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爆發史上最嚴重「毒藻海嘯」!這些貝類千萬別吃

水下生物

加州公共衛生廳呼籲民眾避免食用自行在沿海採集的貝類海產。 圖/Pixabay
加州公共衛生廳呼籲民眾避免食用自行在沿海採集的貝類海產。 圖/Pixabay

加州公共衛生廳(CDPH)近日發出警示,呼籲民眾避免食用自行在沿海採集的貝類海產,因南加州沿岸正爆發規模空前的有毒藻華,已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衝擊,並可能危及人類健康。

加州公共衛生廳布的地圖顯示警告覆蓋的範圍。 圖/CDPH官網
加州公共衛生廳布的地圖顯示警告覆蓋的範圍。 圖/CDPH官網

CDPH在一則公告中表示,自5月1日至10月31日,加州全境沿海地區禁止採集並食用野生淡菜(mussels)。另針對聖塔巴巴拉、洛杉磯、橙縣及聖地牙哥4縣,自行採集的蛤蜊、扇貝與牡蠣亦列入警示名單。當局強調,市面上由經過認證的供應商販售之貝類產品不受影響,均已通過安全檢驗,民眾仍可安心選購。

閱讀更多:原來是海藻?澳洲海灘因熱浪產出黃綠泡沫:死魚遍布、超過百人呼吸困難

此次藻華為近年罕見,其規模與持續時間均前所未見,且未見緩解跡象。據悉,大量海獅、海豚、鯨魚與海鳥近月在南加州海岸出現病況或死亡。專家指出,罪魁禍首為一種會產生「酸性穀氨酸」(domoic acid)的藻類。該神經毒素會在鯷魚、沙丁魚等小型魚類體內濃縮,進而透過食物鏈影響海洋哺乳動物與鳥類。

該毒素會侵害動物的神經與心臟系統,導致其出現迷失方向、動作異常等症狀。近來多名民眾於海灘目擊海獅在淺水中載浮載沉、被海浪推擠的畫面,部分甚至見到死亡的海豚與鯨魚擱淺於文圖拉郡海岸。

截至目前,加州尚未傳出人類感染酸性穀氨酸中毒的病例,但CDPH警告,自行採集的貝類仍具高度風險,民眾切勿輕忽。

CDPH指出,貝類中毒的初期症狀包括嘴唇與舌頭刺麻,通常在食用受汙染貝類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進而可能出現失去平衡、肌肉協調困難、言語不清與吞嚥困難等神經症狀。輕微中毒者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與頭痛等症狀,而重症患者則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認識小水力發電:發電潛力是核電2倍!設置容易但推行卻多阻力?

認識小水力發電:發電潛力是核電2倍!設置容易但推行卻多阻力?

為什麼冬天到處都是又小又圓的紅果實?背後藏著自然界小心機

為什麼冬天到處都是又小又圓的紅果實?背後藏著自然界小心機

沒有垃圾車!日內瓦的環保密碼:全靠環境教育、精細分類實現8成高回收率

沒有垃圾車!日內瓦的環保密碼:全靠環境教育、精細分類實現8成高回收率

最新文章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為什麼冬天到處都是又小又圓的紅果實?背後藏著自然界小心機

為什麼冬天到處都是又小又圓的紅果實?背後藏著自然界小心機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鳥潮」奇景!旗山老街出現燕子大軍 3.4萬隻齊聚電線桿

「鳥潮」奇景!旗山老街出現燕子大軍 3.4萬隻齊聚電線桿

蛙鳴高達70分貝!外來種「亞洲錦蛙」入侵南投 繁殖力強、成生態新威脅

蛙鳴高達70分貝!外來種「亞洲錦蛙」入侵南投 繁殖力強、成生態新威脅

光害、鼠患、噪音!設置後才知道光電問題多...農民與居民都無奈

光害、鼠患、噪音!設置後才知道光電問題多...農民與居民都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