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瓜採收新幫手!東華大學開發AI自走車 5公里內輕鬆搬運、河床地也能跑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花蓮西瓜進入採收期,卻遇上缺工困境,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解決搬運缺工問題。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西瓜進入採收期,卻遇上缺工困境,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解決搬運缺工問題。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西瓜進入採收期,卻遇上缺工困境,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能偵測路徑、測繪、自動搬運西瓜等,幫助農友採收,解決搬運缺工問題。

閱讀更多:務農不用再彎腰了!農改場研發「坐著種田」機械化裝置 高效率、省時又省力

東華研發的採收車透過AI、衛星定位,只要設定好路線,西瓜農把採收的西瓜放在採收車上,就能運到指定地點,範圍可達方圓5公里。

東華大學研究生邱顯棟說,第一年研究挑戰大,西瓜田是河床地,第一代的農用採收車卡住好幾次,這次整體改善;經過多次實驗,開發採收車要用履帶比較好前進,車子重心也改成比較低穩定車身,不容易在田間翻覆,也把電池電量改得更大,運作的時間比上次多了一倍。

邱顯棟表示,採收車上有感應器、衛星地圖導引,讓車在農田間正常行走,不會偏離設定路徑太多,才能自動返回開到指定的地點,全部用太陽能板充電。

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說,在農田工寮裡有電路儲能裝置提供農用採收車電力,目前採收車還不普及,且載運容量較少,希望未來可以做到沙灘車一樣大,可載運更多西瓜。

西瓜農楊火土說,以前用扁擔慢慢裝西瓜採收,再來改成推車推,後來用柴油搬運車,但比較吵又有柴油臭味;現在東華研究團隊研發光電採收車,覺得很方便,節省人力,不用辛苦搬西瓜,對老人家來說比較輕鬆。

東華大學資工系特聘教授顏士淨表示,農用自走車可以幫助農民搬運,搬運過程可以收集農田資訊,機器在每天巡田,可以看各種農作物生長情況,像溫度、濕度等都可以得知,直接在手機上呈現,減少農民工作量。

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特別採用履帶比較好前進,車子重心也改成比較低穩定車身。 圖/王思慧攝影
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特別採用履帶比較好前進,車子重心也改成比較低穩定車身。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農用採收車可設定路徑,筆電上可看農田相關資訊。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農用採收車可設定路徑,筆電上可看農田相關資訊。 圖/王思慧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台灣減碳成績單:2023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下降、經濟成長與減碳可脫鉤

台灣減碳成績單:2023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下降、經濟成長與減碳可脫鉤

水雉復育新希望!嘉義「九芎埤」種2萬株浮葉植物 用農田濕地打造棲息天堂

水雉復育新希望!嘉義「九芎埤」種2萬株浮葉植物 用農田濕地打造棲息天堂

不只快時尚還有「快欺騙」?SHEIN遭控假折扣、假環保 恐面臨各國罰款

不只快時尚還有「快欺騙」?SHEIN遭控假折扣、假環保 恐面臨各國罰款

比瑠公圳還早!溫州街「霧裡薛圳」被列為市定古蹟 守護台北農地記憶

比瑠公圳還早!溫州街「霧裡薛圳」被列為市定古蹟 守護台北農地記憶

最新文章

化危機為轉機!英國冷凍食品巨頭COOK靠「以人為本」突圍 創50億年營收

化危機為轉機!英國冷凍食品巨頭COOK靠「以人為本」突圍 創50億年營收

BeComing,走在理想生活的半路上—《倡議家》7週年數位展

BeComing,走在理想生活的半路上—《倡議家》7週年數位展

台灣地熱想加速?不妨借鏡紐西蘭與毛利人的「讓利、共管協議」

台灣地熱想加速?不妨借鏡紐西蘭與毛利人的「讓利、共管協議」

AI尋鳥記 夢幻草原鳥澳洲領鶉剩不到1000隻 墨爾本西部現蹤

AI尋鳥記 夢幻草原鳥澳洲領鶉剩不到1000隻 墨爾本西部現蹤

太陽能板能跟生態共存?從2個案例看生態光電的顛覆性實驗

太陽能板能跟生態共存?從2個案例看生態光電的顛覆性實驗

以巴衝突為題...《你的國,我的家》奪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盼阻止種族清洗

以巴衝突為題...《你的國,我的家》奪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盼阻止種族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