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能源潛力股在田間 稻草化身再生燃料全靠「造粒技術」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台東區農場運用造粒技術將稻草製成固體再生燃料,其淨熱值為煤炭(5890 kcal/kg)的56%,氯、汞、鉛、鎘等含量皆低於標準值,其中鎘為未檢出,具有成為替代能源的潛力。 圖/台東區農改場提供
台東區農場運用造粒技術將稻草製成固體再生燃料,其淨熱值為煤炭(5890 kcal/kg)的56%,氯、汞、鉛、鎘等含量皆低於標準值,其中鎘為未檢出,具有成為替代能源的潛力。 圖/台東區農改場提供

水稻作為台灣最大宗的作物,稻穀收成後留下約相等重量的稻草,因此成為全國最具規模的農業剩餘資材。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運用造粒技術將稻草製成固體再生燃料推動生質能發電,具有成為替代能源的潛力。

根據統計,台東縣每年產生逾7萬公噸的稻草,一年兩期作約1萬2000公頃的種植面積,以每公頃稻穀產量6公噸計算,約可產出7萬2000公噸的稻穀,同時也會產生7萬2000公噸的稻草。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科科長蔡恕仁表示,稻草富含有機質,因此具有發展為生質能的潛力,台東區農場運用造粒技術將稻草製成固體再生燃料,其淨熱值為煤炭(5890 kcal/kg)的56%,未來將配合區域性農業剩餘資材處理中心的設置,推動生質能發電,以符合國家永續發展政策。

蔡恕仁坦言,第一、二期作之間僅有1個月的時間,若使用分解箘處理稻草的話田間需要蓄水,但一、二期間田裡要再重新蓄水得看溝圳有沒有供水,目前稻草大多在採收後直接切碎就地循環再利用,只不過每公頃處理費用就高達6000元,而二期作種植時第一期的稻草尚未完全分解,容易引發窒息病等問題,影響水稻植株生育。

為強化稻草循環再利用,台東區農改場在台東縣關山鎮輔導循環場域,每期作以稻草捆包機處理50公頃稻草(約300公噸),供作物栽培覆蓋或編織成稻草蓆。為提升稻草利用效能,透過破碎、乾燥及造粒技術製成固體再生燃料,氯、汞、鉛、鎘等含量皆低於標準值,其中鎘為未檢出,經實驗結果顯示具有成為替代能源的潛力。

蔡恕仁表示,稻草製成固體再生燃料後體積大幅減少,且稻草壓實後燃點將達300度,具有易儲存、方便運輸及安全性高等特性,未來將配合區域性農業剩餘資材處理中心的設置,將稻草規格化並應用於區域型生質能發電,可將農業剩餘資材能源化,落實循環農業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

農業部長陳駿季上周也強調,農業廢棄物如例如樹枝、稻穀等作為薪材燃料循環利用,農業剩餘資源再利用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嘉縣推「菸蒂不落地」-菸蒂塞滿1罐寶特瓶,購物折10元

嘉縣推「菸蒂不落地」-菸蒂塞滿1罐寶特瓶,購物折10元

哪國員工最有元氣?全球職場狀況報告:台灣居亞洲第2

哪國員工最有元氣?全球職場狀況報告:台灣居亞洲第2

在家門設書本交換站-印尼青年搭「漂書箱」邀雅加達市民閱讀

在家門設書本交換站-印尼青年搭「漂書箱」邀雅加達市民閱讀

【倡議圈活動】台灣第一本「永續教科書」於世界環境日正式上線 十大品牌、百位校長共同推動下一代永續教育

【倡議圈活動】台灣第一本「永續教科書」於世界環境日正式上線 十大品牌、百位校長共同推動下一代永續教育

最新文章

2023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破3成 智庫報告:太陽能成長23.2%

2023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破3成 智庫報告:太陽能成長23.2%

綠能、農業可以共存嗎?陳吉仲:審核、稽查程序待修正

綠能、農業可以共存嗎?陳吉仲:審核、稽查程序待修正

利用淡海水鹽差能發電! 法國推進「藍色能源」 邁向產業化

利用淡海水鹽差能發電! 法國推進「藍色能源」 邁向產業化

西班牙綠電覆蓋率達2/3 再生能源將核能和天然氣甩在後頭

西班牙綠電覆蓋率達2/3 再生能源將核能和天然氣甩在後頭

憂光電衝擊穿山甲…學者籲:高雄馬頭山泥岩地開發審慎評估

憂光電衝擊穿山甲…學者籲:高雄馬頭山泥岩地開發審慎評估

台廠注意:微軟要求供應商 2030年100%用再生能源

台廠注意:微軟要求供應商 2030年100%用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