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目標再延後至2035!一次性吸管、餐具擬2040前全面淘汰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全球塑膠公約第5次會議本次會議對未來減塑的里程碑,包含在2040年前全面淘汰用於固定及支撐氣球的一次性塑膠棒、一次性塑膠吸管、一次性塑膠飲料攪拌棒、一次性塑膠餐器具、一次性塑膠棒柄棉花棒等。 圖/路透
全球塑膠公約第5次會議本次會議對未來減塑的里程碑,包含在2040年前全面淘汰用於固定及支撐氣球的一次性塑膠棒、一次性塑膠吸管、一次性塑膠飲料攪拌棒、一次性塑膠餐器具、一次性塑膠棒柄棉花棒等。 圖/路透

盡管全球塑膠公約第5次會議未能達成各界期盼的協議,不過環境部表示,將檢討我國2018年訂定的減塑目標並訂定新的目標,包含本次會議提及的2040年前淘汰一次性塑膠飲料攪拌棒、含塑膠材質的香菸過濾嘴等,也規畫明年邀請公民團體共同調整和研擬2025至2035年的減塑政策及目標,最快明年上半年可出爐。

環境部2日舉行「聯合國塑膠公約INC-5會議結果說明」記者會,環境部表示,將與各界持續溝通我國會持續關注塑膠公約的後續進展,並依公約內容來透過塑膠聯盟與產業合作制定因應方案,協助塑膠產業轉型。目前環境部正在進行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修法將提供法律支持,進一步促進塑膠資源循環利用。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本次會議對未來減塑的里程碑,包含在2040年前全面淘汰用於固定及支撐氣球的一次性塑膠棒、一次性塑膠吸管、一次性塑膠飲料攪拌棒、一次性塑膠餐器具、一次性塑膠棒柄棉花棒、一次性塑膠購物袋、含有故意添加塑膠微珠的沖洗型化妝品與個人護理產品、玩具與兒童產品以及食品接觸材料、可氧化降解塑膠產品、含塑膠材質的香菸過濾嘴等。

彭啓明說,就上述的限禁用塑膠類型來看,我國內的政策還有很大的調整方向,這對石化產業來說也是很大的變革,因此這次會議現場的化石燃料遊說者非常多,可見也存在不少爭議;此外,先進國家造成的塑膠汙染也會讓開發中國家消耗更多的處理成本,公平正義問題也就浮上討論桌,就和COP如出一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是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之間最大的難處。

彭啓明說,塑膠公約如同氣候談判,涉及到不同利害族群,目前已進入深水區,雖然國際有高度共識但仍稍延誤,環境部認同國際環保行動,也願履行國際塑膠承諾,環境部在減塑、限塑立場將在以現有部份成功的基礎下,明年上半年將與各界研議新方法及措施,做好社會溝通,以源頭減量、循環經濟的綠色成長新模式,來對抗傳統塑膠汙染,台灣很樂意並積極與國際社會合作,共同一起達成新的塑膠公約。

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塑膠減產、淘汰一次性塑膠、減少化學物質的人體健康危害,是解決塑膠危機必須涵蓋的關鍵,樂見環境部即時掌握最新資訊,但環境部除了關注公約對台灣塑膠產業的衝擊,也應優先關注傾聽民眾以及健康專家的意見,包含研議塑膠減產政策、擴大塑膠用品禁限用品項、以重複使用與國際分享減塑經驗,加速開啟台灣塑膠減產的工作方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綠能也有價格戰?中國製風機成本僅歐洲同業的1/3 大廠也難敵

綠能也有價格戰?中國製風機成本僅歐洲同業的1/3 大廠也難敵

Hour of  AI  in Taiwan史上最大的全球AI學習活動

Hour of AI in Taiwan史上最大的全球AI學習活動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川普重整能源部!優先石油核能 取代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

川普重整能源部!優先石油核能 取代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

最新文章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淨零關鍵!看中西海岸潛力 台灣明年啟動萬噸級「碳封存」試驗

淨零關鍵!看中西海岸潛力 台灣明年啟動萬噸級「碳封存」試驗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公有場館帶頭!台北市首設「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 每人每20日可免費領1次

公有場館帶頭!台北市首設「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 每人每20日可免費領1次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台灣「高溫假」怎麼訂?交通部:不會放整天 擬採時段休息、給予津貼

台灣「高溫假」怎麼訂?交通部:不會放整天 擬採時段休息、給予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