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假莖變綠色建材!中興大學「綠屋藏蕉」 讓資源循環有新路徑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綠屋藏蕉」團隊成功以香蕉假莖廢棄物中的短纖維為原料,開發出環保發泡材料,兼具隔熱效果與較佳回收性質,可應用於綠色建材領域。圖為教授陳奕君(左)、學生董浩悅(右)展示發泡材料。 圖/中興大學提供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綠屋藏蕉」團隊成功以香蕉假莖廢棄物中的短纖維為原料,開發出環保發泡材料,兼具隔熱效果與較佳回收性質,可應用於綠色建材領域。圖為教授陳奕君(左)、學生董浩悅(右)展示發泡材料。 圖/中興大學提供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研究團隊「綠屋藏蕉」,耗時2年,以香蕉收成後的假莖廢材,開發出環保發泡材料可做為綠色建材,獲環境部與教育部合辦的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大專組金獎。

閱讀更多:香蕉皮也能變肥料?但這招你可能用錯了

中興大學12日發布新聞稿,森林學系教授陳奕君指導、學生董浩悅、蔡惠心組成的「綠屋藏蕉」團隊,善用香蕉收成後的假莖廢棄物,歷經2年研發環保發泡材料,兼具隔熱效果與較佳回收性質,可應用於綠色建築材料領域,為資源循環再利用與淨零排放帶來嶄新解方。

董浩悅指出,平均1噸香蕉會產生3噸假莖,過去多半被丟棄或焚燒,除浪費還可能造成蟲害與污染。以香蕉假莖為起點,運用液化技術將短纖維轉化為生質多元醇,進一步製成聚氨酯(PU)發泡體,開啟一條從農業廢棄物到綠色建材的全新路徑。

以香蕉纖維製成的發泡材料(BPU)不僅隔熱效果佳,熱傳導係數相較傳統PU材料更具優勢,質地柔軟、方便運輸及應用,還可兼具防撞功能。蔡惠心表示,未來不只應用在建築,也希望能發展為無土介質,用在進出口花卉的包裝與運輸中。

陳奕君指出,從香蕉假莖液化使用催化劑,同時時刻監測產物性質,有效縮短反應時間;發泡成型過程常溫常壓、不使用有機發泡劑,在回收階段則使用低毒性與可再生化學藥品,降低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展現對環保原則的高度重視。

回憶研究初期面對不少技術挑戰,董浩悅指出,假莖液化的材料配比、發泡反應的穩定性,甚至選擇何種異氰酸酯都曾反覆嘗試。有時一個實驗失敗好幾次,洗燒瓶洗到很崩潰,也因為這樣,更認真去優化每個流程。

團隊透過實驗分析與查閱文獻發現,香蕉假莖中含有微量木質素、鈣與磷等成分,在高溫下可提升碳殘留率或提供阻燃效果,進而提升熱穩定性,對未來發展相關性質建材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蔡惠心表示,未來團隊並不侷限於香蕉假莖,希望將這套技術擴大應用到其他農業廢棄物做為綠資材,持續與相關產業溝通,讓更多被忽略的資源發揮價值。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蛙蛙不哭?瀕危魚池琴蛙野放超過千隻 卻無群體鳴唱「集體靜悄悄」

蛙蛙不哭?瀕危魚池琴蛙野放超過千隻 卻無群體鳴唱「集體靜悄悄」

台灣瀕危「魚池琴蛙」的人工產房在這!2年來成功繁殖超過2000隻

台灣瀕危「魚池琴蛙」的人工產房在這!2年來成功繁殖超過2000隻

拾荒者貢獻度媲美清潔隊...卻敵不過現行回收制度 生存權益無保障

拾荒者貢獻度媲美清潔隊...卻敵不過現行回收制度 生存權益無保障

以市場3倍價收購!八年級生創「五角拌」 翻轉拾荒長輩收入與尊嚴

以市場3倍價收購!八年級生創「五角拌」 翻轉拾荒長輩收入與尊嚴

最新文章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

蟲蟲是轉機不是危機!黃粉蟲可以分解保麗龍 還無塑膠微粒殘留

蟲蟲是轉機不是危機!黃粉蟲可以分解保麗龍 還無塑膠微粒殘留

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咖啡葉可以喝?咖啡王子融合製茶及咖啡技法 發明世界獨有「啡葉紅茶」

咖啡葉可以喝?咖啡王子融合製茶及咖啡技法 發明世界獨有「啡葉紅茶」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