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有10塊台幣...羅興亞難民漂泊異鄉的生存挑戰

零飢餓 減少不平等

踏出孟加拉達卡機場,頃刻之間,撲面迎來飆近體感50度C的熱氣團。4月底,孟國政府公布最強熱浪來襲,國中小停課10天。東南海畔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以28公里的簡易鐵絲網及樹叢圍繞的區域,幾乎每戶人家的生活起居都擠在光禿禿的黃土上,雷祖安(Rezuan)和家人也不例外。「我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住在防水布和竹子搭建的庇護所(Shelter)。在冬天瑟瑟發抖,夏天汗流浹背,外頭下雨就被淋溼。」今年17歲的雷祖安和家人住的庇護所只有一兩坪大,卻是一家人生活作息、吃飯、睡覺的空間。

難民就地取材砍竹編外牆,竹子易燃加上緊密相連地居住,失火往往一發不可收拾,世界展望會統計5年內發生255起火災,數萬戶庇護所焚毀殆盡。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難民就地取材砍竹編外牆,竹子易燃加上緊密相連地居住,失火往往一發不可收拾,世界展望會統計5年內發生255起火災,數萬戶庇護所焚毀殆盡。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科克斯巴札爾是以海岸景觀聞名的遊憩之地,卻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所在,雷祖安和百萬名羅興亞人皆是來自緬甸北方若開(Rakhine)邦的穆斯林少數民族,也是現今世界上人數最大的「無國籍」族群。

只是臨時?一場漂泊異鄉七年的夢

在緬甸,是雷祖安記憶恍如昨日般清晰的快樂童年。「我和兄弟姐妹、爸媽及爺爺奶奶住在一棟有4個房間的兩層樓住宅,家裡養了許多牛、山羊和母雞,我們生活過得充實。」雷祖安讀的小學有廣闊操場,「每天下午,我都去球場和朋友一起踢足球、打羽球,玩遊戲。」

2017年8月,雷祖安的爸媽在半夜搖醒了他,「我不知道我們要去哪裡。我的父母告訴我們逃跑是為了保命。如果被抓住,我們就會被殺掉。」2017年8月,10歲的雷祖安和家人匆促離開村莊,涉越邊境的納夫河(Naff River),躲進叢林顛沛、跋涉,逃至孟加拉。

當時,孟加拉政府和羅興亞人都相信只是「臨時」庇護居留,很快就會迎來返家之路,終結生活短缺及困境的時刻。

誰也沒料到,「臨時」已度過7年,從兒童長至青年的雷祖安,還看不見返鄉的盡頭:「自從離開緬甸,我就沒有見過朋友們,就像一夜之間永遠失去了童年。」

營區與界河相距50多公里,相近於北市至中壢路程,卻是營區人們回不去的家鄉。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營區與界河相距50多公里,相近於北市至中壢路程,卻是營區人們回不去的家鄉。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飢餓前線,超過50萬名兒童的生活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對此形容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難民緊急情況以及人道主義和人權噩夢。」囿於無國籍的身分,營區人們無法得到正式教育、工作受薪、人身安全及自由遷徙等權利保障,只能生存在擁擠、狹小、炎熱,缺乏糧食、醫療、衛生水電公設的33個營區,仰賴聯合國及人道救援機構發放糧食。「缺乏合法權利和保護,使孩子暴露在剝削、人口販運、童婚、性別暴力和各種虐待風險。」世界展望會表示,流離失所的艱難,目睹暴力、與家人分離和生活適應的困難,都影響兒少的身心健康。

一日三餐10塊台幣,究竟能吃什麼?

隨著全球局勢變化,區域衝突及疫情引發通膨,資金短缺迫使聯合國不得不將羅興亞難民的糧食額度縮減30%。2023上半年,從每人每月12美元縮減為8美元,2024年1月才調至10美元──換算每人每天平均只有台幣10塊錢支付三餐及生活需求。

左圖為每月發放之12美元所能負擔的食物,去年最辛苦的時期為右下圖,人們每月只有3顆小洋蔥配飯,今年是右上圖,每月多了些仍無法購買蔬菜或生鮮。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左圖為每月發放之12美元所能負擔的食物,去年最辛苦的時期為右下圖,人們每月只有3顆小洋蔥配飯,今年是右上圖,每月多了些仍無法購買蔬菜或生鮮。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雷祖安的父親曾是緬甸商人,從前家裡很少擔憂三餐。「這裡情況非常不同,必須靠提供的糧食生存。每月少量的米、油和蔬菜,幾乎不足養活家裡9個人。我的父親不被允許工作或創業,所以我們只能忍受飢餓。」

糧食不是唯一的匱乏,「每天早上,我們和許多家庭排隊使用公共廁所。每天飲用水只有兩次,我們要等待輪流取水。萬一錯過取水時間,隔天才有水喝。」

2020年前孟國政府不允許設立學校,營區兒童面臨失學,雷祖安教弟弟妹妹認字。雖然無法取得文憑,他仍不放棄跟一位當過學校老師的難民學習語文和其他科目。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2020年前孟國政府不允許設立學校,營區兒童面臨失學,雷祖安教弟弟妹妹認字。雖然無法取得文憑,他仍不放棄跟一位當過學校老師的難民學習語文和其他科目。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羅興亞母親的眼淚:「世界遺忘我們了嗎?」

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表示,營區超過52%是兒童。世界展望會羅興亞緊急回應總監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表示:「糧食短缺直接造成嚴重急性營養不良與人口販運的增加。」嚴重急性營養不良是5歲以下幼兒死亡主因之一,造成大腦及身心發展遲緩、免疫力低下等長遠影響。

越來越多兒童陷入營養不良,10號營的綜合營養設施正檢測孩子的身高體重、腳踝是否水腫、臂圍等,以區分營養不良的級別。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越來越多兒童陷入營養不良,10號營的綜合營養設施正檢測孩子的身高體重、腳踝是否水腫、臂圍等,以區分營養不良的級別。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羅興亞人是堅韌、勇敢的倖存者,但難民父母卻感到害怕,看著自己的孩子在營區長大,卻沒有在緬甸家鄉的正規教育,或培力足以應對營區困難生活的技能,下一代的孩子成為失落的一代,羅興亞母親們難過地問我:『世界已經忘記我們了嗎?』」克里斯托弗說道。

在營區的生存之戰,絕境之下流動的微光

世界展望會在營區進行糧食援助、兒保、兒童早期教育、預防性別暴力、水資源暨衛生、治療營養不良等人道救援工作,與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共同設立「糧食發放中心」,每月以家戶為單位發放電子現金券(E-Voucher),還陳列生鮮蔬菜及食物商店,讓難民自主選購食材。

9號營的糧食發放中心供應本身及周邊共7個營地38,333戶、187,160人口的生存。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9號營的糧食發放中心供應本身及周邊共7個營地38,333戶、187,160人口的生存。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今年3月起供應營養強化白米,添加必需的維生素以減緩營養不良發生。」世界展望會羅興亞緊急回應工作人員說明。此外,展望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世界糧食計畫署在5、6、8、10號營設立綜合營養設施,檢測5,349名孕哺期婦女和21,281位0-59月嬰幼兒,為母親示範餐點製作,並提供營養補充劑作治療。

依檢測的營養不良結果,在綜合營養設施得到花生和豆類製成的營養補充劑治療。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依檢測的營養不良結果,在綜合營養設施得到花生和豆類製成的營養補充劑治療。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令人黯然的絕境,依然流動著生命微光。台灣世界展望會以飢餓三十行動,參與在羅興亞難民的人道回應,除了糧食和綜合營養設施,19號營區設立兒童早期發展中心,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家鄉文化,不只是維持難民兒童的生活,也讓他們找回對家鄉的認同,不再感到被世界遺忘。

在19號營的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入口處,有著歡迎台灣的字樣,內部有3-4間小教室。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在19號營的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入口處,有著歡迎台灣的字樣,內部有3-4間小教室。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教室內,學前幼兒認識緬甸文化、生活自理,發展人際,更建立家鄉的認同。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教室內,學前幼兒認識緬甸文化、生活自理,發展人際,更建立家鄉的認同。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9575.jpg

台灣世界展望會

世界展望會是一個援助、發展和倡議的全球性基督教組織,在六大洲、近100個國家共有3萬4,000多名工作夥伴,以夥伴關係合力服務最弱勢兒童及家庭脫離貧窮與危難,陪伴他們經歷生命的喜樂與豐盛。

作者文章

一天只有10塊台幣...羅興亞難民漂泊異鄉的生存挑戰

一天只有10塊台幣...羅興亞難民漂泊異鄉的生存挑戰

放學後的溫暖角落-阿里山樂野部落廚房 在地食材守護地方

放學後的溫暖角落-阿里山樂野部落廚房 在地食材守護地方

最新文章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考地震來怎麼躲 難倒小學生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考地震來怎麼躲 難倒小學生

一天只有10塊台幣...羅興亞難民漂泊異鄉的生存挑戰

一天只有10塊台幣...羅興亞難民漂泊異鄉的生存挑戰

影響力養成 從購買非籠飼雞蛋開始

影響力養成 從購買非籠飼雞蛋開始

自給自足的人雞共好社區 ― 長輩養雞賣蛋,多了收入、健康生活

自給自足的人雞共好社區 ― 長輩養雞賣蛋,多了收入、健康生活

「逆轉園遊會」集結社會善意  搭建舞台串起逆轉人生

「逆轉園遊會」集結社會善意 搭建舞台串起逆轉人生

放學後的溫暖角落-阿里山樂野部落廚房 在地食材守護地方

放學後的溫暖角落-阿里山樂野部落廚房 在地食材守護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