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塑膠銀行」 做回收換物資和金錢

圖說/居民可用收集來的塑膠廢棄物到塑膠銀行換取金錢或是其他生活必需品。 圖片/ThePlasticBank
圖說/居民可用收集來的塑膠廢棄物到塑膠銀行換取金錢或是其他生活必需品。 圖片/ThePlasticBank
無貧窮

整理/李沂霖

塑膠製品雖便利,卻無法被分解,在被丟棄之後大多經由水路送到了海洋,嚴重破壞了海洋生態,而要改善這樣的情形,除了從個人做起減少使用塑膠製品,企業的覺悟及參與更是一大助力。秘魯的「塑膠銀行」(Plastic Bank)便呼籲企業運用海洋塑料,期待共同發揮更廣的影響力。

「塑膠銀行」在2013年於祕魯發跡,由卡司(David Katz)和富蘭克斯頓(Shaun Frankson)共同策劃,計畫改善塑膠污染的問題,並要將塑膠轉變為對當地居民有價值的資源。根據官網描述,塑膠銀行的目標是「將塑膠廢棄物變得值錢,讓人捨不得將它丟棄至海洋之中。」

塑膠銀行不只清理海洋廢棄物,更開發出成功的商業模式,提供弱勢地區新的貨幣機制:居民可用收集來的塑膠廢棄物到塑膠銀行換取金錢或是其他生活必需品,也可以選擇運用3D印表機列印出所需的日用品。

除此之外,塑膠銀行更進一步的目標,是要說服大企業的製造端重新運用這些回收而來的塑膠廢料,而這也是塑膠銀行的獲利方式,並同時達成友善環境、改善貧窮問題等使命。

圖說/居民可用收集來的塑膠廢棄物到塑膠銀行換取金錢或是其他生活必需品。 圖片/ThePlasticBank
圖說/居民可用收集來的塑膠廢棄物到塑膠銀行換取金錢或是其他生活必需品。 圖片/ThePlasticBank

英國知名品牌LUSH自2015年起即與Ocean Legacy組織合作,開始運用回收的海洋塑料作為包裝素材。這項使命也與LUSH「無動物測試」的承諾相符。

LUSH堅信產品的研發與製作過程都不應涉及動物測試導致傷害,而海洋中的廢棄物嚴重影響著海洋生態,許多海洋生物因誤食塑膠而喪生或受傷,若能減少海廢的產生,即可大大改善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

塑膠銀行也是LUSH的合作夥伴,藉由與LUSH的合作,塑膠銀行希望能說服更多企業,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高露潔等等,也使用海洋塑料作為包裝材料。卡司認為,只要一間企業認同塑膠銀行的理念,願意從自己的製造端開始利用海洋塑料,就能影響成千上萬的人們,迎向永續發展的未來。

核稿編輯:金靖恩

資料來源:

Banking what the sea spits back(Project Breakthruogh)

Lush adds ocean plastic to its packaging (tree hugger)

訂閱我們

* indicates required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

【專欄投稿】「投1塊賺10塊」大商機!調查報告揭氣候調適投資「三重紅利」

【專欄投稿】「投1塊賺10塊」大商機!調查報告揭氣候調適投資「三重紅利」

【專欄投稿】AI與顧客導向如何幫企業Impact-Market Fit!改善影響力衡量

【專欄投稿】AI與顧客導向如何幫企業Impact-Market Fit!改善影響力衡量

【專欄投稿】是「真金」還是「漂綠」?BlueMark公布影響力投資基金成績單

【專欄投稿】是「真金」還是「漂綠」?BlueMark公布影響力投資基金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