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當我們談論永續時,它不該只是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實在行動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Underground Studio創辦人黃子儇指出,永續設計的關鍵在於如何將環境意識與設計思維結合,並透過創新的方式影響更多人。基於這樣的理念,他創立了Underground Studio,並發起核心行動計畫「微揹行動」,以回收帆布為主要材料,透過重新剪裁、拼接與設計,製作成富有機能性與風格的環保背包,讓廢棄資源重新回到人們生活中。這個計畫源自大學時期黃子儇在藝術創作時對材料浪費的反思。他曾試行「共享提袋系統」,但因面臨衛生與維護上的挑戰,難以長期運行,便開始轉向探索回收再製的模式。

進入研究所後,黃子儇將「微揹行動」推向更具體的實踐。他主動與美術館、市政府等帆布使用大戶合作,回收活動用過的大型帆布再製成專屬包袋,作為志工禮或公關贈品回到機構內部使用。讓再生設計走入制度流程,擴大永續實踐的影響力。

Underground Studio創辦人黃子儇。 圖/Underground Studio提供
Underground Studio創辦人黃子儇。 圖/Underground Studio提供

黃子儇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大學四年投入大量設計創作,也因此產生許多剩餘布料與廢棄材料,讓他開始反思設計與資源浪費之間的關係。這份關注延續到研究所階段,他進一步專注於循環設計的學習與實踐,思考如何讓設計更貼近永續原則。

畢業後,他開始尋找合作夥伴,組成團隊,正式創立Underground Studio,並規劃「微揹行動」。這個名稱來自「we bag」的諧音。行動初期,他設計了共享提袋系統,鼓勵民眾重複使用回收帆布製成的袋子。隨著實作調整,逐漸轉型為以回收帆布製作背包與配件的設計計畫,讓永續從理念走進生活。正如Underground Studio官網上寫下的標語:「微小行動,揹起改變力量!」——每一次背起的,是對環境的一份承諾。

WeBag微揹理念。 圖/羅琬茜製圖
WeBag微揹理念。 圖/羅琬茜製圖

挑戰一:材料來源與品質控管

創立Underground Studio之初,黃子儇便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如何穩定取得適合再利用的材料。他發現,許多回收的舊物雖然具有再生潛力,但因為材質不穩定,會影響最終產品品質。例如,不同來源的帆布可能因使用年限、保存方式不同,導致強度和質感有所差異。

此外,回收材料的來源多樣,包含工廠邊角料、廢棄制服、過季布料等,不同材料的特性差異極大,這使設計與製作過程更加複雜。黃子儇必須針對每批材料進行篩選,確保其耐用性與可加工性。同時,如何兼顧提升品質與維持回收材料的獨特性,也是黃子儇在設計時必須考量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黃子儇開始與特定的企業、回收單位合作,確保取得的材料符合基本的品質要求。例如,他與特定紡織廠合作,接收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瑕疵布料,這些布料雖然無法進入主流市場,卻仍然具備良好的使用價值。他也與美術館合作,蒐集廢棄的耗材等,再透過清潔、強化處理等方式,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

除了穩定材料來源,黃子儇還投入大量心力研究不同材料的加工方式。他透過不同的剪裁、拼接技術,讓異質材料能夠和諧結合。他還設計了多種產品線,以適應不同等級的回收材料。例如:較為堅固的帆布可用來製作背包,而較為柔軟的布料則適合用於零錢包、卡夾等配件類產品,藉此最大化利用這些資源。

Underground Studio創辦人黃子儇製作及設計商品。 圖/Underground Studio提供
Underground Studio創辦人黃子儇製作及設計商品。 圖/Underground Studio提供

MIT精神與回收再製的挑戰

在回收再製的過程中,黃子儇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人力與生產成本的控制。由於回收再製涉及多道手工程序,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專人處理,導致成本較高。黃子儇提到,與台灣傳統製造業的師傅合作時,需要長時間溝通與調整,才能找到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例如,某些工序能否簡化?是否能導入更現代化的技術來降低人力成本?針對這些挑戰,黃子儇表示,目前團隊已與傳產合作夥伴建立起每月固定生產量的機制,藉此穩定成本,同時簡化布料挑選與製作流程,提高整體效率與穩定性。他強調,對團隊來說,穩定與效率不只是成本的考量,更是維繫合作與確保再製品質的重要基礎。

此外,黃子儇也注意到「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這個標章的市場挑戰。他坦言,台灣製造的產品雖然有品質保證,但在市場上仍需找到更明確的定位。他觀察到,許多標榜MIT的包款設計較為保守,難以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讓台灣的傳統製造業,在回收再製這個新興領域中找到新的價值。他認為,MIT應該與創新設計結合,讓台灣製造在全球市場擁有更強的競爭力。他將Underground Studio的品牌風格定位在實驗性、機能性與都會感之間的平衡,加上獨特的設計性,提升產品在視覺與功能上的獨特性。例如在包款設計上融入拼接、解構、異材質混搭等手法,展現出MIT製造也能擁有高辨識度與前衛感。

市場接受度與消費者教育

儘管永續設計理念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但市場對於「回收再造產品」仍存在不少疑慮。許多消費者對於再生材料的耐用性、美觀度甚至衛生問題抱持懷疑態度,這對Underground Studio的推廣造成一定的挑戰。特別是在台灣市場,消費者普遍對品牌故事與商品價值的連結較不敏感,因此提高消費者對再生設計的認識,成為品牌經營的一大重點。

與一般零售市場的模式不同,黃子儇選擇以企業合作為核心策略。他觀察到許多企業、政府單位、美術館等機構,每年都會有固定的預算用於贈品、公關品或活動周邊,而這些機構本身也會舉辦大規模的活動。因此,他決定從這些單位的需求出發,透過合作模式,將回收的帆布或其他材料製作成專屬於企業內部的客製化商品,如志工禮品、VIP專屬包袋等,而非直接銷售給一般消費者。

透過這種方式,Underground Studio不僅能確保材料來源穩定,還能讓回收再造產品在企業內部發揮更實際的功能。例如,當一間企業準備舉辦大型活動時,黃子儇會根據活動的特性與需求,設計合適的包袋,確保產品不僅具備環保意義,還能與企業形象契合。企業本身在市場上已有一定影響力,他們的採用也間接提升了回收再造產品的社會認可度。

尋找穩定市場:軍用訂單與企業合作的可能性

在品牌發展的過程中,黃子儇開始思考如何建立更穩定的市場基礎,以支撐團隊的長期發展。他坦言,目前小型團隊的運作尚無太大問題,但若要擴大規模、提升影響力,就需要尋找更穩定的收入來源。因此,他目前正在研究與評估進入軍用品市場的可能性。

Underground Studio榮獲2024年《Shopping Design》Taiwan Design BEST100。 圖/Underground Studio提供
Underground Studio榮獲2024年《Shopping Design》Taiwan Design BEST100。 圖/Underground Studio提供

軍用品市場每年皆有固定額度的訂單,對於需要穩定市場的品牌來說,無疑是一條可行的發展路徑。黃子儇希望以「台灣製造」的角度,開發符合軍用品需求的包袋與配件產品,並探索如何讓這些產品同時具備環保與機能性的特點。他表示,這樣的市場布局是他近期才萌生的想法,主要目標是讓團隊能夠穩健成長,並為品牌帶來穩定的收益。

除了軍用市場,黃子儇也積極思考與企業或大型組織合作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永續設計領域。近年來,他在探索循環設計的過程中,已經結識了一些相關團隊。目前,黃子儇正關注國內外各類與紡織、永續發展相關的展覽與論壇,透過這些場合了解市場趨勢,並尋找潛在合作夥伴。實際上,Underground Studio已與多個單位展開長期合作,例如與陽明交通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推動校園布料回收再製專案,連續兩年回收校內活動布條與旗幟,轉化為隨身袋、手機袋、書包等實用物件,滿足禮贈需求並傳遞循環理念;同時也與總部位於德國、專注於製造免保養高性能運動塑膠產品的igus台灣分公司合作,運用展銷會後閒置的工業布料,設計校園包款與展覽贈品,協助企業實踐ESG與資源再利用目標。

Underground Studio執行總監張庭甄指出,循環設計不僅是處理廢棄物,更是讓再造產品成為社會系統的一部分。他強調,Underground Studio的設計實踐,是在探索如何將循環理念融入企業經營模式,讓產品不只是消耗品,而是能在經濟、社會與環境層面發揮持續影響的載體。透過將廢棄布料轉化為企業贈品或校園包款,他們正在一步步建立起「共生、共創」的循環系統,讓資源得以在社會系統中持續流動。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舊衣帆布變潮包 黃子儇永續設計突圍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12.jpg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永續設計如何突圍?黃子儇鎖定企業合作 將廢棄帆布變客製化公關贈品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捨棄化肥與農藥!彰化畜牧場用「羊草共生」循環 養出永續國產羊肉

捨棄化肥與農藥!彰化畜牧場用「羊草共生」循環 養出永續國產羊肉

9成塑膠玩具壽命僅6個月!綠腳印從回收、設計到再製 打造玩具再生循環鏈

9成塑膠玩具壽命僅6個月!綠腳印從回收、設計到再製 打造玩具再生循環鏈

最新文章

蒜你厲害!虎科大首創用農廢「蒜頭膜」製作永生花 還能驅蟲、保平安

蒜你厲害!虎科大首創用農廢「蒜頭膜」製作永生花 還能驅蟲、保平安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醜蔬果也能有春天!雲林媽媽林曉慧用一杯不完美的果汁 翻轉在地、食農教育

咖啡葉可以喝?咖啡王子融合製茶及咖啡技法 發明世界獨有「啡葉紅茶」

咖啡葉可以喝?咖啡王子融合製茶及咖啡技法 發明世界獨有「啡葉紅茶」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

化廢為能!新北每年6000噸回收雜質變身「固體再生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化廢為能!新北每年6000噸回收雜質變身「固體再生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不用買書了!桃園「好書交換」用舊書換2.5萬本新書 較去年增加53%

不用買書了!桃園「好書交換」用舊書換2.5萬本新書 較去年增加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