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土地續命】過量的化肥正在殺死土壤...下一步我們如何「救土」?
編按:如果有一天,土壤再也種不出東西了,我們怎麼辦?台灣的農地因長期過度施用化肥,導致土壤健康亮紅燈、地力衰退,影響農作物品質與產量。為什麼不當使用化肥會傷害土地?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才能開始救土?面...
世界土壤日10週年了!探索台灣的3種酷農法...讓土地變減碳秘密武器
編按:別再小看腳下的土壤了!今年是「世界土壤日」10週年,重點放在「量測、監測、管理」,讓土地變健康的同時,還能幫助氣候變得更友善。在台灣,從草生栽培到點肥技術,還有滿江紅綠肥,這些創新方法讓土壤變...
什麼是「千分之四倡議」?腳下的碳工廠—土壤黃碳到底有沒有潛力?
編按: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土地與農業成為全球減碳行動的關鍵焦點。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推出從土壤健康延伸的「巴庫農民與氣候和諧發展倡議」,強調透過提升土壤有機碳、改善農業耕作方式來...
糧食追不上人口增長!基因編輯能解救糧食危機?
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19日進入「食物、農業和水資源日」,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表達對人口膨脹的憂心,指全球人口將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破100億人,氣候變遷將大大增加農業...
農地起飛!宜蘭飛魚隊用無人機結合AI施肥 翻轉傳統農業困境
在宜蘭縣礁溪鄉的二龍村,宜蘭大學無人機應用暨智慧農業碩士學位學程的學生組成了「飛魚隊」,結合了無人機與AI人工智慧技術,將這些科技運用於種植水稻上,用無人機取代傳統人力,結合AI去進行水稻生長監測,...
農地淪圖利工具?國土計畫、種電短視近利...恐葬送土壤功能與糧食未來
編按:《國土計畫法》預計2025年上路,卻在今年最後階段掀起土地風暴。土地一直以來涉及地方利益以及關鍵發展,但關於土壤自然條件、糧食安全,卻經常遭受忽視,關於土地該如何適宜使用,值得各界投入關注。 ...
農業減碳新契機!Regrow用科技量化土壤碳排、推動再生農法
全球糧食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總量的21%~37%,不永續的農畜牧業使氣候日益惡劣,極端氣候與天災衝擊不止危及生物多樣性,據報告,到2030年農業和食品公司的價值更可能會損失高達26%,約1,500...
台東果園現身「金鐘罩」?柑橘果樹全副武裝防「孫悟空」
台東縣東河鄉因獨特地理環境,是柑橘類果樹重要產區,其中又以肚臍橙、香丁最為聞名,但當地猴害嚴重,果農苦不堪言,得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製出防猴網罩協助,把整顆果樹套起來,山坡地一包包像巨大白饅頭,成為當...
乾旱、暴雨、火災…全球糧食生產告急 農業期貨大漲
從亞洲到美洲的乾旱、暴雨和火災,引發了對農作物收成的擔憂,進而推高了主食價格,最終可能導致食品雜貨的售價上漲。追蹤九大農產品的彭博農業現貨指數,9月可望大漲約7%,邁向2022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
金山貧瘠土地如何變香草天堂?王御庭用雜草養土、翻土 重現土壤生命力
寧靜海香草園負責人王御庭,為了在大台北地區耕種香草,因而選擇了金山。不料,金山迎東北季風又靠海,導致土地涵蓋的鹽分較多,土壤貧瘠。因此,王御庭選擇以草施肥,將土壤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讓土地漸漸恢復地...
誰說米糠只能餵雞?耕莘專校用米糠釀酒 釀出國際大獎雙金
稻米在進行加工時,會去除粗糠與米糠,其中「米糠」被視為農棄物的一種。但耕莘專校的副校長黃秉炘意外發現米糠可以當作釀酒的原料,於是與宜蘭中福酒廠共同研製出米糠酒,該酒在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中奪金。耕莘專...
雨水節氣到!氣溫忽高忽低,和聖嬰現象有關嗎?
編按:跟著節氣過生活!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今年即將落於 2 月 19 日。做為作為迎接春天到來的節氣,俗諺形容雨水這天「草木萌動」,大地回春、萬物開始萌芽生長。雨水這天真的會下雨嗎?氣象專家彭啟...
「可以沒手機,但不能沒糧食」全球農民掀抗爭 撼動2024年
氣候變遷與綠能轉型所引發的經濟和社會變遷,正衝擊農民生計,促使印度、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及羅馬尼亞等世界各地的農民走上街頭抗爭,在2024年的全球超級大選年,農業因而成為關鍵戰場,從前總統川普到歐洲...
法國農民抗議「自然復育法」衝擊生計 開拖拉機包圍巴黎
法國農民控訴當局政策不當,導致競爭不公,將從今天開始發起無限期「圍攻」首都巴黎行動,封鎖主要公路幹道,並朝向巴黎移動。法國農民多日來在全國各地展開行動,部分因為他們對政府的官僚作風和環境政策感到憤怒...
用細胞養出「培養肉」漢堡 每吃一口減碳排92%
《時代》(Time)雜誌2021年以標題《餵飽所有人的牛肉》,首度走訪2016 年成立的B型企業Mosa Meat 荷蘭培養肉公司,大篇幅報導了培養肉新型農牧業科技領域之後;2023 年5月Mosa...
自願減碳賺碳權|養豬、種稻也能加入碳市場?
「減碳」、「碳權」,似乎是工業界、商業界的事情。但其實農業,也可以減碳,並且賺到「碳權」,怎麼做呢?漢寶畜牧場:甲烷減排 減少溫室氣體位在彰化縣芳苑鄉的漢寶畜牧場,養了四萬多頭豬。豬舍上架了太陽能板...
「植物診療師」是什麼?薪水多少?他們幫農友問診農作 精準給藥
在台灣,《植物醫師法》已推動10年,終於在去年年底通過初審,卻仍因「醫師」二字繼續引發爭議,至今尚未通過立法,農業部於今年10月表示,已與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達成共識,改以《植物診療師法》草案,盼20...
尋遍巨木 找樹的人團隊見證台灣巨木的現身與死亡
由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國立成功大學組成的「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團隊,近年利用空載光達資料演算和判讀,加速台灣巨木的探勘與發現,2016年至今已找到八棵超過70公尺的巨木。今(2023)年1月,更找...
農業部新技術助「台灣蚵」驗明正身 混充者可被開罰
你能分辨出美味蚵仔煎的「蚵」,是來自台灣還是越南嗎?近年,與台灣蚵同屬葡萄牙牡蠣(學名︰Magallana angulata)品種、售價較低的越南蚵,佔總進口牡蠣量一半以上。為杜絕混充,農業部水產試...
南瓜受不了…今夏高溫破紀錄瓜農估損失超過20%
南瓜雖然可耐高溫,但在氣候變遷導致乾旱加劇,以及氣溫屢破紀錄的情況下,南瓜季收成大受影響,德州、新墨西哥州和科羅拉多州等州的南瓜農預計,產量損失可能會達20%或更多。除了產量減少外,勞動成本和通貨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