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種田也靠工程師?農二代用iPad管千頃農地

2019/02/20 人間福報

台南市瓜瓜園二代邱裕翔接棒10年來,將科技引進農業,建立雲端農場,以平板管理近千公頃的契作農地。

瓜瓜園二代邱裕翔帶領傳統農業轉型。圖/報系資料照
瓜瓜園二代邱裕翔帶領傳統農業轉型。圖/報系資料照

GPS、空拍機 全是利器

邱裕翔剛接掌家業時,瓜瓜園契作農地從台中以南,他和農耕隊每次要去看田地挖地瓜檢驗,經常迷路,邱裕翔當時剛入手很喜歡的平板,就想說何不將平板結合工作,他與資策會合作,用「iPad」與「GPS」(衛星定位)發展出「田間即時管理」雲端系統 。透過實際的地政資料和Google地圖做結合,清楚標記出每一塊田的大小範圍,依照人力、季節做田地有效運用。

此外,地瓜導入「生產履歷」,只要掃瞄就能知道產地農民,靠著田間即時管理系統,對上千筆農地的產能瞭如指掌,實現農夫不扛鋤頭而是拿著平板電腦管理農地。

不招傳統工人 努力找工程師

最近邱裕翔迷上空拍機,結合影像辨識系統,就可分辨地瓜田生長好壞,可以即時回饋獲得處理,興趣與工作結合,就不只是閒暇時的娛樂,瓜瓜園契作農場更擴大到苗栗以南、屏東以北及東部花蓮,有了空拍利器,更方便管理契作農地。

近5年來,瓜瓜園從國外引進大型自動化機械,從插扦到採收全由機械代勞,也從國外引進負壓倉庫,用電腦選地瓜,從清洗到挑選一貫化作業,邱裕翔說,現在最大的改變是「不招傳統工人,反而是努力找工程師」,像採收後的自動洗選機械化後,同樣是5名工人,但處理量比以前多三四倍。

瓜瓜園運用科技管理全台上千公頃契作地瓜園。圖╱瓜瓜園提供
瓜瓜園運用科技管理全台上千公頃契作地瓜園。圖╱瓜瓜園提供

機械化管理 農業年輕化

邱裕翔說,透過機械化管理,尤其是大型機械設備,像以前要很多阿桑種地瓜,現在用插扦機,駕駛還可以邊滑手機,公司主力在培訓管理幹部,協助契作農戶農機化管理,所以人力會愈來愈少,工作愈來愈輕鬆,產值更大,且更年輕化,目前公司管理階層一半是45歲以下年輕人,是他想要做的未來農業。

邱裕翔強調,農業年輕化,不外乎省力化、機械化及工作標準化,從傳統人工導入機械化插扦(種植),採收也慢慢機械化,讓年輕人學習機械管理,和以前的鋤頭管理相比就是轉型,採收後處理也導入自動化機械設備,從自動巡檢影像辨識整合起來,軟硬體和人員整合在一起,省力效益化,希望這個產業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進來。

樂團鼓手 返鄉當科技農夫

瓜瓜園副總邱裕翔是七年級的農二代,原本是熱門樂團的鼓手,10年前受父親邱木城號召回鄉接掌家業,看到農業人口老化問題,認為一定要吸引年輕人走入農業,要用年輕人認為好玩又好上手的科技產品,他不當傳統農夫,而是用ipad、用無人機管理農場。

瓜瓜園第二代邱裕翔熱愛科技,將無人空拍機運用在農田管理。圖/報系資料照
瓜瓜園第二代邱裕翔熱愛科技,將無人空拍機運用在農田管理。圖/報系資料照

嘉義大學食品營養系畢業的邱裕翔,從高中代開始玩樂器,並組成「ORANGE BAND」,擔任鼓手,曾在2001年新光盃熱門音樂比賽拿下最佳樂團冠軍,也在2005年YAMAHA熱音大賽,獲選最佳鼓手。

父親邱木城創辦的「瓜瓜園,以冰烤番藷紅到日本,但邱裕城大學畢業後一心只想朝熱門音樂發展,一點也不想接掌家業,但瓜瓜園與知名連鎖超商合作,年營業額擴大近2倍,契作面積遍及雲嘉南,邱裕翔不忍心父親奔波找農民契作,又要忙調貨,決定放下音樂夢,返鄉開始學當農夫。

邱裕翔接手「瓜瓜園」後,將父親輩手中的地瓜從一、二級產業,轉型到三級產業,他成立觀光工廠,開發文創商品,打開電子商務市場。

邱裕翔說,當年接棒沒有說喜歡或不喜歡,是因原生家庭就是這樣的型態就想說試試看吧,並把有興趣的資訊、機械化帶入農業,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變成工作,就會喜歡這個工作,也會產生興趣,「興趣是做出來不是想出來的」,最高興的是看到年輕夥伴加入,以前是最年輕的,現在被叫是「老人」,這種感覺很不錯,代表這個產業在換血,沒有產業是不能做的,是看我們怎麼去做一個產業。


• 本文原載於:人間福報〈科技種田的農二代 千頃農地iPad打理〉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當台灣失去「地方」 如何談「創生」?

用智慧耕作 台灣農業可向Airbnb看齊

經營人道養雞場 青農和妹妹成為創業好夥伴

年產值2.5億 漁村型男返鄉打響佳冬品牌

作者文章

塑膠瓶罐可以重複利用,台塑生醫「洗衣精智慧補充站」,讓永續行動輕鬆落實在日常。 ...

預防醫學落實對土地的照護,洗衣精智慧補充站為地球減少「塑」縛!

2023/03/27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最新文章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 圖/張皓婷攝影

接住迷途中的青春生命-逆風劇團成瑋盛撕下「壞孩子」的標籤

2023/03/01
胖胖樹王瑞閔與他的小小熱帶雨林植物園。 圖/王瑞閔提供

打造熱帶雨林的快樂天堂-「胖胖樹」王瑞閔賺錢幫植物找家

2023/02/15
喝起來完全不像野草做的椿萱野茶,有著相當甘甜的茶感,主要香氣以堅果調性為主,成分...

現代野草生活/野草也能製作抹醬、巧克力!三玉號讓「吃草」很有趣

2023/02/08
EMBERS主廚郭庭瑋期盼透過每一道料理的食材選擇,打造台灣未來的永續樣貌。 圖...

用食材訴說土地與文化-EMBERS 郭庭瑋:做台灣味,是因為希望台灣長成那個樣子!

2023/01/31
主事梯田山民宿的阿達,同時也是一名策展人。 圖/蔡昇達提供

將山林視為「我們」創造梯田山民宿 蔡昇達:接受自然裡所有的隨機

2023/01/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