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衣市場潛力大!調查:女性接受度高、男性更願負擔高單價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公布二手衣消費調查。 圖/Pixabay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公布二手衣消費調查。 圖/Pixabay

近年隨著永續環保意識的提升,二手衣市場逐漸受到消費者重視,不僅日本最大二手服飾品牌於2020年正式進軍台灣,網路電商的二手衣銷售平台也紛紛崛起。根據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調查,台灣二手衣市場發展潛力大,且目前以女性消費者的接受度最高。

東方線上指出,目前台灣的二手衣市場主要以C2C模式為主(如綜合電商、二手市集),B2C模式的二手衣品牌交易則是片藍海,有待開發,目前僅20代消費者對B2C形式的二手衣品牌交易較為熟悉。若能加強市場宣傳並提升交易平台的信任度和便利性,B2C模式有望吸引更多消費者、擴大市佔率。

二手市場潛力無窮?超過3成消費者閒置半數衣物

調查指出,64%的消費者每半年至少購買一次衣物,其中20世代年輕人的購買頻率最高,30%的年輕人每1至2個月就添購一次。然而,35.9%的消費者有一半以上的衣物是閒置的。這也反映二手衣市場的成長潛力,曾購買二手衣的消費者約為29.3%,其中女性佔比38.4%,男性則為20.2%。

曾購買二手衣的人占29.3%,其中女性消費者的購買比例高於男性。 圖/東方線上提供
曾購買二手衣的人占29.3%,其中女性消費者的購買比例高於男性。 圖/東方線上提供

目前,台灣消費者購買二手衣的主要通路為綜合電商平台(40.6%),其次為國內二手市集(38.6%)與二手衣品牌網站(25.6%)。不過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偏好的通路有所差異,50世代消費者偏好國內二手市集(49.0%);20世代則傾向綜合電商,其次為二手衣品牌網站(38.9%),橫跨C2C與B2C通路,可見年輕族群對於二手衣品牌的認知度較高。

根據東方線上調查,64%的消費者每半年至少購衣一次。 圖/東方線上提供
根據東方線上調查,64%的消費者每半年至少購衣一次。 圖/東方線上提供

二手衣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 男性更願意購入高單價商品

而二手衣價格優勢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原因。調查顯示,78.2%的消費者表示二手衣比新衣便宜,37.5%不為追求流行或當季新品,32.8%認為二手衣相對更環保。觀察不同世代消費者的主要購買動機,40代消費者多半不追求流行或新品購買二手衣,50代消費者則重視環保。

根據調查,二手衣的價格優勢是吸引所有年齡層消費者購買的主因。 圖/東方線上提供
根據調查,二手衣的價格優勢是吸引所有年齡層消費者購買的主因。 圖/東方線上提供

在價格方面,70.6%消費者購買二手衣的平均單價低於500元,僅1.4%願意花超過2000元購買二手衣。而男性消費者在高單價品牌二手衣的購買上屬於潛力客群,11.9%的男性消費者購買二手衣的單價超過1000元。

人們買二手衣在意3件事 潛在消費者則有2大顧慮

調查進一步分析,消費者購買二手衣的3大考量因素依序為:服飾保存狀態(65.2%)、是否好穿搭(53.2%)與服飾類型(51.9%)。其中40世代消費者對於服飾保存狀態的要求最高(71.1%),50世代消費者則最重視穿搭的便利性(66.7%)。男性消費者對品牌和特定風格的重視程度高於女性。

在從未購買過二手衣的消費者中,有25.9%表示未來有意願購買,但對於二手衣的清潔問題(56.7%)和來源不明(53.6%)是他們顧慮的兩大主因,反映了消費者對二手衣市場的認知和信任問題。東方線上建議,業者應加強對二手衣清潔和品質的保證,建立更透明和可信賴的購買管道,以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購買意願。

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二手衣考慮的三大主因依次為服飾保存狀態、是否好穿搭和服飾類型。 圖/東方線上提供
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二手衣考慮的三大主因依次為服飾保存狀態、是否好穿搭和服飾類型。 圖/東方線上提供

此外,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將於8月2日舉辦「2024消費者永續指數發布會」,分享台灣消費者對企業永續作為的調查結果,解析永續消費市場趨勢,帶企業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IPA啤酒銷售翻倍的祕密 竟是公平貿易、多年生耐旱穀物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IPA啤酒銷售翻倍的祕密 竟是公平貿易、多年生耐旱穀物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