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用智慧耕作 台灣農業可向Airbnb看齊

2019/02/01 汪文豪

面對極端氣候、農業勞動力缺乏等挑戰,新農民不能只懂得再埋頭苦幹「種」農作物,還得善用農業機械與資訊科技提升管理效能,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做市場觀察、品種選擇或規劃行銷策略,做到真正的智慧從農。

台灣農業的未來,可以朝向小農負責生產、大農負責經營管理的角度去發展,類似契作概念,彼此間透過共享經濟的模式運用資源,就像旅宿出租平台Airbnb一樣。


氣候忽冷忽熱,農村面臨高齡化、人口外流與勞動力缺乏,都是從事台灣農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如何運用更多科技及資訊,提升農場管理能力,是從事農業所需必備的條件之一。

聽到「管理」二字,乍聽以為只是企業大老闆或是組織領導人才要學習的技能。事實上,有心從事農業與經營農場,更要懂得賺「管理財」。尤其面對極端氣候、農業勞動力缺乏等挑戰,新農民不能只懂得再埋頭苦幹「種」農作物,如何善用農業機械與資訊科技提升管理效能,讓務農可以更省時、省工及省力,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做市場觀察、品種選擇或規劃行銷策略,才能真正做到智慧從農。

台灣農業的未來,可以朝向小農負責生產、大農負責經營管理的角度去發展。圖/報系資料...
台灣農業的未來,可以朝向小農負責生產、大農負責經營管理的角度去發展。圖/報系資料照

但若以為只有大農場才有資金與能力投資農業機械與資訊設施,那可就錯了。小農戶一樣可以從調整經營管理方式開始,集合小農戶變成大農場,藉團隊合作來分攤成本與互補合作,同樣可達到與大農場相同的經營效能。

最近國內外流行「智慧農業」一詞,就是強調如何讓農業經營達到精準管理、資源共享。嘉義大學校長艾群指出,與工業4.0不同,發展智慧農業要關注3個層次。第1個層次是如何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與效能,然而當效率提高,產量增加,出現產銷失衡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第2個層次就是要降低農民面對的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

艾群指出,小農受限於資訊不對稱的關係,對市場價格波動的反應較慢,受到產銷失衡的衝擊遠高於大農,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了解、蒐集資訊,而大農不僅資本較為充裕,掌握市場資訊的能力也比較好。如果政府能建置一個市場資訊的軟體介面,協助小農運用,那麼眾多小農都有機會跟大農一樣,在充分的市場資訊下做計劃生產,降低產銷失衡的風險。

第3個層面則是安全問題,包括農業生產環境與食品安全。推動安全農業必須建置一個系統,從源頭管制農藥的使用,所使用的資材、肥料都要能追溯,種植地點的土壤、水文與環境微氣候等,都要能掌握。舉例來說,如果灌溉渠道的閘門控管可以自動化,結合即時的水質監測,一旦發現灌溉水源受到汙染,閘門就自動關閉,降低農作物生產環境受到汙染的機會。

台灣水果要外銷時,常會遇到農藥檢測的問題。圖/讀者提供
台灣水果要外銷時,常會遇到農藥檢測的問題。圖/讀者提供

又如台灣水果要外銷時,常會遇到農藥檢測的問題,如果有一個資料庫能即時更新各國農藥相關法規、食品安全標準的變動,協助農民和出口商掌握資訊,回過頭來調整種植過程所使用的農藥或資材,就能避免農藥殘留不合格的問題。

因此,發展智慧農業很重要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即時正確的資訊與資源合理化分配,提升農民管理與決策能力,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艾群也預測,當智慧農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農事服務公司會出現。雖然小農不太買得起無人機、無人曳引機,但如果透過農事服務公司提供代耕、租用服務,農業經營也可以成為共享經濟。如果能開發一個APP平台,整合農民耕作需求與代耕業者的工作時程,農機具的使用就能更有效率,農場的經營管理也就能更精準有效率與降低經營成本。

因此台灣農業的未來,可以朝向小農負責生產、大農負責經營管理的角度去發展,類似契作概念,彼此間透過共享經濟的模式運用資源。就像旅宿出租平台Airbnb一樣,不實際擁有旅館也能經營旅館業,未來農民即使不實際擁有農田,將許多小農整合起來,也可能成為大農。這便是智慧農業發展成熟後,可以預期台灣農業將會出現、有別於以往的產業鏈樣貌。

在未來農業人才的培育上,具備跨域整合能力非常重要。除了熟悉傳統的農業栽培與耕作技術之外,以農學院校為例,還可以鼓勵學生依照興趣選讀經營管理、人工智慧數據分析、資訊分析等課程,無論將來要成為實際務農者或是發展農事服務業,都可以讓農業操作更加精確化、效率化,讓農業經營可以更永續發展。

農民不僅要會種植,還必須具備足夠經營能力才能維持農場運作。圖/讀者提供
農民不僅要會種植,還必須具備足夠經營能力才能維持農場運作。圖/讀者提供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當台灣失去「地方」 如何談「創生」?

走私埋禍根 口蹄疫如何讓無數豬農一夕破產?

不靠補助靠老人 瓷磚與火腿打造的地方創生傳奇

有工作機會就能吸引人口?別再用都市看鄉村!

作者文章

隨著高齡化帶來的人口凋零,農村裡這些熟悉農務的老人家也愈來愈少。圖/報系資料照

當台灣失去「地方」 如何談「創生」?

2019/02/01
台灣農業的未來,可以朝向小農負責生產、大農負責經營管理的角度去發展。圖/報系資料...

用智慧耕作 台灣農業可向Airbnb看齊

2019/02/01

最新文章

永訊智庫執行長李振北分析,隨著CBAM、CCA即將上路,企業也湧現綠領人才需求。...

綠領人才薪水高?0經驗可入行?永訊智庫李振北這樣建議

2023/12/01
對「DOMI綠然」共同創辦人兼永續長胡德琦而言,氣候行動不是只有企業、大人才能做...

3歲也懂節能減碳!「DOMI綠然」為下一代打造氣候教育

2023/11/15
「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不僅關心環境與氣候議題,也開設工作坊培育氣候律師,盼...

氣候訴訟燒進台灣!環境權基金會用法律捍衛環境永續

2023/11/08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分享,媽盟不只關心能源,也關注氣候變遷問題。 圖...

氣候變遷衝擊下一代生存!「媽盟」號召媽媽們出動,盼政府正視問題

2023/11/01
因為自身也是消費者,陳志峰會常常在同伴或者朋友當中,討論牛乳、肉品、雞蛋等產品議...

人、動物與環境一體,中興大學陳志峰教授讓動物過得更好

2023/10/23
育誠蛋品老闆林育誠表示:「和母雞們一起生活讓母雞自由飛,才能生產出友善動福蛋」。...

解放母雞自由飛,青農林育誠生產友善動福蛋

2023/10/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