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天到處都是又小又圓的紅果實?背後藏著自然界小心機
冬天紅色的果實格外引人注目。儘管所屬的科不同,花和葉的形狀也不同,但每一種果實都是小粒而有光澤,成熟時變得又紅又柔軟。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明明是不同類,為何卻有著相同的設計?
為鳥類量身打造的「果實學」!用果實交換移動服務
紅果金粟蘭、硃砂根、南天竹等,為什麼冬天有那麼多紅色果實呢?
停止號誌和郵筒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紅色相當顯眼。植物的紅色果實也是,對於和人類一樣對紅色敏感的鳥類來說是效果超群的廣告。
在果實的內部,偷偷隱藏著被柔軟果肉包覆的種子。鳥會吞下整個果實,但堅硬的種子不會被消化,而是通過消化道隨排泄物被排出。植物扎根後就不能移動,但種子可以像這樣被鳥運送到新的地方。而且還附帶肥料。
紅色的果實是鎖定鳥類為目標。鳥喜歡的顏色,適合鳥嘴的小尺寸。圓而表面光滑,鳥類容易吞食。鳥類的嗅覺遲鈍,所以果實缺乏香味也是其共同特徵。
它們在秋天到冬天成熟,也是因為這是鳥類的主食且昆蟲較少的時期,正是誘惑鳥類的絕佳時機。紅色的果實之所以長時間留在枝頭上供人欣賞,也是有原因的。一旦離開樹枝被落葉埋沒的話,鳥類就找不到了。它們在樹上耐心等待,直到鳥兒來吃下它們。
作為正月的吉祥物,日本有將結紅色果實的一兩、十兩、百兩、千兩、萬兩,還有據說可帶來好運的南天裝飾在壁龕裡的習俗。
小小果實一兩、十兩、百兩、甚至還有億兩!
虎刺(一兩)
紫金牛(十兩)
百兩金(百兩)
茵芋(億兩)
美麗的紅色誘惑:用視覺吸引,卻用味覺勸退
我試吃了鳥吃的果實,又苦又澀,而且意外的是,難吃的果實很多。咦?如果更好吃的話,鳥類就會更喜歡而被運送得更多,不是嗎?
讓我們想一下。如果果實很美味,鳥類就會停在那裡一直吃,那麼正下方就會形成糞便山,那可不太妙!種子根本沒辦法被運送。植物希望將種子傳播得更遠、更廣。果實不好吃的話,即使鳥兒被誘惑來吃,但只咬了幾口就會飛走。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鳥兒一次又一次地來吃,種子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就會被廣泛地運送。
植物一邊說著「吃吧」並用漂亮的紅色引誘鳥類,一邊故意讓果實的味道變差,限制鳥類一次吃的量「只有一點點」,藉此散布種子。這種廣泛存在於紅色果實植物的作戰策略,我稱之為「淺嘗則止法則」。其中也有含有少量毒性的果實。
點綴冬天的紅色果實,在其背後,隱藏著植物的精明策略。
雖然南天竹也有白色果實的品種,但是鳥只會啄食紅色的果實,留下白色的果實。紅色對鳥類更有吸引力。
紅色果實圖鑑:落葉樹vs.常綠樹
落霜紅
山桐子
合花楸
南天竹
具柄冬青
全緣冬青
- 本文摘自:《路邊的趣味植物學:從日常散步觀察植物的生存劇場》
- 出版社:麥浩斯出版
- 出版日期: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