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正在巴西貝倫舉行,今年峰會因在南美洲舉行,在地調適、小島生存議題格外受注目。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與台灣友邦瓜地馬拉14日在峰會(巴西時間14日)共同舉行周邊會議,分享國合會在瓜地馬拉等國的氣候行動成果。以和瓜地馬拉合作長多年的竹子產業永續管理與強化專案為例,國合會正與瓜國政府合作,將其打造為全球首個竹子的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碳權專案。
國合會技術合作處處長顏銘宏表示,瓜地馬拉是台灣重要且長期的邦交國,在瓜地馬拉,許多原住民居住於山區,能運用的自然資源有限,竹子是當地原住民改善生計的機會,台灣有良好的技術,可以協助在地發展永續產業。這項專案已推行多年,為當地的社會、經濟和環境都帶來正面成效。
在社會和經濟層面,國合會技術團協助在地建構竹子種植和加工能力,教當地社區如何利用竹子原料製作工藝品或家具,不只為當地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也塑造出一條從栽培到加工的竹子產業鏈。環境上,竹子具吸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極強,能提升氣候韌性,對坡地復育、水土保持都有幫助,更能協助瓜地馬拉達成國家自定貢獻(NDC)。
下一階段目標,是為專案申請碳驗證標準(VCS),VCS是由非營利組織Verra開發和運行的碳補償計畫,經過認證的項目能將溫室氣體減排量轉化為可交易的碳信用額。
顏銘宏說,國合會正與瓜地馬拉政府合作,為專案申請VCS,若成功將是全球第一個竹子VCS計畫,將能吸引氣候融資。國合會在其中主要提供技術和財務支援,協助實地調查、驗證竹子的存碳能力,以證明專案確實有碳權價值,整個專案預計在4年內完成。
瓜地馬拉氣候變遷與環境大使羅塞爾(Rita Mishaan Rosell)表示,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相當重視的面向,她對這個專案充滿期待,期待從中汲取經驗,並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