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大爆發!宜蘭雙連埤濕地發現多達58種蜻蜓 比過去調查多一倍

陸地生物

宜蘭分署與蜻蜓學會志工於雙連埤周邊溼地,走訪觀察蜻蜓生態。 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宜蘭分署與蜻蜓學會志工於雙連埤周邊溼地,走訪觀察蜻蜓生態。 圖/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宜蘭蜻蜓或豆娘棲地遭破壞,紛紛往雙連埤濕地避難,林業署宜蘭分署針對雙連埤進行蜻蜓及豆娘生態調查,發現多達58種,是近年來發現最多的一次;其中不乏稀有物種,包括國家瀕危物種的藍彩琵蟌,全台只分布在宜蘭雙連埤及屏東東源,還有賽琳蜻蜓、漆黑蜻蜓,以及易受害物種的三角蜻蜓,相當珍貴。

閱讀更多:蜻蜓不點水?!城市水環境檢測器 蜻蜓學會帶團認蜻蜓

內政部曾於2018年及台大曾於2021年針對雙連埤的蜻蜓種類進行調查,大約發現23或24種蜻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的調查從去年到今年5月底,已經發現至少58種蜻蜓或豆娘(蜻蜓目昆蟲),也是近年來發現蜻蜓種類最多的一次,調查期末報告即將整理出爐。

政府及民間團體持續在雙連埤周邊營造濕地環境,包括埤塘、復育池及友善水田等,提供良好棲息環境,也成為生物的庇護所;以蜻蜓或豆娘而言,平地遭人為開發及使用農藥破壞,使得蜻蜓族群紛紛到雙連埤避難。

台灣蜻蜓學會表示,目前研究結果顯示雙連埤地區的蜻蜓組成有其特殊之處,特別是難得一見的珍稀藍彩琵蟌、賽琳蜻蜓、漆黑蜻蜓等,在雙連埤還算容易發現,顯示雙連埤對物種保育的重要性。

蜻蜓學會進一步說明,其實雙連埤主湖域尚無法恢復昔日風采,而是周邊現存與經營中的小型濕地保存較多蜻蜓資源,成為關鍵的生態庇護所。

根據這項調查發現,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12日舉辦「雙連埤及鄰近濕地賞蜓與增能活動」,宜蘭分署表示,蜻蜓是農田濕地的生態指標,這是第一次針對雙連埤地區進行完整的蜻蜓與棲地特性盤點,希望作為推動雙連埤周邊濕地復育工作的參考。

國家瀕危物種的「賽琳蜻蜓」,在宜蘭雙連埤可以見到。 圖/社團法人台灣蜻蜓學會胡芳碩提供
國家瀕危物種的「賽琳蜻蜓」,在宜蘭雙連埤可以見到。 圖/社團法人台灣蜻蜓學會胡芳碩提供

由於平地棲地遭破壞,「漆黑蜻蜓」出現在雙連埤。 圖/社團法人台灣蜻蜓學會胡芳碩提供
由於平地棲地遭破壞,「漆黑蜻蜓」出現在雙連埤。 圖/社團法人台灣蜻蜓學會胡芳碩提供

「藍彩琵蟌」屬於豆娘的一種,全台只分布在宜蘭雙連埤及屏東東源。 圖/台灣蜻蜓學會李宜龍提供
「藍彩琵蟌」屬於豆娘的一種,全台只分布在宜蘭雙連埤及屏東東源。 圖/台灣蜻蜓學會李宜龍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

核三2號機5/17如期停機...核管法修正後 核電廠延役仍關卡重重

核三2號機5/17如期停機...核管法修正後 核電廠延役仍關卡重重

每年平均少睡44小時!氣候變遷正在偷走睡眠 科學家:少開冷氣睡覺

每年平均少睡44小時!氣候變遷正在偷走睡眠 科學家:少開冷氣睡覺

社會企業新典範,全家攜手賽珍珠打造「南海模式」

社會企業新典範,全家攜手賽珍珠打造「南海模式」

最新文章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

蜻蜓大爆發!宜蘭雙連埤濕地發現多達58種蜻蜓 比過去調查多一倍

蜻蜓大爆發!宜蘭雙連埤濕地發現多達58種蜻蜓 比過去調查多一倍

公園放養150尾外來種魚?花蓮玉里鎮公所生態規劃遭質疑

公園放養150尾外來種魚?花蓮玉里鎮公所生態規劃遭質疑

海獅會害怕...加州「毒藻華」爆發 讓海獅行為失控咬人、生育力下降

海獅會害怕...加州「毒藻華」爆發 讓海獅行為失控咬人、生育力下降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6萬個停車位變公園綠地!巴黎移除柏油、廣植樹木 把空間還給自然

6萬個停車位變公園綠地!巴黎移除柏油、廣植樹木 把空間還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