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語言隔閡!她辦課程搭起台越溝通橋梁 再送新住民上大學

減少不平等

擔任政治大學外文中心講師的陳凰鳳來自越南,與丈夫結婚後移民台灣生活。當她初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卻深刻感受到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國家的陌生與負面印象,也發現因語言的隔閡,造成了溝通的阻礙,進而發生一個個新住民的悲劇。

為了帶給新住民們實質的幫助,陳凰鳳首先到醫院擔任口譯志工,後來開設向社區大學爭取教室中文班及越南語班,開始投入語言教學。為了打破地理距離的限制,陳凰鳳透過媒體的力量,從廣播節目做起,後來更籌措資金製作教學節目,讓各地的人都能學習。看見許多新住民與移工內心對就讀大學的渴望,陳凰鳳與開南大學以及空中大學合作開設專班,不只是讓新住民與移工能彌補心中遺憾,在台灣一圓大學夢,更希望藉此打破社會對新住民與移工的刻板印象。

2011年越南新住民教師陳凰鳳教導越南語。 圖/陳凰鳳提供
2011年越南新住民教師陳凰鳳教導越南語。 圖/陳凰鳳提供

陳凰鳳來自越南順化,畢業於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法律系,在越南與外派越南的丈夫簡志榮相識並共組家庭,孩子出生後考量到教育問題以及公婆對孩子的思念,全家人於2000年移居回台灣生活。剛到台灣的她深刻體驗到台灣社會對於東南亞文化的陌生,以及對於外籍婦女的負面刻板印象,當時的她走在路上常會感受到異樣的眼光、街上更是貼滿了買越南新娘的廣告,新聞報紙也經常出現對新住民的負面報導。受到極大衝擊的她義無反顧的改變人生目標,投身語言教學,期盼能透過自己的力量真正改善新住民在台灣社會上所產生的不平等。

陳凰鳳已於2020年獲得文化部以特殊人才推薦而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正式拿到台灣的身分證。20多年在台灣生活,她深愛這片土地也看見了台灣的善良,對於自己的努力能夠被社會肯定也產生了正面效益讓她非常感動,陳凰鳳始終致力於為新住民議題發聲,為新住民帶來實際的改善及幫助。

跨國婚姻背後 語言隔閡的高牆

「本來我以為婚姻就是相愛的兩個人步入家庭,成為彼此重要的角色,但當我來台灣看到的卻不是如此。」來自越南的陳凰鳳,20幾年前與來自台灣的丈夫簡志榮相識並結婚,在越南定居了幾年後孩子出生,兩人便搬回台灣生活。

來到台灣後陳凰鳳看見許多新住民配偶,在媒體報導的渲染下,許多關於外籍新娘的報導大多偏向是被買來的、為了傳宗接代的目的等等,與她想像中自由戀愛的幸福婚姻大相徑庭,看見關於新住民的負面報導,讓她感覺跨國婚姻好像與一般普通的婚姻有所差異,因此她感到不太習慣。

某次陳凰鳳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外籍新娘與婆家因語言不通發生了溝通上的問題,便帶著孩子跳樓自殺,年紀還小的孩子往生、媽媽受傷獲救的社會新聞,讓陳凰鳳感到非常心痛與驚嚇。「或許你覺得這只是一個個案,但它也代表台灣社會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陳凰鳳認為,台灣明明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國婚姻存在,為何偏偏對於東南亞的新住民卻產生這麼多負面的問題與報導,最後她發現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語言上的隔閡以及對彼此文化的不了解。

投身語言教學 打破溝通障壁

看見了許多外籍新娘因語言問題而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及眼光,陳凰鳳開始思考如何能夠最直接的幫助到他們。首先她開始去當口譯員志工,幫助新住民解決語言上的溝通困難。她曾經發現在醫院設有新住民特別門診,可是由於許多外籍病人、孕婦與醫護人員語言不通,沒辦法好好表達自己哪裡需要幫助,在治療上也會有很大的困難,因此她決定到醫院當志工,希望改善這樣的情況。

在醫院擔任口譯志工幫助新住民的過程中,陳凰鳳發現其實許多新住民姐妹都非常想學習中文,他們的家人也非常希望能了解他們的文化,所以陳凰鳳想起自己在越南學習中文時有發現一套快速學習方法,便向社區大學爭取了一間教室,開設中文班免費教新住民中文。

剛開始上課時除了新住民學生,也有許多家長怕陳凰鳳會教壞自己的媳婦,便一起到課堂旁聽。上了幾堂課後,家長們發現自己的媳婦慢慢可以回家和他們進行簡單的溝通,也變得比以前更開朗許多,陳凰鳳也收到許多家長的回饋,希望她能夠開設越南語課程,他們也想學習越文、了解越南文化,她便另外爭取教室開設越南語班。

跨越地理距離 學習不再受限

陳凰鳳的教學故事開始受到媒體報導,許多人便陸續寫信告訴她,「老師!我們也想學越南文,但是你在台北教,我們該怎麼辦?」看見觀眾來自台灣各地甚至離島,都對學習越南語充滿熱情,這也讓陳凰鳳開始思考如何跨越地理的限制,讓更多人能共同學習於是她想到能透過媒體的力量,第一步先由廣播做起。

最初陳凰鳳透過教育電台的小單元節目來進行教學,成果大受好評並且收到了許多人的意見回饋,也收到有觀眾反應「在學習發音上還是有點困難,若是能看到老師的嘴型會更好」,她便開始爭取經費希望能製作電視節目。

「收視率呢?做這個節目誰要看?」為了爭取經費製作電視節目,陳凰鳳找了各家電視台,但因為沒辦法獲得實質收益,幾乎都無功而返。於是她想盡辦法自行籌措經費,幸運地成功申請到族群和諧基金,以及得到華視的幫助,願意幫她製作越南語教學節目,2008年陳凰鳳便用這筆經費完成了第一個共18集的節目「越說越好」,每一集都有不同的情境主題,例如生病到診所看診、休假時出門旅遊等,配合情境教受相關的字彙讓觀眾能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學習越南語。

「越說越好」節目播出便受到熱烈的迴響及鼓勵,甚至她走在街上也會被許多人認出來,也聽到許多老年人的聲音,「我也好想學越文和家裡的媳婦講話,但是我年紀大了,要看完那麼長的節目對我來說太辛苦,能不能五分鐘節目就好?」見觀眾有了新的需求,陳凰鳳便把自己工作賺到的薪水再交給電視台,製作「越說越好 每日一句」節目,因為時間短,經費相對比較低,她便一次製作一季(約20集)。除了自己的薪水以及丈夫的支持,陳凰鳳也陸續收到私人的贊助,在越語教學方面有了一番成績,陳凰鳳更受到新北市教育局邀請,為國教署編輯發行的越南語教材擔任示範主講,並錄製成影音教材。

透過媒體力量 拉近文化距離

2013年陳凰鳳號召了同鄉姐妹以及越南語班同學共同創立了台灣新移民文化協會,同年她也在教育廣播電台,與來自中國、印尼、泰國等不同國家的新住民共同製作主持「幸福聯合國」新住民節目,剛製作一年便在隔年入圍廣播金鐘獎,2015年便榮獲廣播金鐘最佳主持人獎,創下台灣第一次新住民敲響金鐘的佳績。

後來陳凰鳳製作綜藝節目「快樂新住民-謝謝台灣」希望除了帶給新住民娛樂性質,更能呈現台灣多元文化及本土特色,邀請新住民來賓分享在台灣的生活點滴,讓新住民姐妹們能以自身的母語讓更多人看見不同的文化特色。為了製作節目陳凰鳳開始招募有興趣的新住民參加,得到熱烈回應,更有許多人寫信毛遂自薦希望能參加節目,其中不乏許多新住民受過高等教育,陳凰鳳心想若能集合大家的力量,除了推廣語言教學以及協助新住民融入台灣有非常大的幫助以外,更能讓台灣人看見越南的文化,拉進彼此的距離,陳凰鳳便創立了「越藝總會」。

最初「越藝總會」是包含了許多國家的新住民,經過一段時間後各個國家族群的成員都漸漸茁壯,便開始改為「越裔總會」,針對越南來培養更多新住民、年輕人,讓他們在推廣語言及文化方面能有更多貢獻。除了製作節目,協會在疫情前也有文化表演、實體上課、說書演講等等活動,讓新住民們有更多舞台能去表達以及文化分享。2019年,陳凰鳳所創立的越裔總會,旗下越藝之星合唱團,更受邀於中華民國國慶大會典禮領唱國歌,「希望台灣能知道,我們來到台灣,也愛這片土地,我們也是台灣的一份子。」陳凰鳳表示感到榮耀之餘,也希望能透過他們的力量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好。

爭取開設專班 圓新住民與移工大學夢

一路走來,陳凰鳳發現許多加入協會的新住民姐妹,在語言能力上非常順利,在台灣也有接受教育、有學位,能自己發現資源並且找到能發展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在台灣的新住民可能家鄉生活並不富裕,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來到台灣後發現大學這麼多,幾乎人人都有大學文憑,許多新住民心中也抱有大學夢,希望能彌補過去的遺憾卻苦無機會。除了新住民以外,陳凰鳳也看見許多外籍移工,年紀輕輕便來台灣工作打拼,一待就是好幾年,在工作多餘的時間希望能做些有意義的事。

因此陳凰鳳開始推動新住民讀大學的計劃,與開南大學合作開設專班,在疫情期間也以線上教學的方式,讓沒有文憑、不諳中文的越南新住民或移工可以透過專班先修中文課程,配合越裔總會的雙語教學讓他們在學習中文上更加事半功倍,修完中文課程來補足學分再上大學,讓他們能一圓心中的大學夢。

「若他們在台灣工作賺錢的時間,同時完成了大學學業,帶著大學文憑回家,一舉兩得簡直太幸福了!」陳凰鳳認為在移工空閒時間與其飲酒解悶,或者像電視上看到的常在車站群聚造成社會誤解及負面影響,不如利用時間讀書來取得文憑會更有意義及幫助,「他們有外語能力、有工作經驗、還有大學文憑,他們回鄉後簡直變成菁英!」陳凰鳳希望透過開設專班的橋樑,能幫助更多新住民及移工能圓夢,曾經她也收到一位50幾歲的外籍媽媽給她回饋,「我好開心可以去念大學圓夢了,我和我兒子一樣也是大學生了!」。

陳凰鳳期待透過自己的以及協會的力量,讓更多新住民及移工得到更多的幫助,希望社會能更善良的看待每一個角落的人們,拉進彼此無論是語言或者文化上的隔閡距離,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陳凰鳳用語言幫助新住民 打開大學之門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12.jpg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來去農村住一晚!阿聰自然田:不噴藥不施肥 用自然守護地力與人力

來去農村住一晚!阿聰自然田:不噴藥不施肥 用自然守護地力與人力

新住民的橋樑!SEAMi望見書間—移民工的多元文化客廳

新住民的橋樑!SEAMi望見書間—移民工的多元文化客廳

三峽碧螺春84歲茶王—黃文雄堅持手工製茶、虎頭蜂自然農法

三峽碧螺春84歲茶王—黃文雄堅持手工製茶、虎頭蜂自然農法

1919食物銀行:填補社會福利的缺口 讓食物不只是食物

1919食物銀行:填補社會福利的缺口 讓食物不只是食物

最新文章

懷孕移工困境:育嬰政策缺口、照顧難題重重

懷孕移工困境:育嬰政策缺口、照顧難題重重

懷孕是原罪?移工在台生育 高達78%會被解僱返國

懷孕是原罪?移工在台生育 高達78%會被解僱返國

1天1000元換來的明天...弱勢少年為家計奔波 卻難逃交通困境、貧窮循環

1天1000元換來的明天...弱勢少年為家計奔波 卻難逃交通困境、貧窮循環

從不一樣的「加油」迎接2025!媒體倡議到行動落地  支持DEI最美加油站

從不一樣的「加油」迎接2025!媒體倡議到行動落地 支持DEI最美加油站

被剝削的惡性循環...移工發聲求自行保管聘僱文件 盼政府正視仲介亂象

被剝削的惡性循環...移工發聲求自行保管聘僱文件 盼政府正視仲介亂象

失聯移工合法化引爆爭議!勞動部座談一面倒反對轉正

失聯移工合法化引爆爭議!勞動部座談一面倒反對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