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掩蓋不新鮮 原鄉營養午餐的「都會迷思」
【營養午餐解方篇】營養午餐的問題不僅是營養午餐,通常關乎更大的飲食教育、對食物的認識。近年各方努力方向多從學校食農教育、認識當令當地食物著手。不僅在學校做食農教育、在家也可過遊戲、繪本和孩子談食物。
屏東縣原住民事務處處長伍麗華任原民處處長之前,在國小服務了27年,擁有外省+原住民血液的她,在屏東縣任國小校長期間,在課綱架構下,重編了國小教材,納入原住民元素,是國內自編原住民教材第一位。任校長時,伍麗華便透過募資源、帶著學生種菜等方式,讓學生的午餐營養均衡,且餐餐有水果。但是當了原民處處長,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事情,她對原鄉/偏鄉的營養午餐有了新的看法。
以下為伍麗華第一人稱採訪整理
在學校工作20多年,我看見因為大家的重視,學校營養午餐的制度有改變,例如從早期只有團膳,到設立廚房,提供營養師、廚工。
兒福聯盟上個月剛公布一個弱勢家庭的調查,發現弱勢家庭吃不飽、吃不好的狀況高達4成,甚至有超過1成的弱勢家庭孩子營養不良、常常生病。
一般人會很驚訝:這什麼年代了?還有營養不足、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我其實也滿難過的,這問題從以前就存在,但是到現在,原鄉/偏鄉孩子營養不良的問題仍然沒有辦法克服。
這是所有原鄉學校面臨的共同困境:營養午餐費用不能漲,一直用很低的價錢採買食材。
孩子吃不到自己土地的食物
因為政府採購價錢太低,常常開學招標都流標,廠商覺得沒有利潤,不願意來。即便招標成功,那麼低的經費,總是買到不好、不新鮮的食材,所以營養午餐裡常常會有咖哩、炸物,因為可以蓋掉食物不新鮮的味道。
也因為招標聯合採購,廠商不會跟在地小農買食材,因為果菜市場的價格遠遠比小農便宜,我們的孩子是吃不到自己土地上長出來的蔬菜的。
偏鄉孩子營養不良、不均衡,這也是很大的原因。因為低價,營養午餐不營養。孩子打包營養午餐回家當晚餐,吃營養午餐剩下油與水,當然不可能有足夠營養。
還有兩個現象是偏鄉可能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第一是因為飲食習慣,原住民的家庭是不會買水果來吃的。
我以前在學校當校長時,為了讓學生「餐餐有水果」,我把一周給一次的水果減量(原本一餐10顆番茄,今天只給5顆,分兩天給),我再另外募一些資源,讓孩子每天都吃得到水果。
在原鄉/偏鄉,在家庭無暇顧及孩子營養均衡的現況下,學校午餐的責任不只是吃飽,還要提供均衡的營養。
第二是偏鄉學校飲食的兩極化。
同樣是偏鄉學校,當你希望孩子營養可以更均衡,校長就要去要米、要菜、要牛奶,但是不是每個學校都有能力要。要到了,有營養均衡的午餐;沒要到,可能連吃飽都不容易。偏鄉孩子的弱勢成為一種運氣:我能不能遇到好的、有熱誠、有能力的校長和老師。
政府來做,就不是施捨
只要你願意求援,民間資源就會進來,但是這不是正常做法,無論有沒有募到,都是一種「施捨」的概念,但如果這件事由政府出面,意義的就不同,是教育、是照顧。
我建議,教育部應該針對兒盟調查營養不良比例偏高的地區,直接給予一筆補助金,讓學校有更充裕經費,辦好的營養午餐,讓午餐、營養均衡成為國民教育的一部分,讓孩子可以吃到在地農民眾的菜,也照顧了在地的產業。
另一方面,也要重視「食育」。教會孩子認識野菜、教會孩子自己煮飯,他就餓不死。部落的土地上都是原住民的野菜、滿地都是可以使用的食材,我們應該跟孩子談食安、談「食當地」,帶孩子認識身邊的食材。例如紅藜,除了果實可以吃,葉子可以炒菜、根莖可以熬茶;例如龍葵,果實可以吃、葉子可以炒。
原住民傳承了祖先智慧、山林的美好,我們都忘記了,遍地都是可以讓我們活下來的營養食物,我們成為應該要活的好,但後來卻活得很不好的一群人。關於營養午餐,如果可以跳脫「都市思維」,重新思考偏鄉/原鄉的需求,或許孩子可以在午餐中不只吃飽、不只營養均衡,還學到了民族文化與原住民傳統智慧。
談飲食教育 伍麗華的推薦選文
關於營養午餐、食農教育的問題由來已久,雖然還有許多尚待努力,但是這幾年我也看到,從個人到學校,從地方到中央,從政府到民間單位,每個人或組織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使得困境有了突破。
此次12篇選文,我盡量涵蓋問題、解方,以及國際視野。除了讓大家看到普遍的問題,更希望帶大家看見各方努力的結果,而且,台灣的問題並不獨特,關於飲食的困境與教育,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面對,他們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