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台灣說什麼語言?談雙語政策價值選擇

台灣要不要成為一個「雙文多語」國家?是價值的選擇。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要不要成為一個「雙文多語」國家?是價值的選擇。圖/報系資料照
優質教育

要不要讓英文成為台灣的「第2官方語言」?成為這幾個月的熱議話題。而這樣的爭議並不新,香港中文大學、許多企業也都做了這樣的選擇,後來的結果或許可以作為這次爭議的借鏡。

台灣是否成為個「雙語國家」?英文是否會成為台灣的另一個「官方語言」?這些議題不該成為一個政治攻防、民族認同或只是教育政策的議題,而是台灣未來在國際社會所必須面對的重要選項。

行政院長賴清德早在台南市長任內就規定國小每周一堂課全英語教學,以落實英語教育。圖/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長賴清德早在台南市長任內就規定國小每周一堂課全英語教學,以落實英語教育。圖/報系資料照

我們都是多語國家--哪個國家沒有多語呢?

新加坡承認4種官方語言:英語、馬來語、華語、坦米爾語。而英語卻是在官方及公開場合最常用的語言。其實新加坡國內存在超過20種語言,但是政府大力推動「雙語政策」,也就是教育體制內以英語為主,而在自己族群內使用「母語」,這就是多語國家的雙語溝通。

這種多語現象,不僅存在亞洲,也存在歐洲不少國家,如德國、荷蘭、瑞士,除了自己的母語外,鼓勵國民使用多重語言。即使英國,其語言政策期望所有小學生從小學習3種語言:英語(母語)、一種歐洲語言及少數族群的語言。這種強化國民多元文化尊重與多語思維的概念,就是一種國際視野的展現。

台灣也應該是個「多語國家」,從台語(閩南語)、客語到原住民的28個南島語言,如果再加上新住民母語,台灣使用的語言也超過30種。即使有些語言比較少人使用,但一般台灣人在公開場合使用的語言形式也超過3種(國語、台語及客語)。這種同文卻不同形式的溝通方式,確實獨特。

現今執政當局拋出加入英語成為另一種選項,贊成者從全球化及國際競爭力角度來擁護此一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反對者則從後殖民的論述來切入,反對台灣成為一個缺乏主體意識,退化成上個世紀的殖民遺毒。

香港中文大學雙語化的借鏡:哭中大事件

兩邊的論述各有其積極性與正面意義。誰對誰錯,可以繼續辯論20年,但肯定沒有答案。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的「哭中大事件」,或許可以提供本次論辯的一些思考空間。

2004年中大的校長劉遵義提出中大國際化策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英文為中大的核心課程授課語言」,力推中大的「雙語政策」。當時,不少中大教授以及大部分學生群起反對並連署,認為中大是維持中文語言、文化及去殖民化的重要指標大學,怎麼可以回頭落入英國殖民思維?然而,校長及大部分行政主管卻執意選擇雙語策略(其實是英文化),作為其國際化重要一環。

14年後,現今中大大學部,除了少數學系,其核心課程都以英語授課,碩士班及博士班更是以英文為主要授課語言。儘管大學排名爭議不少,但這2年來,香港中大的國際知名度及國際影響力,在部分學科上(如法律、醫學)還超過港大,吸引不少國際學者及學生,其校園環境及學術活力與創新,均具國際水準。

香港中文大學是否喪失了其主體性?是否落入殖民心態?現在似乎也沒有中大師生討論了。

語言政策是一種「價值選擇」:台灣選擇什麼?

以色列學者Bernard Spolsky在談及語言管理與語言政策論述時認為:21世紀的語言政策是種「價值選擇」,需要我們在社會與團體整脈絡去做選擇。

台灣未來要將「英文」當成「中文」之外的第2個選擇,就是這種價值選擇,是否值得我們去做?這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也就是傾全國之力去推動另一個外來語言,另一個國際社群所通用的語言,這樣值得嗎?

其實,台灣已經做出選擇,看看我們的教育、官方及企業體制,除了中文外,我們選擇的另一個語言是「英文」,從國民教育的12年課綱到政府網站、國際人才培育、產業及企業需求等等,都可以看到我們已經將英文視為「第二語言」。反之,我們的母語,在整體教育及社會脈絡中,除了一些政治操作外,看不到太多痕跡。

到底有無必要將英文設定為所謂的「第二官方語言」?我們也沒有第一官方語言?哪來的第二官方語言?憲法規定要成為國民應具備基本語言能力,內政部規範所謂基本語言能力含口試及筆試:口試涵蓋華語、閩南語、客語或原住民語言;筆試一律以華語為之。

儘管我們沒有明文規定華語(或中文)為官方語言,但是這種「一文多語」的概念,已經告訴我們華文(或中文)乃是台灣的官方語言!有必要訂定「第二官方語言」嗎?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價值選擇」!

企業內訂定官方語言,並不會提昇員工語言能力,反而威脅自我認同

香港中大在10幾年前,在國際化作為上,選擇英文為第2校園官方語言(之後變成主要語言);新加坡政府,以族群融合的理念選擇英文,作為其主要的官方語言。台灣選擇英文為「第2官方語言」,其選擇的社會脈絡及哲學思維為何?值得嗎?這才是我們需要論辯的重點!

任何人都不會否認「英文」在國際競爭中,不管是國際產業環境或是人才培育上,佔很重要的地位。英文力是國際競爭力的一環,當然英語力絕對不是國際競爭力的全部;有英文能力,也不表示具備國際視野或國際觀。但是不可否認地,如果沒有英語力,大概也很難有深化的國際競爭力,看看跨國企業運作及國際人才需求,就知道英文溝通及談判的重要性。

難道我們將英文視為重要的教育科目不夠嗎?將英文當成第二官方語言,英文能力就會提昇嗎?澳洲學者Sarbari Bordia及Prashant Borida在研究多語企業使用單一功能性外語的文章中指出:企業內訂定官方語言,並不會提昇員工語言能力,反而威脅員工的自我認同。然而,訂定官方語言卻會產生員工的語言自我主體,也會改變該公司的語言地景(linguistic landscape)。

當外語政策只是計畫形式的推動,成為個別政治人物的話語權

簡單地說,訂定官方語言,並不會因此提昇員工或人民的語言能力,但是卻會讓員工及人民重新檢視自己的語言定位,並改變該國家或組織的語言氛圍(如教育體制、網站、路標、國際品牌建立等等)。舉例說明,如果台灣以英文為第二官方語言,政府運作或是企業擴展,就會有雙語思維,也就更容易建立國際品牌,而不是以國內運作為單一考量。

這種語言地景的建立,有助於政府、國民及企業的國際思維。台灣不少大型企業現今都以雙語運作,除了部分國內業務及低階人員外,中高階人員溝通及國際營運都以英文進行,就是一種語言地景的建立。

當然一個國家操作,其複雜度及層面遠遠超過企業,也有後座力的負面影響。看看新加坡,以英文為主要官方語言,影響國民的語言與文化自我認同,我們很難看出新加坡的文化深度及歷史軌跡。這就是為何新加坡這幾年來一直大力推動母語,企圖彌補獨尊「英文」所付出的犧牲與代價──喪失文化脈絡與族群認同。

回到台灣,我們開始推動雙語政策,也必須付出一些代價:多元文化的窄化、語言自我的斷裂等等。可是,我們不是早就在推「雙文多語」(中文、英文)政策,只是沒有檯面化、沒有法制化。法制化必須取得一些共識,法制化必須進入體制。但是,反觀現今政府只是以計畫形式及某些教育單位來推動雙語政策,可能流於個別政治人物的政見及話語權,非常不妥。

英文力是國際競爭力的一環,當然英語力絕對不是國際競爭力的全部。圖/報系資料照
英文力是國際競爭力的一環,當然英語力絕對不是國際競爭力的全部。圖/報系資料照

在指定官方語言前更應該努力的事

台灣雙語化,到底有助於國際化形成?還是流於被殖民的地位?其辯論絕對沒有答案,也不能取得共識。但最後就是一種「價值選擇」。沒有一種政策是完美的,也沒有一種政策不能修正。

我個人認為:多文多語是台灣國際化的一環,其方向與價值,值得肯定。但是長期耕耘與溝通是必要的,建立體制及長期發展策略也是可行的。可以階段性的實施是否更加妥當?如先將英文定位為國民的第2語言,不急著提出官方語言的說詞,或許比較能夠取得社會共識。

改變教育體制(從修改12年課綱做起)、建立語言地景、創造國際鏈結、營造台灣的國際自我定位(identity),這樣等到「全體國民都能說一點英文、不少人可以講很好的英文」,如此願景達成,要不要訂立英文為第2官方語言,已經不重要了。將雙語政策當成前瞻計畫來操作,從願景建立到路徑規劃,才是可長可久可行的方式,別將這些當成政治籌謀,也別將「英文成為官方語言」當成政治攻擊對象。

冷靜思考:台灣要不要成為一個「雙文多語」國家?20年後,台灣老百姓都可以流利說中文、英文,也能夠以母語跟自己的族群溝通。這樣好嗎?這是一種選擇!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2.jpg

陳超明

實踐大學應外系、創意產業博士班講座教授、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執行長。
致力於全球化人才培育,近年來也努力協助偏鄉/弱勢學童英語教育,並關注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及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議題。

作者文章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才?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才?

20年後台灣說什麼語言?談雙語政策價值選擇

20年後台灣說什麼語言?談雙語政策價值選擇

社會新鮮人愛當助理?學者憂台灣年輕人太晚熟

社會新鮮人愛當助理?學者憂台灣年輕人太晚熟

大學社會責任 為何人文及基礎科學缺席?

大學社會責任 為何人文及基礎科學缺席?

最新文章

孩子被霸凌別以暴制暴、家長互告 6招有效處理衝突

孩子被霸凌別以暴制暴、家長互告 6招有效處理衝突

孩子被霸凌陷入自責、憂鬱怎麼辦?大人做好3件事有助改善情緒

孩子被霸凌陷入自責、憂鬱怎麼辦?大人做好3件事有助改善情緒

有意思的周末狂歡派對! 第一屆《永續好日子》體驗永續101種玩法 喚醒你的永續魂

有意思的周末狂歡派對! 第一屆《永續好日子》體驗永續101種玩法 喚醒你的永續魂

2024《永續好日子》算你一份子!當永續走入當代日常 從小習慣開始改變

2024《永續好日子》算你一份子!當永續走入當代日常 從小習慣開始改變

農廢葡萄藤變車殼 大葉大學環保發明獲獎

農廢葡萄藤變車殼 大葉大學環保發明獲獎

搶救三腳狗!雲林12名國中生展開搶救 減少獸鋏護動物

搶救三腳狗!雲林12名國中生展開搶救 減少獸鋏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