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綠色消費從「CP值」到「永續價值」?葉欣誠:政府是關鍵角色
近年來,永續話題成為台灣社會的日常,不論是商場裡的減塑商品,還是企業推出的碳中和計畫,都讓人感受到「永續氛圍」正在成形。
然而,僅僅有氛圍是否足夠?台灣人對於氣候變遷和環境議題的反應,似乎仍然顯得有些緩慢。許多專家也示警,氣候變遷造成影響甚巨,除了災損,能源供應短缺、基礎設施損毀,將導致商品價格及經濟不穩定。
《倡議家》12月製作「環境力大調查」,有86%的民眾認同環境問題會影響生活,不過,僅60%民眾認同環境問題,會對日常開銷產生影響。
「社會氛圍的確改變了,但對多數台灣人而言,氣候變遷仍是遙遠的議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觀察,台灣大眾習慣用「CP值」作為消費和行為的決策考量,導致永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全面落實,而這需要更多的角色加入,共同形成綜合的推動力量。
永續消費的關鍵一哩路 綠色溢價誰買單?
當社會風氣產生變化,產業的供給端強調永續轉型,民眾是否願意透過實際消費、支付較高價錢來支持,是永續商品現階段面臨的考驗,曾擔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現為環境部)副署長的葉欣誠,對於氛圍的轉變觀察入微。
他表示,氛圍轉變源於過去10多年的社會推動,也得益於教育的深化,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新一代的世代早已被永續理念所薰陶,這也讓許多人在面對企業或產品時,會因其具備永續、環保、SDGs或DEI等概念,而給予更多正面評價,
不過,永續轉型涉及供給端與需求端的雙向推動,但這之間仍有許多挑戰。葉欣誠觀察到,其實台灣消費者仍普遍重視「CP值」,也就是價格是否划算,並不會為了永續在所有的消費項目上多花費。
葉欣誠進一步指出,所以永續與環保概念為商品帶來「加分效果」,能否轉化為更高的產品定價,或者支撐所謂的「綠色溢價」,仍有待實務操作來驗證,要讓永續真正融入每個消費場景,仍需要精準的市場策略與更細緻的實務操作。
國際供應鏈驅動台灣企業永續轉型 如何贏得消費者信任?
儘管消費者對於永續產品多數時候處於觀望,葉欣誠認為,市面上仍有不少成功案例,像綠藤生機和歐萊德等本土品牌,在堅守永續價值與市場喜好之間找到平衡的品牌。
「這些產品定價雖然較高,但不會高到無法接受,吸引願意在日常生活實踐永續的消費者,也就是經過市場區隔後的特定消費族群,我覺得市場定位上面可以這樣做。」葉欣誠說。
而這些案例也證實,消費者願意為真實且透明的永續價值買單,不過,葉欣誠也提醒,當消費者願意多花10%、20%的費用來實踐永續價值,這些族群同樣會高度檢視,若發現企業漂綠、欺騙消費者,後果將會適得其反。
近年,許多企業投入循環經濟與廢物再生,相關產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這是否意味著消費者普遍願意為永續買單?葉欣誠以「海廢塑膠製成球鞋」為例指出,這類產品雖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但通常不是企業的主力銷售商品。
「企業的主要收入仍依賴低成本、高銷量的商品,而永續產品多數用於提升品牌形象。」他強調,產業需要真正落實永續行為,而非僅停留在迎合市場需求的表面化操作,而這仍需一段時間醞釀。
從歐盟的趨勢來看,企業需取得符合國際標準的認證,以避免漂綠疑慮。台灣也即將於明年元旦實施《企業宣告碳中和指引》,要求企業在宣告碳中和之前,必須遵循「排放量盤查、減量、抵換」三大核心原則。
事實上,台灣的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受國際供應鏈的壓力所驅動,包含歐美企業要求供應商達成碳中和目標,甚至在合約中明確納入相關條件,迫使台灣企業加速轉型。
如何讓大眾認同永續訴求? 政府扮演關鍵角色
永續行為的推動,不應僅依賴企業或個人,政府的角色至關重要,甚至形成一種隱形推力。回顧近年政府的政策宣導,從早期的「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到如今的「淨零碳排」、「零碳生活」,雖然核心目標都是減少碳排,但從低碳到零碳,其實涉及複雜的結構性問題。
「政府不應止於倡導行動,而是需要肩負更多系統性的責任。」葉欣誠以節能減碳為例,過去推行的「冷氣開26度以上」政策,讓許多台灣民眾習慣將「省電」與「減碳」直接劃上等號,但背後其實涉及台灣的能源發展現況。
2024年4月,經濟部公布2023年的電力排碳係數為每度電0.494公斤CO2e(約500公克),遠高於歐美國家,像是法國每度電僅80公克、瑞典更低至40公克。葉欣誠解釋,這樣的差距源於台灣電力供應仍以火力發電為主,大幅提升了碳排放係數。
「我們的電力碳排放係數遠高於許多國家。如果能降低這個係數,減碳力道才更有效,而不是只要求民眾省電。」他強調,有時政府的倡導看似合理,但若政策設計未能真正解決結構性問題,政府只是將自身責任轉嫁給全民,那就失去了政策的意義。
打破專業藩籬 多一點「利他」精神的行動
回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永續行為要落地實踐,應該透過教育去建立行為及意識,甚至打造永續世代的基石。
葉欣誠在大學校園任教多年,看見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出現,確實讓永續概念可以更加普及,也讓大家意識到「原來永續談的不只是環保」,永續是跟環境、經濟、社會相互扣連。
SDGs的引入,也讓校園中傳統分明的文組與理組界線逐漸模糊,促進更多跨領域的可能性。葉欣誠舉例,自己開設碳管理的課程,就有很多文組的學生來修課;而自然組的學生也不能只懂得寫方程式,要具備論述社會議題的能力。
「擁有專業歸屬(主修)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具備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葉欣誠指出,未來的年輕世代具備多重專長的「斜槓力」令人期待,但在面對多元價值時,更需要透過社會溝通形成有效解方。他提到,未來的永續趨勢,將涉及更多沒有標準答案的細膩價值辯論,例如社會平等與人權等議題。
在這樣的趨勢下,葉欣誠認為社會溝通能力,不僅是DEI(多元、平等、包容)的展現,也是實現永續行為的重要途徑。他鼓勵年輕世代多去理解不同國家和地方人眼中的永續定義,學會與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對話,突破自我框架。
「過去我們已經充分教育了自我權益的『利己』觀念,但永續時代需要更多的『利他』精神。」葉欣誠強調,這種關注他人與環境的精神,不僅是消費選擇的一部分,更應融入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