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照顧悲劇?在多元陪伴照顧之前 讓移工看護壓力先現形

良好健康與福祉 減少不平等

同樣作為支撐照顧家庭的長照政策,衛福部從2008年運行至今,卻未將外籍看護工納入長照體系之內,勞動部門與衛福部門長期以來都分雙軌進行,民間也因此出現了不少質疑新計畫的聲浪。 圖/報系資料照
同樣作為支撐照顧家庭的長照政策,衛福部從2008年運行至今,卻未將外籍看護工納入長照體系之內,勞動部門與衛福部門長期以來都分雙軌進行,民間也因此出現了不少質疑新計畫的聲浪。 圖/報系資料照

在台移工人數超過80萬,是台灣重要的勞動力來源,其中,至少22萬人屬於家庭看護工,用勞動照顧了眾多家庭,今年立法院更三讀通過,80歲以上長者免用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用外籍看護工,加上未來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移工將會是關鍵的照顧人力。

外籍看護工的主管機關勞動部,去年底提出「移工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計畫」,回應民眾「臨短急」照顧需求,期待創建全新型態的照顧服務及聘僱移工模式。不過,同樣作為支撐照顧家庭的長照政策,衛福部從2008年運行至今,卻未將外籍看護工納入長照體系之內,勞動部門與衛福部門長期以來都分雙軌進行,民間也因此出現了不少質疑新計畫的聲浪。

同樣是照顧 衛福部、勞動部不同步

「移工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計畫」,打破傳統家庭一對一的聘僱模式,而是由財團法人或非營利組織擔任雇主來聘用移工,再分配進入家戶,提供4小時以上彈性時數,或全日24小時內含10小時休息時數的陪伴照顧服務。不過,作為長照機構主管機關的衛福部,長期熟悉照顧服務,卻未參與這次試辦計劃。

「既然是試辦計畫,為何又要拐個彎做?」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相當不解,長期以來照顧工作雙軌運作,讓資源難以好好整合,也難正確評估試辦計畫能否解決社會的需求。

這也令許多團體擔心,現今的試辦會重演2013年「外展看護服務」的失敗經驗,當時由於條件嚴苛、申請人數不如預期,承辦單位不堪虧損而退場,外展看護未普及,也沒辦法真實了解到重症和不同障別者的外展照顧需求。如今,類似外展看護服務的計畫又捲土而來,吳靜如認為「要做2.0版本的計畫,應該要立足於1.0的經驗之上」,但光是主管機關之間的合作,就難以有推進的機會。

除了計畫本質上的矛盾現象,在計畫中關於看護的培訓與管理,更是能否讓移工順利進場照顧的關鍵。在政府有限的資源下,雇主光是語言翻譯就可能需要委外仲介單位,很難直接協助移工的工作與生活問題,也令人質疑如此難確保移工的權益。

缺乏休息保障 照顧壓力成隱憂

除了政策設計的矛盾,勞動條件保障也成為計畫的另一爭議焦點。在此次的計畫中,移工適用勞基法84-1(俗稱責任制),吳靜如直批「這是把基本勞動條件往下拉,照顧工作中是沒有自己的,沒有足夠休息是能撐多久?」她認為應該要回歸最基本的保障,移工有足夠的休息,才能持續工作,這樣政府也能完整評估未來需要多少照顧人力。

此外,現況下在家庭中的看護工,更不適用勞基法保障,吳靜如說很多看護工休息不連續,憂鬱常常就在照顧過程中發生。「不是雇主本身是好人、壞人,而是政策造成了侷限。」TIWA認為保障完整的休息,這對一對一提供照顧的服務者相當重要,不論雇主多善良,但只要在雇主家休息,移工還是得回應臨時的照顧需求,很難有好品質的休息狀態。

1095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於2024年承辦台中市勞動局「移工培力照護提升計畫」,進入到外籍看護工的照顧現場,直接指導移工在家庭中遇到的問題,就觀察到很多細微的照顧壓力。

1095的理事長官安妮回顧過去她協助的經驗 ,曾有看護工反應長期睡眠不足,因為照顧的阿公希望開著電視睡覺,移工又必須跟阿公一起睡,幾乎每天晚上都聽著電視聲,睡眠品質不好,白天自然精神就會不好,連帶影響了照顧的工作狀態。

官安妮說,他們很常進到家戶中,家屬都會認為移工在現場好好學習就好,但家屬應當也要一同在場,因為移工的工作狀態不好,不是單一移工本身的照顧問題,而是需要家庭中的決策者一同來核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照顧中的生活衝突 侵蝕移工心理健康

1095歸納了申請照顧指導的雇主家庭,雖然名義上是要培力照護,但實際上他們很多都在處理雇主與移工之間的「生活衝突」,像是台灣家庭不理解看護工的信仰、隱私問題,而在照顧工作上,雇主與移工常常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官安妮說,家屬會用自己的衛教觀念看待移工的照顧服務,但移工自己有跟被照顧者摸索出來的互動關係。

面對觀念不一樣的衝突,官安妮很強調「進場指導必須解釋為什麼,而不是只下指示而已」必須先尊重移工的照顧專業、考量到移工的感受,並且表達調整的目的,像是移位技巧的指正,也是為了保護移工自身的安全。

在深入移工工作現場之後,最令他們擔憂的,反而是照顧會壓垮移工的心理健康。剛入境工作的移工,其實很難找尋到支持性團體,如果能有完整資訊,然後進到各國的工會、同鄉會,就有很多資深的移工可以諮詢、作為後援。

1095的理事陳翰堂舉例,有些台灣長輩的性別觀念不好,容易造成性騷擾,加上因為語言不通,更加肆無忌憚,有些會造成移工創傷經驗,他們曾經安排心理師、身心科一同進場陪伴移工,慢慢了解成因、協助轉換雇主。「很多移工不知道性騷擾定義、也不知道113專線」官安妮說,這時候有支持性團體就非常重要。

然而,很多雇主會認為他們對移工很好,像是生活大小事都處理好、買東西也帶著移工去,但官安妮說這反而是一種保護管理的心態,沒辦法讓他們去外面認識社區的資源。而在家庭裡,多數雇主也不喜歡移工花太多時間跟原鄉家庭聯繫,像是開手機直播,但移工沒有辦法對外連結,又處在照顧壓力的情境下,就很容易與雇主產生衝突。

官安妮也感嘆,這些衝突問題會影響心理健康,但他們的服務只進場一次,難以完整協助,而作為主要溝通橋梁的仲介,很多時候也沒有餘裕處理這些相對細微的問題。

只能一命換一命? 如何支持移工照顧工作

在移工的照顧現場,有很多生活與文化上的差異,這些都會累積成照顧的壓力。TIWA從台灣跨入長照起始時,就倡導當時廣大的外籍看護工應走向機構式聘僱,一對一的聘僱限縮了照顧的支持,如果是機構式的聘僱,就可以多元補充不同的照顧專業,也能分擔照顧的壓力,但如今長照即將邁向3.0,仍未有突破性的進展,只有勞動部提出補充照顧人力的多元陪伴照顧計畫。

1095認為「移工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計畫」未來應該要更著重訓練,必須要有外部的監督團體,不能讓試辦單位只偏重自己機構的強項、用一般長照的積分訓練來執行,要讓訓練觸及看護工一定會遇到的問題,像是照顧技巧外,還有跨文化溝通、性騷擾預防等等,以及面對許可外工作發生時,督導單位與移工能如何處理。

同時,1095和TIWA都強調翻譯人員的重要性,雖然台灣的照顧服務裡面有專業人力、指導人力,但外籍看護工幾乎都是被動吸收資源,而且都是中文教學,若仲介對移工關懷不足,也無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他們認為政府應認真看待翻譯培訓,因為發生問題時,翻譯人員將扮演轉譯的關鍵角色。

陳翰堂說,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仲介翻譯老師來上心理輔導通譯的課程,相信是有越來越多翻譯老師察覺移工的服務狀態,像是曾經就有翻譯老師碰過移工輕生的憾事。1095也期待未來指導員與翻譯員的配置,能成為全國性的公共服務,讓有需求的家庭可以獲得部分補助、也可以部分自費,更完善的處理照顧現場的問題。

「照顧是一命換一命,犧牲了照顧者對生活的想像。」吳靜如感嘆,這些飄洋過海的移工支撐起台灣的家庭,應該要得到基本的勞動保障,建構更穩固的支持體系,才能防止悲劇,讓照顧走的更長遠。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