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

櫻花鉤吻鮭30年復育有成 自200餘尾增至1.8萬尾

櫻花鉤吻鮭30年復育有成 自200餘尾增至1.8萬尾

「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經30年復育,族群數量自200餘尾回升到1萬8630尾,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以無水運輸受精卵,櫻花鉤吻鮭棲地可望朝高海拔溪流擴大。有「台灣國寶魚」之稱的櫻花鉤吻鮭是...

永續地球
「V金泰亨」也合作! Spotify讓「自然」領版稅 大咖音樂人共同為保育籌資金

「V金泰亨」也合作! Spotify讓「自然」領版稅 大咖音樂人共同為保育籌資金

雨滴滴答答落下,心情愉快的金凱利(Gene Kelly)在雨中漫步,輕快唱著《Singing in the Rain》。繁華都市的雨聲、吹過麥田的風聲、林間的鳥鳴,自然是音樂的靈感,也是最佳配樂,我...

ESG創新
瀕危臭臭花「雷公屁」復育有成 村民護生態力擋新建雞舍

瀕危臭臭花「雷公屁」復育有成 村民護生態力擋新建雞舍

台灣原生種疣柄魔芋早年各地可見,也是全台最大的花朵,卻因臭的特性被鏟除成為珍稀瀕危植物,屏東縣新埤鄉建功村啟動瀕危植物復育計畫5年有成,4、5月花季吸引聞臭名而來的遊客,在成為生態旅遊亮點的同時,最...

永續地球
花蓮強震流失3821公噸碳匯 劉世芳:建立國家公園增匯減碳策略

花蓮強震流失3821公噸碳匯 劉世芳:建立國家公園增匯減碳策略

內政部長劉世芳30日部務會報,在國家公園署「推動新一代的國家公園系統」報告後也示國家公園署應透過科學研究,進行不同類型濕地自然碳匯基礎調查,建立基線資料,以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做為增匯基礎;並以...

ESG新知
今年救130隻烏龜 動保處破除迷思:別急著放進水池

今年救130隻烏龜 動保處破除迷思:別急著放進水池

5月23日為世界烏龜日,台北市動保處統計今年救援了高達130隻烏龜,當中不乏台灣原生種、珍稀野生動物食蛇龜,動保處特別提醒民眾,烏龜救援不能急著放到水源,其實有些烏龜不擅長游泳。另一方面,翡翠水庫周...

永續地球
苗栗「最美落日」旁生長!方舟計畫搶救極危漏盧 獲初步成果

苗栗「最美落日」旁生長!方舟計畫搶救極危漏盧 獲初步成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林業試驗所團隊,2年前啟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搶救台61線苗栗縣通霄鎮新埔聯絡道「日落大道」一批極危植物漏盧,設法復育,目前有初步成效,將來希望重返原棲地開枝散葉。台...

永續地球
首份全球碳移除報告:自然界幫忙儲存20億噸二氧化碳 氣候目標差距仍大

首份全球碳移除報告:自然界幫忙儲存20億噸二氧化碳 氣候目標差距仍大

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1.5°C內能否達成,不只減碳要給力,還得加緊腳步部署二氧化碳移除。以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為首的科學家,20日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

ESG新知
台灣有200多種雜草可食!大橋頭老宅「雜草町」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台灣有200多種雜草可食!大橋頭老宅「雜草町」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雜草或許在我們的視野中顯得不起眼,時常被忽視。然而,這些雜草卻擁有強韌的生命力和多樣的潛力,雜草在生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土地中的先驅植物,為土地開路並維持生態平衡、增加有機質,對環境是不可或缺...

共好社會
從200尾到1萬5千尾!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復育創紀錄

從200尾到1萬5千尾!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復育創紀錄

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在台中市和平區七家灣溪有穩定族群,經專業團隊復育,數量從1995年的200餘尾回升到2022年的1萬5000尾,創歷史新高。台中市長盧秀燕今視察說,對國寶魚保育工作深受感動。雪霸國家...

永續地球
國家公園署正式掛牌 台灣黑熊、山椒魚等指標型生物復育計畫入列

國家公園署正式掛牌 台灣黑熊、山椒魚等指標型生物復育計畫入列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9月20日正式揭牌運作,內政部長林右昌指示國家公園署成立國家指標型生物如台灣黑熊、山椒魚等保育及復育計畫,並要跨機關推動保育行動計畫。內政部完成改制,國土管理署、國家公園署9月20日...

永續地球
種樹太慢!?台灣沿海「藍碳」達 35 萬噸 減碳效果是森林 2.5 倍

種樹太慢!?台灣沿海「藍碳」達 35 萬噸 減碳效果是森林 2.5 倍

根據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團隊研究,台灣現有海洋碳匯(藍碳)約35萬噸,而方法學最快今年底前就會送環境部審查;以紅樹林為例,減碳效果將會是同面積森林(綠碳)的2.5倍。為達2050淨零目標,國發會提出1...

ESG創新
山海不息 日本能登半島傳統與現代相融 再振千年文化

山海不息 日本能登半島傳統與現代相融 再振千年文化

能登半島自日本本島往北,向日本海延伸,島上遍布海拔300公尺的丘陵地,平原有限,形塑出大海、水梯田與森林的鑲嵌地景,成為里山、里海的縮影。能登居民與森林、海洋緊密相連,農業系統與文化可追溯至千年前,...

共好社會
海洋暖化!藻類大爆發引發「藻華」 人和動物都致病

海洋暖化!藻類大爆發引發「藻華」 人和動物都致病

隨著全球暖化持續,海水溫度料將不斷升高,不只會衝擊人類活動,恐也會危害海洋生態。科學家指出,海溫上升可能威脅魚類生存、迫使其遷徙,以及引發珍貴的珊瑚白化死亡,另也可能加速海中微生物繁殖,引發有害的「...

永續地球
甲烷排放不只牛羊-研究指河流棲地破壞與都市廢水也是關鍵

甲烷排放不只牛羊-研究指河流棲地破壞與都市廢水也是關鍵

隨著氣候變遷,全球力拼減少溫室氣體。甲烷的溫室效應強,成為減排重要課題,連牛羊打嗝、排泄產出的甲烷都要管制。不過,最新跨國研究指出,河溪周圍的人為建設、都市的廢水處理不完全,都可能增加甲烷排放。都市...

ESG創新
2023「綠色諾貝爾獎」:獻給六大洲為環境奮鬥的第一線工作者

2023「綠色諾貝爾獎」:獻給六大洲為環境奮鬥的第一線工作者

有「綠色諾貝爾獎」之稱的高曼環境獎(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於4月24日頒獎。這個由美國慈善家羅達高曼(Rhoda Goldman)及理查高曼(Richard Gol...

ESG新知
研究:復育微生物群落 有助於提升植物生長率64%

研究:復育微生物群落 有助於提升植物生長率64%

解決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巨大危機,或許可以從非常微小的地方著手。一份發表於《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的研究顯示,若能復育細菌、真菌、藻類與古生菌微生物群落,平均能提升植物...

永續地球
亞馬遜黑土營養豐富 成全球森林復育新契機

亞馬遜黑土營養豐富 成全球森林復育新契機

亞馬遜黑土(Amazonian dark earth, ADE)肥沃、含有穩定的有機質,孕育亞馬遜的豐富生態。不過,數個世紀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貧脊。讓土壤改變的,是長居於此的美洲印第安人。西元前45...

永續地球
超級苔蘚助減緩雨水逕流 降低下游淹水災情

超級苔蘚助減緩雨水逕流 降低下游淹水災情

腳底下這一株株不起眼的綠色苔蘚,或許是減少淹水災情的「超級英雄」。歷經六年研究,英國保育組織「未來荒野夥伴關係」(Moors for the Future Partnership)發現,在高地種植泥...

永續地球
野菜達人保種復育 找回阿美族傳統原味

野菜達人保種復育 找回阿美族傳統原味

花蓮縣洄瀾灣文化協會理事長吳雪月,投入研究山林野菜及先民飲食物種多年,身為在地阿美族人的她被封為「野菜達人」,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因此找上她,進行為期3年的保種及復育工作,今年中計畫即將告一段落,特別舉...

永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