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公平貿易、純手工製衣 繭裹子掀衣著革命

2018/10/22 生命力新聞

【記者洪鼎翔、葉向媛/台北市報導】在普遍力求低生產成本的成衣市場中,業主常常忽視衣物原料與環境的關聯,以及生產勞動者的工作權益。在台北,有兩位年輕人成立「繭裹子」服飾,在倡導公平貿易之餘,堅持純手工製衣,重視衣物原料與產地的關係,並在生產過程落實減碳,為環保盡一份心。

一位美國建築師的啟發 環保種子開始萌芽

「繭裹子」品牌的創辦人--Liz、Vinka大學時都就讀建築系,畢業後在上海從事建築相關工作時,受到當時的美籍老闆相當深遠的影響。Vinka表示,老闆對於環保很有自己的想法,不僅白天辦公室很少開燈,也鼓勵員工們多爬樓梯、不搭電梯。此外,他對綠建築也有獨特的見解,例如:不該透過設備來解決耗能,而是要從根本做起。建材多用木材、磚瓦,少用鋼筋水泥,不蓋超過兩層樓的房子,以及屋內不裝空調等。

這些理念,在當時的Liz與Vinka心中種下了環保的種子。

2007年,Liz與Vinka參加於上海舉辦的Eco Design Fair,這是由一位加拿大籍環保建築設計師發起的活動,召集25個環保團體和組織,並展出環保創意產品。在展覽中接觸了環保設計與公平貿易後,兩人便決定回台創業實踐環保。不過他們的創業志向並不在建築,Vinka說:「台灣因為地小,對於房屋的需求度高,自然很難透過建築去做環保。」由於Liz在大學畢業後,曾到澳洲學習服裝設計兩年,對於成衣業已經有一些了解,2010年,專賣手工藝品與服飾的繭裹子在台中誕生了。

談到公平貿易與永續發展的關係,Vinka的眼神充滿堅定。攝影╱葉向媛
談到公平貿易與永續發展的關係,Vinka的眼神充滿堅定。攝影╱葉向媛

因緣際會接觸公平貿易 確立繭裹子的方向

「其實第一年相當辛苦。」Vinka說。當時不僅資金不足,當地消費者對於環保設計產品的接受度也不高。為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兩人看準台北的消費力,以及北部消費族群的環保意識,便於2011年將繭裹子的本部移到台北。

在創業初期,Liz和Vinka除了做衣服外,也會設計手工藝品,由於當時引入的線材源自公平貿易,也促使他們真正認識公平貿易,進而打算將環保的理念與此結合。然而,台灣的消費者對於公平貿易與環保手作還不太了解,所以市場接受度並不高。

「一般合作廠商也大都要求一定程度的訂單量才願意合作,但當時的市場需求量很難符合廠商的生產要求。」Vinka說。兩人遲遲找不到合適的生產廠商合作。經歷無數次的溝通後,2013年,繭裹子才正式發表第一套結合環保以及公平貿易設計的衣物。並於2014年,正式成為WFTO(世界公平貿易組織)的成員。

公平貿易的產品真的比較貴嗎?

「早期會接觸公平貿易,是從它們的材料開始。」Vinka說。公平貿易的材料多半是天然、回收材料,甚至是有認證的有機材料,例如黃麻、有機棉,或是動植物的纖維。繭裹子產品的原料大都來自東南亞國家,並依照產地屬性,做出對環境破壞最小的選擇。

例如孟加拉的黃麻、印度的棉花、寮國的絲,以及尼泊爾的羊毛、蕁麻。盡量選擇各產地的原生材料,以減少材料在運輸過程的耗能與排碳。而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也要了解產地原料的特性。Vinka說,在尼泊爾的山區,居民會用蕁麻編織成漁網,這就是一個相當堅韌的素材,所以用尼泊爾蕁麻製作出來的產品會相當耐用。

「讓每一項產品都有自己的故事。」Vinka說,真正了解原料產地的風土民情和文化,也是繭裹子產品設計的一個環節。此外,在產地手工製造與公平貿易的結合之下,不僅提供在地人就業機會、收入保障,與一般成衣工廠相比,也減少許多機器帶來的汙染。

「確實,公平貿易產品的訂價較高。」Vinka表示,主要是來自於人力和環境成本的差別。許多國際服飾品牌為求低價,以低工資在第三世界國家雇用大量人力。另外,許多對環境破壞較大的化學、人工纖維,也因為低價而受到大多服飾品牌的青睞。然而,這些在背後消耗的成本,是許多消費者看不見的。

秉持公平貿易精神製造的產品,對生產者和消費者而言,都是一種保障。攝影╱葉向媛
秉持公平貿易精神製造的產品,對生產者和消費者而言,都是一種保障。攝影╱葉向媛

由內而外 全面的環保精神

2017年,繭裹子開始監控各門市的能源使用狀況。Vinka說,像是每一次倒垃圾的重量、每個月的電費和用電量都會記錄下來。倘若各門市下一期的電費低於上一期,就能獲得「節能獎金」回饋到員工身上。

Emma是繭裹子團隊的行政管理,負責處理貨品物流,她說,繭裹子的貨品運送以海運為主,因為海運相較空運排炭量較低。除了尼泊爾這種內陸國家會以空運運送之外,大部分還是海運的方式最適合。

繭裹子團隊的助理李品儒表示,公平貿易的有機棉,不灑農藥,除了減少棉農的健康威脅之外,也能讓消費者穿得健康,也能維持減少對土壤的破壞;另外,公平貿易的動物皮,只會從自然死去的鹿、牛身上取得,相較於許多皮草養殖場,這樣的做法人道許多。

使用來自肯亞的廢棄拖鞋底製成的獅子、河馬造型藝術品,為廢棄物賦予新生命。攝影╱葉...
使用來自肯亞的廢棄拖鞋底製成的獅子、河馬造型藝術品,為廢棄物賦予新生命。攝影╱葉向媛

從消費行為改變世界

「我們鼓勵消費者不用塑膠袋,紙袋也最好不要用。」Vinka表示,很多人還是習慣買東西一定要購物袋,除了購物袋外,最好是連包裝紙都不用,才能達到最佳減碳效果。而這些省去的包裝成本,則轉換成現金回饋,也成功改變了顧客們的消費模式。就算是去其他店消費,也會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過去人們比較重視從食品出發的有機生活,而我們創造出了新的族群。」Vinka說,一般的節能減碳、減塑其實都是相當容易的,真正要落實環境保護,得從整個產業的生產鏈源頭往下檢視。

儘管自家產品的產製成本較高,利潤也較少,但這樣的作法,除了改變國外偏鄉婦女們的生活,也透過她們手工製作的產品,連帶影響國內消費者們的消費習慣,繭裹子團隊相信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日本的公平貿易已發展相當成熟。」Vinka說,目前繭裹子在台灣的九家門市都營運的不錯,市場已經差不多飽和,之後打算前往日本、中國拓展亞洲市場。此外,兩人未來更打算前進西方社會,在澳洲以及紐西蘭設點。

採訪側記

環境成本是我們在這次訪談過程中得到最大的領悟,大多數人在買東西時,都很在意價格是否物超所值,卻忘了背後的產製過程是否對環境帶來破壞。繭裹子的店內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每一件手工藝品、 衣物都很獨特,且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未來在購買衣物的時候我們也會想更留意產地的背景故事。

原文標題:創新包裹自然 繭裹子的衣著革命

延伸閱讀

素食皮革做包包 時尚也能落實動物友善

生態綠八年推廣 台北也能很公平

綠天使 穿出時尚與公益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國際現實艱鉅 看他們如何輸出台灣影響力

散步導覽新風潮 讓弱勢團體說自己的故事

早餐吃麥片創辦人:我曾以為產品會被臉書買走

把蚯蚓端上桌 廚餘和剩食也能長草開花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歪果」非壞掉的水果只是外觀不符合市場對水果的要求因此無法販售。 圖/果嶼goo...

不捨長歪的水果被丟棄!5大學生創業跟農民救「歪果」

2023/11/23
運用廢棄漁網做製成的太陽眼鏡。 圖/王唯甯攝影

稻穀變衣架、寶特瓶做包包-「裏外」把廢物變時尚

2023/11/21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身背3D攝影機記錄海岸地貌。 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

怕下一代看不見美景…他發起海岸行腳計畫 背22公斤攝影機徒步環台3圈

2023/10/28
林育君隨身攜帶的包包中,皆是他利用邊角料自行製作的各種用品。 圖/林約慈攝影

換季衣物怎麼處理?「袋代設計」做成獨一無二提包 環保又時尚

2023/10/23
台積電築夢計畫最終獲選的團隊之一:科學特供隊。 圖片提供/科學特供隊

妹妹一句話:「我受夠了眾人都說我笨」 高師大學生創「科學特供隊」 開啟特教生潛能

2023/10/05
開平餐飲學校的一次惜食實作課程,由林峻佟主廚示範結合惜食概念的料理。 照片提供/...

吐司邊做餅乾、魚鱗也入菜!主婦聯盟推惜食教案 打造「明日惜食主廚」

2023/09/26

最新文章

圖/陳軍杉 攝影

培養不被AI取代的軟實力!看中原大學如何點亮學生的「內在光芒」?

2023/12/05
中鋼王錫欽總經理(右)接受環境部薛富盛部長(左)頒發「資源循環績優企業」最高榮譽...

中鋼榮獲環境部「資源循環績優企業」最高榮譽金質獎

2023/12/05
一佳村的瓜仔脯料理在楊柏偉主廚輔導下成了可以媲美法式料理手法的「檸檬香茅、鯛魚、...

遍布全台12家!「田媽媽餐廳」用在地食材 挑戰美味低碳飲食

2023/12/04
圖/iStock

台灣1成學生過動症 研究揭「該體諒孩子還是該管教?」教養難題

2023/12/04
美國官員透露,總統拜登將缺席30日在杜拜登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圖/歐新社

COP28拜登不去!彭博分析:峰會恐難有重大進展

2023/12/03
紐西蘭甫上任的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證實,新任保守派政...

大逆轉!紐西蘭新總理上任立刻廢除「無菸世代」政策

2023/12/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