囚禁。閱讀更多:無「審」之地?中國網民湧 C...
財務健康大調查!有23%青少年曾遇詐騙、18%產生財損 百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北富銀22日發布調查指出,過去1年內有23%青少年曾遭遇詐騙,其中18%有財產損失產生,金額從新台幣數百元至數十萬元不等;北富銀盼透過調查與培力行動,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金融理財觀念。閱讀更多:兒少陷...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台灣五角伴回收平權協會自2021年起,推動「拾荒者體驗活動」,帶領一般民眾實地參與拾荒行動,希望翻轉社會對拾荒工作的刻板印象,也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城市清道者」的勞動價值與困境。閱讀更多:拾荒者處理全...
夷為平地...苗栗百年、全台唯一「佐佐木古登窯」被拆除 縣府:非文資難介入
苗栗縣是台灣陶瓷產業發展重鎮,創建1931年的苗栗市佐佐木古登窯見證榮光,停窯多年最近夷為平地,縣府文化觀光局表示,佐佐木古登窯未登錄文化資產,也是私人財產,難以介入處理。佐佐木古登窯在苗栗市中山路...
停擺氣候研究!川普政府擬砍海洋大氣總署預算、裁氣候研究部門
路透社表示根據它們所掌握的白宮預算文件顯示,川普政府計劃裁撤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負責監督氣候變遷研究的部門,並調整美國漁業處的業務重點為支持能源發展。這些措施是大幅縮減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社團法人台灣五角伴回收平權協會訪談全台逾300名拾荒者,近期完成「2024台灣拾荒者調查報告與公正轉型政策建議書」,協會創辦人施舜仁說,近年回收紙價、寶特瓶跌到每公斤剩2元,拾荒收入慘澹。拾荒者中,...
能源弱勢壓力好大...尤其是夏季電價期間 56.9%家庭能源支出占收入超10%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首次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台灣發展研究學會共同進行「台灣能源公平調查」,探究經濟弱勢家庭在能源支出、能源效率與成本負擔問題,其中高達56.9%的受訪者其能源支出占工作收入比例超...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今年70歲的春花姐,站在咖啡館的吧台後方,從容地拿起手沖壺,將熱水緩緩傾入研磨好的咖啡粉中,隨著白煙裊裊升起,空氣中瞬間瀰漫濃郁的咖啡香。幾年前,她從未想過自己有這樣的機會——從在民宿整理床鋪的房務...
年輕街友有家歸不得、困在心裡的牢籠 這個「社會」憑什麼淘汰他們?
編按:年輕的無家者在想什麼?他們為什麼不回家?社工楊小豌在《街頭的流離者》書中,深入描寫年輕無家者阿奇的生活,與覺得自己「被社會淘汰」的心境,以及在街頭與自我矛盾中的掙扎,同時也揭示現代社會對弱勢群...
川普砍援助預算...聯合國:2025年將有1400萬兒童面臨飢餓、營養不良風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27日示警,美國等主要國際捐助國大幅削減援助預算之際,今年至少有1400萬名兒童將面臨飢餓、營養不良或死亡的風險。閱讀更多:川普要求「上帝使團」針對《瀕危物種法》 灰...
身障就服員薪資矮一截...最多可差社工1.2萬 流動率高33.7%、留不住人
一樣都面臨缺工,勞政、社政近年卻掀起搶人大戰,許多社福團體反映,由於薪資差距,導致部分身障就業服務員跳往社政、衛政領域,身障就服員愈來愈難招募。去年民間社工人員起薪調升8.16%,若今年再比照軍公教...
台灣戒護比遠超美日韓...監獄超收危機 夜班管理員1人要管300人
全國各地監獄收容人超收現象愈來愈嚴峻,監獄空間不足讓監所管理員備感壓力,以高雄女監來說,管理員和收容人戒護比例,平常日是1:20,假日1:59,一個工廠管理員一班配置118名收容人,甚至有時高達15...
監獄超收已成常態...2坪監舍擠10人 吃藥才睡得著
「10個人擠在2坪大舍房,1人只有1張草蓆活動空間」。這是多數監獄收容人生活寫照,曾在台中監獄服刑10多年的小陳(化名)回憶,獄中冬冷夏熱是常態,超收情況加劇讓生活空間被壓縮到極致,對於身心煎熬外界...
在失衡的世界中,我們一起仰望—烏俄戰爭3週年,當地日常生活成了這樣
今年2月是烏俄衝突3周年的月份,對於疲於戰事的烏克蘭人民,迎來的不是和平的契機,卻是更多的變數,兩位領導人在美國白宮對於烏克蘭的戰爭產生激烈的爭執,讓中外媒體與各國領袖十分錯愕。雖然外交與經貿談判影...
街頭困境下的女性無家者...如何走出傷痛、尋找遮風避雨的地方?
編按:當家不再是避風港、當街頭成了相對安全的選擇,女性無家者的生存戰便充滿掙扎與危機。《街頭的流離者》作者楊小豌透過涵涵的故事,揭示了女性街友在恐懼中尋求依靠,卻往往深陷更大的危險。當庇護資源無法真...
車阻防車輛違停?身障團體質疑:是保障行人安全還是製造障礙?
台灣各地人行道上常見水泥車阻,設置目的在於防止汽車違停,也保障行人安全。台灣身心障礙者人權監督聯盟理事長張學恒批評,政府宣導汽機車不得占用人行道未盡心,反而在人行道上廣設車阻,影響行人通行,也可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