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鳥!科學家利用大腸桿菌 將塑膠垃圾變止痛藥原料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根據24日發布的1項新研究,科學家已找到方法,利用可能造成人們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E.Coli),將塑膠廢棄物轉變為製造常見止痛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原料。 圖/Ingimage
根據24日發布的1項新研究,科學家已找到方法,利用可能造成人們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E.Coli),將塑膠廢棄物轉變為製造常見止痛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原料。 圖/Ingimage

根據24日發布的1項新研究,科學家已找到方法,利用可能造成人們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E.Coli),將塑膠廢棄物轉變為製造常見止痛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原料。

閱讀更多:五顏六色的危機!不同顏色的塑膠,原來裂解時間大不同?

法新社報導,「撲熱息痛」(又稱乙醯胺酚)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藥物之一,由化石燃料衍生物製成,通常透過亞洲承包商以低成本、高汙染方式製造,其生產方式可能加劇氣候變遷。

另一方面,世界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塑膠汙染危機。各國為達成減少塑膠廢棄物的國際條約,將於8月展開新一輪談判,預料屆時又將出現激烈角力。

來自英國的研究團隊試圖找出可以一石二鳥解決這2大問題的方式,結果他們找上第3種麻煩:大腸桿菌。

根據這篇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期刊,並由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部分贊助的研究,化學家利用1種衍生自PET塑膠的分子,在大腸桿菌菌株中引起化學反應。PET是隨處可見的塑膠瓶和許多塑膠製品的材料。

這樣的化學反應會產生對胺基苯甲酸(PABA)。化學家再將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以讓產生的PABA轉變為乙醯胺酚。

研究第一作者華勒斯(Stephen Wallace)透過聲明表示:「這項研究顯示,PET塑膠不再只是廢棄物或注定變成更多塑膠品的材料,而是可利用微生物將其轉變為有價值的新產品,包括具有療效的產品。」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產量多1.2倍!台灣自育咖啡新品種「台農1號」誕生 克服中低海拔高溫多雨瓶頸

產量多1.2倍!台灣自育咖啡新品種「台農1號」誕生 克服中低海拔高溫多雨瓶頸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公有場館帶頭!台北市首設「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 每人每20日可免費領1次

公有場館帶頭!台北市首設「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 每人每20日可免費領1次

最新文章

懶人超友善!無土也能種的「植物方塊」 不生蚊蟲、隨水100%分解

懶人超友善!無土也能種的「植物方塊」 不生蚊蟲、隨水100%分解

維修特輯4/欠修理的台灣社會...高雄小家電診所 幫秀逗的電器把脈

維修特輯4/欠修理的台灣社會...高雄小家電診所 幫秀逗的電器把脈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