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到底有沒有市場?-親子共學缺的不是商機
有次我問一位媽媽,家裡的可支配所得中,你願意花在自己身上多少比例?
她回覆,大部分的費用,都花在教育費,其他的就是花在小孩身上。「全家消費會因為孩子而改變嗎?」我又追問。
「我們的選擇因為孩子完全改變了,思考的決定,開始以孩子為主、有孩子可以進去的餐廳、有繪本有咖啡的空間、有永遠都會有一群小孩能陪玩的公園。」眼前的她說。
過去去文青咖啡廳現在也轉換成親子咖啡廳、從美術館本館轉換成兒童藝術中心,也從一個人旅行到全家人旅行。飯店從有沒有酒吧延伸到有沒有親子賽車跑道能夠放風放電。
這幾年,不管每個家庭所得高低賺得多、賺得少,我問了好多家長,得到的都是差不多的答案。
這群年輕的爸媽們轉換了消費型態、生活重心,也意味商機正在轉移。早已是紅海的親子市場,從食衣住行不難看見,各式體驗課,主題從料理到職業扮演、價格從高到低,場場秒殺,各品牌也紛紛進場為了擴大消費族群的面向。
隨著各方殺入這片親子紅海市場,少子化趨勢下,消費更呈現M型化的狀態,加上家長也開始意識教育陪伴的重要性,親子市場開始有了些微妙的變化。過去,單次的課程體驗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維持刺激感,內容淺薄的設計,也漸漸無法滿足孩子的新知學習。
這個時候或許更值得思考,親子市場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過去,我一直討論的「親子友善城市」,其實就是變相談「親子市場」的親子服務與親子設計流程。對於親子,不再只是單堂課程,上過即忘,而是從城市整體的角度切入,從餐廳、賣場、遊樂園、博物館展覽、飯店服務、旅遊主題,都能思考親子化,並加上一點「教育」元素,除了讓家長能放電遛小孩的娛樂以外,同時又能加值學習,對家長來說就是超值!且當假期來時,一趟親子旅遊就成了一趟親子共學。
而這片「親子紅海市場」也開始慢慢轉藍,商家開始思考怎麼維持消費者的熱度,不讓父母、孩子只上門一次。現場服務的夥伴怎麼化身成能與孩子對話的「非典型老師」?從人員培訓到產品企劃、從現場動線到體驗服務規劃,其實是一個縝密的親子體驗設計。
這兩三年,我與團隊協力公共空間與企業品牌的親子轉型,馬祖新村的文創園區把閒置空間拿出來成為幼兒的美學空間「馬幼藝所」。位於桃園大溪的李騰芳古宅,一個地方國定古蹟把空間打造成「大溪遊戲小學堂」結合親子展覽、親子體驗課程、與改造舊護龍成為親子可使用的空間,同時加上志工與人員的培訓,讓古蹟直接結合深度的教育性轉型成親子教室。
很多人常問我,怎麼看待親子市場?「親子市場,缺的不是商機是好內容。」親子市場的經營,不能只是停留於過去模式,更需要優化與升級。擴大親子服務的想像,不停留娛樂,而將整合進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的面向,新的親子服務就會產生,從需求、人才到創造市場,真正受惠的不光是親子市場的新商機,也擴大了孩子獲得教育、學習的場域,最後所有的改變,是下世代的孩子多一個學習的地方,不是很好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