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86 篇文章

「培根市集」不拚賺錢 「培養草根力 」才是重點

2019-12-25 11:29:44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是萬華的在地服務組織,社工在服務時發現,許多居民擁有就業能力卻無處發揮。於是他們與其他服務組織合作,以「培力」(培養居民工作能力)及「草根」(關注在地議題及故事)兩項概念,創立「培根市集」,讓居民練習販賣商品,並讓組織在與居民的互動中,建立彼此的溝通橋梁。
1262

你的美麗吃素嗎?姊妹打造「零犧牲」時尚

2019-12-20 15:43:41
製作鱷魚包、貂皮大衣時,工廠人員經常在動物還有生命意識的情況下,強行褪去動物外皮,過程中更伴隨著動物淒厲的叫聲。難道追求時尚的同時,必定要犧牲生命嗎?李宜瑾、李宜珊兩姊妹創辦VOOME,利用素食皮革(Vegan Leather)產製可重覆清洗的包包、飾品等,一方面落實動物友善,二方面延長商品使用年限,減少資源浪費。
3104

書海中見海 地方「見書店」飄出書香海味

2019-12-19 18:09:39
「台灣人對於自己腳下這塊土地,還有周遭的海洋都不夠認識」,店長陳顥樺說。見書店坐落於基隆港邊,在以水藍色為設計主題的店內,以台灣的海洋意象、本土歷史文化為主題出發,期盼能有更多人對自己的國家有更深層的認識。
582

身體不便但表演不混 他們是舞台上的「混障綜藝團」

2019-12-17 14:55:37
「混障綜藝團」是一群身障者用表演來證明自己努力的經典之作,透過表演和演講,傳遞另一種生命教育。在團長劉銘的策劃下,讓各種障別的人們舞動起來,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表演團體,每年演出逾百場。
3014

老玩客團隊推「長輩版TED」 爺奶變身大演講家

2019-12-03 15:00:00
運用科技網路進行互動,是許多年輕人生活中的一部份,但對長者而言,卻可能相當遙遠。清華大學的老玩客團隊,透過智慧型手機以及TED演講技巧等課程,讓長者學習科技,並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使用Line、FB等軟體聯繫彼此外,演講課程也幫助他們整理自己的故事,並勇於站上舞台發表演說。而這些課程,也讓長者們懂得使用科技進行社交與互動。
687

環保天燈 讓升空的不再是垃圾

2019-05-17 16:20:55
放天燈,一直都是台灣很重要的傳統文化,但伴隨而來的環保問題,也日益加劇。據台北市消防局統計,平溪每一個月就有三萬個天燈升空,平溪清潔隊則統計了二〇一六年的平溪天燈節,三場放天燈活動的總垃圾量高達十七噸。
5330

文青雜貨店 用無包裝愛地球

2019-05-15 17:36:58
新北市三重區一家特別的雜貨商店,省去過多包裝、塑膠袋及塑膠容器,減少垃圾的製造量,並將食材最初的樣貌呈現給消費者,鼓勵大家吃多少買多少,避免囤積浪費,翻轉消費者對商店的印象,帶領社區走向環保愛地球的風氣。
1758

活出不老夢想 翻轉長者生命態度

2019-04-17 08:35:34
有群人一早便在灑掃庭除、整理及布置餐廳空間,在廚房裡手腳俐落的準備食材,在紀念品商店裡擺設及清點商品,這些在忙著工作但充滿活力與朝氣的人,都是在「不老夢想125號」工作的銀髮者。臺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後,民眾雖然逐漸重視老年失能人口的照顧,卻往往忽略健康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成立不老夢想125號,希望民眾看見健康長者們的活力與生命力。
1026

一舞成青春 六克拉舞團顛覆老人老世界

2019-04-16 11:33:06
穿上寫著Hip Hop的球衣、跳著嘻哈旋律的街舞,這是由一群平均年齡72歲的長者組成的「六克拉舞團」。儘管有人受傷、有人被診斷出骨質疏鬆,這群長者仍不受年齡和身體的限制,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次,他們更踏上台北小巨蛋,使勁舞出如六克拉鑽石般閃耀的青春活力。
2818

媒合青年才藝與老人需求 好幫打造青銀好生活

2019-04-12 08:18:00
由丹木有限公司所創立的「好幫Hopen」團隊利用網路平台媒合年輕人的才藝與老年人的需求,讓青年陪伴長者過日子。曾有青年夥伴到一位患有憂鬱症的長輩家中作伴,憂鬱症長輩與一般長者不同,對於生活缺乏幹勁,因此青年夥伴從生活瑣事著手,花了一整天陪伴長輩清理冰箱。在看著滿滿的冰箱整理乾淨後,長輩的心情突然變得很好。儘管只是清理冰箱這種小事,同樣能讓長輩感受到陪伴的溫馨,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1141

面對部落老化 比亞外用生命繪本傳承泰雅文化

2019-04-11 14:49:01
「其實我很想走了」,一位高齡80餘歲的泰雅奶奶,親口說出這句令人心疼的話。從奶奶敘述過去生活跟故事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她是多麼的思念過去的家人、朋友,和曾一起生活的族人。
966

復育生態食物鏈 「源天然」池上種出國際米糧

2019-02-23 10:14:28
源天然創辦人羅永昌為台東池上鄉的農家子弟,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對於農業與環境土地有相當的感情且有一定的瞭解,在與妻子范逸嫻相識之後,兩人為求更好的發展,於2007年前往上海從事生產並銷售有機米糧。
2176

無毒生態混養 雲林大男孩們的好「蝦」事業

2019-02-21 10:13:06
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好蝦冏男社」是由8位七年級生,憑著一股想回家鄉的信念而創辦。負責人李富正繼承阿公荒廢20年的魚塭養殖白蝦,堅持自產自銷並突破傳統慣行養殖方式,採無毒安心的生態混養養殖法,不只成功重建食物鏈、恢復生態平衡,更成為傳統養殖戶轉型成功的典範。創辦至今歷經7年,李富正期許能再次找回過去口湖鄉養殖業的興盛時期。
2355

「嫁妝一牛車」 菁寮無米樂重現農村傳統文化

2019-02-15 10:27:27
菁寮老街是早期最熱鬧的商店街,帶動後壁鄉發展的源頭,當時設立許多高經濟能力的店舖,如嫁妝街、菁寮戲院、酒家、家具店、布行、自轉車店、漢藥店等。而在幾年前政府補助計畫案中,社區再次展現台南傳統嫁女兒的文化資產,「嫁妝一牛車」活動景物。
4608

不再魚取魚求 「洄遊吧」讓海洋永續

2019-02-06 09:00:00
「我們吃蔬果可以叫得出名字,那吃魚呢?」台灣四面環海,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我們觀海、玩海、吃海鮮,卻對包圍著我們的海祥生態缺乏關注。
1625

從環運到創生 「苑裡掀海風」掀起小鎮新希望

2019-02-05 11:00:00
「一個農村、一個小鎮、一個苑裡,它可以有什麼樣的文化跟歷史。」林秀芃和劉育育在一場環境抗爭後決定留在苑裡,進行田野調查、藺草復耕、創辦在地雜誌,並舉辦一年一度的海風季,致力於發揚苑裡特色及文化以改善農村現況,要讓更多人返回苑裡。
2245

國寶瀕臨絕種 亟需保育的不只台灣黑熊

2018-12-27 10:14:06
「我們不只要保育台灣黑熊,而是要藉由牠明星物種的魅力,保育更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郭彥仁表示,協會希望在保育黑熊之餘,也能讓國人更重視保育野生動物的議題,像是石虎、穿山甲、水獺等等野生動物,都是需要大眾付出關心的對象。
3096

愛心不是口號 他們用跨領域藝術讓公益落地

2018-11-29 12:00:00
「怎樣把合作對象的特質和特性找出來,是我們在做設計時最在意的,希望透過我們的轉化,讓大家對公益有不同的看法」。三明治工利用自身的藝術設計專長,與社福機構、公益單位合作,協助提升機構形象,將公益視覺化,而不單單只是販賣愛心,3個北藝大的學生用他們的創意搭起社會和社福團體、公益單位之間的橋樑用藝術訴說一個個故事。
663

拒絕塑膠公園!地方媽媽為孩子打造成長新樂園

2018-11-16 12:01:11
「現代的孩子只摸塑膠遊具,反而不敢摸沙、水這些自然的東西。」塑膠遊具充斥全台,每座公園幾乎都能見到搖搖馬、低矮溜滑梯的身影,對於五歲以上的兒童,這種低刺激性的遊具早已無法滿足他們。
1631

公平貿易、純手工製衣 繭裹子掀衣著革命

2018-10-22 12:00:00
「我們鼓勵消費者不用塑膠袋,紙袋也最好不要用。」Vinka表示,很多人還是習慣買東西一定要購物袋,除了購物袋外,最好是連包裝紙都不用,才能達到最佳減碳效果。而這些省去的包裝成本,則轉換成現金回饋,也成功改變了顧客們的消費模式。就算是去其他店消費,也會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過去人們比較重視從食品出發的有機生活,而我們創造出了新的族群。」Vinka說,一般的節能減碳、減塑其實都是相當容易的,真正要落實環境保護,得從整個產業的生產鏈源頭往下檢視。
59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