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擬建光電場 教宗良十四世延續綠色衣缽發布減碳目標
為展現減碳決心,《巴黎協定》規定各國需每5年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梵蒂岡16日公布最新NDC,承諾到203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1年減少28%。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
台北市拚「氫能示範城市」!動物園計畫改用氫能混合遊園車 徵求民間廠商合作
落實2050淨零排放,北市產發局推動氫能技術示範與應用落地,公有場域導入低碳運具。示範計畫採公私協力合作模式,將北市立動物園園區內的遊園車,打造低碳排的氫能混合動力牽引拖車頭,取代原燃油拖車頭。閱讀...
新加坡看上核能了?為擺脫燃氣發電 政府展開小型反應爐SMR可行性研究
新加坡政府正在重新考量核能發電,做為減輕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發電的可能解決方案。新加坡94%的電力仰賴燃氣電廠,但政府已訂下要在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閱讀更多:全球最大海洋碳移除廠在新加坡!海水藍碳...
天空下的綠能革命:巨型風箏發電 下雨、冰雹都不怕
愛爾蘭狂風大作的西海岸,一群人正在放飛長形的超大風箏。他們專注的看著風箏飛行的軌跡,纜繩的另一頭則是發電機。這項尚未獲得太多人關注的新發電方式,正透過「空中風能」(airborne wind ene...
台東東海岸風機大戰!業者執意開發58座風機 惹怒居民、3500人連署反對
台亞風能公司預計在東海岸線設立高達58座陸域風機,引發東海岸居民強力反彈,逾3500名在地居民連署寄送至台東縣政府、經濟部、環境部等單位,希望撤回開發案,並獲白紙黑字公文回覆。閱讀更多:業者想在台東...
漁電共生是假象?台灣近7成案場根本無養殖事實 淪「假養殖真種電」
根據審計部最新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近年養殖漁業產值逐年成長,但漁電共生公告區內大宗養殖魚種的魚塭數、魚塭面積、養殖戶數及放養量均呈下降趨勢。此外,已查核的漁電共生案場中,近7成未落實養殖事實...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日本福岡縣在今年8月初正式啟用全國首座海水滲透壓發電廠,同時也是世界上第2座,滲透壓是指利用海水與淡水之間的鹽度差異來產生電力,預計每年可產生約88萬度的電力,雪梨科技大學(University o...
全國首座!八里汙水廠啟用沼氣發電機 轉廢為能、年可供1300戶家庭用電
台北市政府代管八里汙水處理廠,每日處理大台北地區132萬噸生活汙水,北市工務局衛工處「轉廢為能」,設置全國第一座公共汙水處理廠沼氣發電機,4日啟用,預估年產540萬度綠電,相當於1300戶家庭1年的...
陸域風電案場環評「全面暫緩審查」?彭啓明罕見表態:不鼓勵開發
陸域風電爭議多,環境部宣示嚴格審查後,接連有兩陸域風場遭認定不應開發,宜蘭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原定2日審查,卻又因故暫停。業界傳出,環境部針對陸域風電環評,已全面暫緩。閱讀更多:綠能若致物種滅絕 還算...
赤腹鷹已登台!猛禽秋過境期來臨 鳥友呼籲:關注風機案、守護候鳥家園
猛禽秋過境季節來臨,墾管處持續37年的調查計畫1日開始,正逢風力發電業者在屏東縣枋山鄉辦理風機設置說明會;恆春半島是猛禽南遷重要過境地,也讓鳥友格外關注此案。閱讀更多:上次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
三菱認賠退出離岸風電計畫!重擊日本能源轉型之路、再生能源目標
日本商社三菱商事宣布退出國內3項大型離岸風電計畫,這對日本的經濟減碳和能源自給自足努力將是一大打擊。三菱商事8月27日表示,2021年拿下這項政府標案後,「供應鏈緊俏、通膨、匯率和利率上升」,已導致...
擁核聯盟再添一員!瑞典扭轉40年廢核決策 將新建小型反應爐、完成零碳排
瑞典計劃興建數座小型核子反應爐,將採用美國或英國的技術,扭轉40年前拍板捨棄核能發電的決定,為未來20年看增的電力需求未雨綢繆。閱讀更多:圖解/全球核電概況、「核復興」為何是全球能源再轉型關鍵?瑞典...
「風電根本行不通!」川普再對綠能開刀...羅德島風電場完工8成遭喊卡
美國聯邦政府22日下令位於羅德島(Rhode Island)外海的一座大型風力發電場停止所有施工,目前電場已完工80%。開發商丹麥再生能源公司沃旭(Orsted)不排除走法律程序。法新社報導,這是川...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打臉川普!反駁:電價上漲元兇不是光電風電 而是AI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痛批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是「世紀騙局」,凡是建造和仰賴風電與光電的州,電費和能源成本增幅都「破紀錄」。知名經濟學者克魯曼駁斥此說,指出川普只是為「一年內電價砍半」的競選政見跳票找替罪羊罷...
川普再對綠能開砲!批風力、太陽能是殘害農民的「世紀騙局」
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發文說,「我們不會同意風力或摧殘農民的太陽能發電。美國愚蠢的日子過去了!」川普說,建造並仰賴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發電的州,電力和能源成本都出現破紀錄增長,指控這...
南韓是亞洲第二大核能國!26座核電機組運轉、4座在建:核能占比已達31.7%
南韓今年上半年核能發電量增加8.7%,是官方全年2.9%成長目標的3倍;同期間燃煤發電量則銳減16%。核能發電量超標,理由是檢修停機次數減少、新機組啟動,以及既有機組滿載運轉,有助於壓低發電成本並減...
美國曾佔優勢!為何敵不過「中國製造」、在清潔能源競爭中被中國超車?
早在1950年代,美國人就發明第一顆矽光電電池,但由於石油、天然氣及煤炭供應充足,美國對清潔能源投資的承諾又時好時壞,最終逐漸流失優勢而為中國迎頭趕上。閱讀更多:川普認為氣候變遷是假議題?德學者:擋...
化廢為能!新北每年6000噸回收雜質變身「固體再生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全台推動資源回收多年,以新北市為例,每年回收物中,仍有高達6000噸塑膠、舊衣或複合性材質無法回收,只能送進焚化爐。新北市今年8月推動「資收物分選後雜質委外固體再生燃料再利用計畫」,將雜質委託再利用...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小水力在國際的能源供應都扮演穩定且韌性的角色,台灣則剛起步不久,由於河溪陡峭湍急特性,空有豐沛水力卻留不住或用不了,造成發電場址難尋,加上制度面不健全,也缺乏生態衝擊評估,讓業者進退兩難,環保團體也...
認識小水力發電:發電潛力是核電2倍!設置容易但推行卻多阻力?
核能退場,小水力發電成了政府填補電力缺口的寄望,環顧國際小水力發電蓬勃發展,在台灣卻知易行難,除了生態衝擊等顧慮,河川流速快、泥砂量大是不利條件,缺乏因地制宜的國產化設備也是發展難題。走在宜蘭縣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