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千分之四倡議」?腳下的碳工廠—土壤黃碳到底有沒有潛力?
把碳種到土壤裡,到底可不可行?「自然碳匯」、「黃碳」又是什麼?從2024年10月起,《倡議家》展開以「為土地續命」為主題的深度系列追蹤報導,探究台灣的土地百態,別再讓它遭受忽視。
萬眾矚目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正式落幕,當各界關注「氣候資金」、「碳市場」的2大重要協議時,另一項「巴庫農民與氣候和諧發展倡議(Baku Harmoniya Climate Initiative for Farmers)」也宣告啟動,透過投入資金在土壤貧脊或弱勢農民的地區,解決「土壤退化」,並幫助農民應對氣候變遷。
農糧發展與土地健全,在近年COP逐漸成為焦點,早在2015年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上,就提出「千分之四倡議(“4per 1000” Initiative)」,強調逐年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當世界各國陸續響應「2050 淨零排放」目標,把碳種入土壤也成為新課題,「黃碳」概念也被廣為討論。
面對氣候變遷加劇,「千分之四倡議」是什麼概念?台灣政府及企業又為何開始關注「黃碳」?一起了解從土地開始的永續趨勢。
來一場「千分之四倡議」 累積黃碳又環境共好
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法國農業部長於COP21提出「千分之四倡議」,期望能透過科學方法,減少森林砍伐以及調整農業耕作方式等,促進土壤健康和農作物產量的提升。
「千分之四倡議」致力於提升土壤碳匯,核心概念是增加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透過每年增加0.4%的土壤有機碳含量,與人類活動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互抵消,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總量,也促進土壤健康和農作物產量的提升。
事實上,千分之四倡議聯盟成立近9年,目前在全球有825個合作夥伴,來自108個國家,「台灣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也是聯盟的創始會員之一,在2016年簽署加入該倡議聯盟。今年3月,「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通過審核,成為聯盟會員及論壇夥伴。
「碳匯」是什麼?地球最大自然碳匯「黃碳」為關鍵
近來成為熱門話題的「碳匯」(carbon sink),是一種能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系統,例如森林、海洋和土地等天然碳匯,透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土壤的有機碳循環,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自然界中,減緩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
而「碳匯」又根據儲存場所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而所謂的「黃碳」,就是指土壤中儲存的二氧化碳,涵蓋農田、草原以及黑土等土壤類型。
「黃碳」被譽為地球陸域生態系統中最大的自然碳匯之一,土壤碳匯不僅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還能長期穩定地將碳儲存於地下,對於緩解氣候變遷具有重大意義。此外,土壤中的有機碳循環有助於提升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進一步支持農業生產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從友善農法的推行到退化土地的修復,黃碳的增長不僅有助於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還能改善農業韌性,對生態、經濟與社會層面帶來多重效益。
台灣力拚2040年「農業淨零」政府民間推動土壤增匯
隨著氣候議題的升溫,提升土壤健康以增加「黃碳」儲存的策略,已成為各國氣候行動的重要部分,實務上,農民可以透過減少肥料施用、改善水灌溉、減少耕作、改善作物殘體管理與收穫方式等,來增加土壤有機碳儲存,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台灣民間顧問公司也有一套農地碳匯效益評估方法,將有機農法「草生栽培」納入碳匯減量措施。草生栽培指不使用除草劑,讓果樹之間的原生草種可自然生長,具有多重效益,包括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提高土壤的保水度、提高植株的健康度與生長量,以及提高抵抗氣候變遷的韌性。
2024年,農業部再針對農業土地提出「改進農業土地管理方法學」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透過農業管理專案活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增加土壤有機碳儲存。實施對象包括農業耕地,申請專案前的10年內持續做為農地使用的土地皆可適用碳匯認定。
農業部力拚在2040年達到農業淨零,主軸包含「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四大政策。不過,農田土壤管理與操作並不容易,各界正在努力建立土壤碳匯量測方法、記錄報告和第三方驗證的相關制度,達成碳淨零目標。
參考資料:
- 千分之四責任的重量全球夥伴共同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 黃碳是什麼?
- 國內首創土壤碳匯農地可望獲碳權
- 減緩極端氣候土壤碳匯對「碳中和」扮演重要角色
- 從國際到臺灣,把碳種入土裡的友善土壤管理
- 農業部4政策拚2040農業淨零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