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氣候變遷的無聲受害者—乾旱與飢餓夾擊,那些被標價出售的童年
前言: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報告,目前全球10億兒少陷貧困危機,面臨例如營養不良、基礎教育缺乏、醫療可及性不足等系統性剝奪,等於每6個孩子就有1人餓肚子,另外更有3.3億兒童每日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這樣的困境,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與南亞的地區,疫情、衝突、氣候變遷與經濟衝擊加劇,使飢餓、童工、童婚、人口販運等問題層出不窮!
在失衡的世界中,我們一起仰望—烏俄戰爭3週年,當地日常生活成了這樣
今年2月是烏俄衝突3周年的月份,對於疲於戰事的烏克蘭人民,迎來的不是和平的契機,卻是更多的變數,兩位領導人在美國白宮對於烏克蘭的戰爭產生激烈的爭執,讓中外媒體與各國領袖十分錯愕。雖然外交與經貿談判影響重大但也令人難以預測,4個月前我剛好拜訪烏克蘭,從在地NGO工作者、境內流離失所者與當地日常生活中的角度,對於烏克蘭有別於新聞事件觀點但深刻的理解。
1天1000元換來的明天...弱勢少年為家計奔波 卻難逃交通困境、貧窮循環
引言:青少年奔向工地為全家賺取一天1000元的薪水,沒有保險、沒有駕照,他們冒險穿梭在蜿蜒山路,只因家庭的經濟壓力讓他們別無選擇。這是台灣數千名弱勢青少年的現實,交通不便、教育資源匱乏,努力卻不知道有沒有未來,青春的路應該是充滿希望,現在卻步步驚險……
被隱藏的貧困:比低收更弱勢的近貧家庭
如果你我能選擇出身,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想含金湯匙,或至少不愁匱乏。但事實上,貧困家庭擠不進社福窄門時,不只是影響了孩子求學的平等發展,也容易和社會斷了連結,甚至被排除在外。
台灣經濟成長的背後:從薪資分布 談貧富差距與隱藏版貧困家戶
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台灣連續8年經濟成長率超過3%,優於新加坡、韓國,創下東亞最佳表現,而主計處發布之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未含年終、獎金或加班)較上年同期增加2.39%,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6,321元,同時期低收及中低收人口合計不到40萬人,低收人數更只有0.83%。社會總體呈現樣態似是薪資逐步提升,極少貧苦人口。
一天只有10塊台幣...羅興亞難民漂泊異鄉的生存挑戰
踏出孟加拉達卡機場,頃刻之間,撲面迎來飆近體感50度C的熱氣團。4月底,孟國政府公布最強熱浪來襲,國中小停課10天。東南海畔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以28公里的簡易鐵絲網及樹叢圍繞的區域,幾乎每戶人家的生活起居都擠在光禿禿的黃土上,雷祖安(Rezuan)和家人也不例外。「我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住在防水布和竹子搭建的庇護所(Shelter)。在冬天瑟瑟發抖,夏天汗流浹背,外頭下雨就被淋溼。」今年17歲的雷祖安和家人住的庇護所只有一兩坪大,卻是一家人生活作息、吃飯、睡覺的空間。
放學後的溫暖角落-阿里山樂野部落廚房 在地食材守護地方
一間阿里山上的部落廚房,能讓孩子們不再餓肚子、有機會學跳舞,成功為部落家長開創多元的經濟機會,還把居民們連結起來為社區做更多事,無形中帶動整個地方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