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態危機...全球35%濕地消失、1/4淡水生物瀕臨滅絕

水下生物

9日刊出的1份新研究顯示,生活在河川、含水土層、湖泊和溼地等淡水的動物當中,1/4正面臨高的滅絕風險,含魚類、昆蟲和甲殼動物。 示意圖/ingimage
9日刊出的1份新研究顯示,生活在河川、含水土層、湖泊和溼地等淡水的動物當中,1/4正面臨高的滅絕風險,含魚類、昆蟲和甲殼動物。 示意圖/ingimage

9日刊出的1份新研究顯示,生活在河川、含水土層、湖泊和溼地等淡水動物當中,1/4正面臨高的滅絕風險,含魚類、昆蟲和甲殼動物,歸咎於汙染、築壩和農業等因素構成的威脅。

法新社報導,淡水覆蓋面積占地球表面的不到1%,但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占目前已知物種的10%多,包括半數的魚類和1/3的脊椎動物。

根據供同儕審查的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刊登的這份研究,如此生物多樣性支持了數以十億計人的生活,並提供1個抵擋氣候變遷的堡壘,如今這份多樣性卻正承受「大量壓力」。

這份新的評估報告調查了2萬3000多個淡水物種,結果發現面臨滅絕威脅的物種合計占總體的24%,而在每個物種群當中的占比則各異。

例如在蝦、蟹和螯蝦等十足目動物當中,約30%的物種有滅絕危險;在魚類當中有26%,在蛙和爬行動物等四足類動物當中有23%,在蜻蜓等蜻蛉目昆蟲當中則有16%。

自1500年以來,據通報約有89個淡水物種已滅絕,另有178個物種則疑似也已滅絕。但新研究的作者指出,這些數字很可能皆低估,因為人類對於某些物種的所知微乎其微。

他們寫道:「為了防止再有物種數量減少和消失,有迫切必要性迅速採取行動來解決相關威脅。」

淡水物種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汙染、築壩、抽水、土地用途改變與農耕、外來物種入侵與疾病,以及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

研究人員表示,淡水是至關重要的棲地和氣候調節器,儘管如此,人們對於這類水源的減少卻「普遍沒看到就不去想」。

根據這份研究,從1970年到2015年,包括草澤、沼澤和池塘等全球溼地約有35%消失,速度是森林消失的3倍。

此外,全球長度超過1000公里的河川當中,約1/3的河川有流水部分不再涵蓋全長。

研究的作者直言,在全球環境治理當中,淡水領域受到重視的程度,直到最近仍不如陸地和海洋領域。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衛生紙會阻塞馬桶是迷思?彭啟明重申:相信科學 衛生紙請安心丟馬桶!

衛生紙會阻塞馬桶是迷思?彭啟明重申:相信科學 衛生紙請安心丟馬桶!

台灣第一牛誕生!李登輝遺願「台灣和牛」將成真 未來有機會能量產

台灣第一牛誕生!李登輝遺願「台灣和牛」將成真 未來有機會能量產

青年局打造創業陪跑計畫,「永續好日子」市集中看見青年行動力

青年局打造創業陪跑計畫,「永續好日子」市集中看見青年行動力

最新文章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