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經濟!吐司也能做啤酒、NG香蕉變健康零食
吐司變啤酒、啤酒粕及NG香蕉變健康零食
或許假設從產地到餐桌的這一段剩食旅程已有效管理了,但仍有無法利用殆盡的剩食又該如何呢?
「廢墟的寶石」( Rubies in the Rubble) 算是相當早就投入利用醜NG蔬果的企業,近日也成為認證B型企業。創辦人一路走來說光靠理念或讓弱勢團體手工製作好吃「產品」是不夠的,外包優質加工廠及加大生產規模才是他們對生產蔬果的農民及消費者的真正價值。
眾所皆知種植糧食或動物飼料所耗費的土地及水資源的環境挑戰相當大,但英國B型企業「麵包啤酒」(Toast Ale)卻一無反顧的投入,用剩食麵包生產精釀啤酒(craft beer),一舉顛覆許多人的想像。除網路銷售更賣進了連鎖超市,也影響了全球16家新的商業啤酒生產商,他們被啟發也用剩食麵包釀造啤酒,其中有11家啤酒廠能「定期」釀造剩食麵包啤酒,有效地推動包含烘焙及啤酒產業的供應鏈一起來解決剩食問題及減少碳排。
那製造啤酒後所剩下的廢棄物還能利用嗎?B型企業「重生穀」(ReGrained)就把主意打到了釀造啤酒的廢棄物-啤酒粕(Brewery spent grain, BSG)為啤酒廠最大量的副產物,約製作一千公噸的啤酒會有約173公噸的酒粕產生,這些不是被當作垃圾,就是賣給回收商作為動物飼料。但可別小看這些原本要被廢棄的酒粕,富有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葉酸和纖維。重生穀將其升級為超級麵粉(SuperGrain +),又加上藜麥與杏仁改造成各式風味如蜂蜜肉桂等健康能量棒,低卡低糖又富含蛋白質與纖維,大受消費者歡迎。
升級回收行銷的佼佼者
與我國鄰近的韓國及日本都沒有產香蕉,結果香蕉牛奶及香蕉蛋糕賣的嚇嚇叫;反觀台灣,每每遇到香蕉或鳳梨盛產價格下跌,似乎都要上演農民苦哈哈抗議政府的產銷政策等戲碼,或許台灣的香蕉生產者可仿效以下這家B型企業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真正提升台灣香蕉的商業價值。
每年在拉丁美洲生產的香蕉中,估計有20%未達到傳統食品供應鏈的外表及成熟標準,因而被當成垃圾。但美國B型企業「香蕉能量棒」(Barnana)則是升級回收的佼佼者,他們全系列零食都是升級回收(up-cycled)NG有機香蕉及大蕉為健康零食,為農民提供了相當穩定的經濟效益,也證明了其社會及環境的使命能有效解決香蕉農場的食物浪費;更推動進一步將香蕉皮透過沼氣循環為生質燃料。
有理念及使命固然好,但落實在產品品質及與消費者的溝通上則要相當的堅持及外部專業行銷支援。除看準消費者在健康零食上的真切需求,並獲知名消費零售品牌股權式群眾投資平台CircleUp的資金及資源支持,持續在產品研發推陳出新,如使用100%用酪梨油、低卡無麩質的無麩質脆性小零嘴(Brittle)及大蕉脆片(Plantain Chips)及玉米餅(Tortilla Chips)等。據《富比士》雜誌報導其2012-16的複合年均成長率達139%,都是吸引消費者買單的實證。而他們紮實的好成績也讓全球果商都樂(Dole)也來模仿,追趕醜NG香蕉鳳梨的巨大商機,近日宣布預計在2025年前將水果到零售商這段的浪費降至最低,並開發NG香蕉零食並建造沼氣裝置再生能源。
剩食雖令人頭痛,卻是一大塊沒被滿足的市場需求,無論大企業永續轉型或中小企業更能有機會進一步推出具有影響力的產品及服務,不僅滿足客戶需求,更減少剩食浪費及推動轉型上有著重量級參與。這就是他們能搶佔綠色供應鏈的制高點,也讓更多企業看到商機更願意加入這條彌平剩食的路。那消費者又如何能積極參與呢?每一個人更聰明地善加利用食材,以減少環境的負擔來消費,每天在日常飲食中實踐,每天堅持一點點就是剩食不剩的最後一里路。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Rise of the Phenix: The French startup giving a second life to food waste
The Time Is Ripe For Ugly Fruits And Vegetables
Restaurants have a huge food waste problem; could an app help?
本文轉載自《B型企業協會》(原文標題:讓剩食不剩的新獲利時代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