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德國慕尼黑計劃在市中心設置坐輪椅圖樣的行人號誌,讓紅綠燈小人以身障者形象現身。市長萊特表示,前市議會身障事務專員讓他體認到「身障者在城市空間中被看見的重要性」,因此決定採納其建議,並已指示交通局儘速選定地點實施。
在德國,紅綠燈上的行走小人不僅具有交通指示功能,近年也成為傳達社會價值的文化符號。2015年,慕尼黑於同志驕傲月期間推出同志情侶交通號誌,在市中心設置男男、女女牽手的圖樣,倡議同志平權。
同志號誌設於同志文化活躍的慕尼黑鐘溪區(Glockenbach)與花園區(Gärtnerplatz),曾一度遭民眾提告,最後由巴伐利亞行政法院駁回訴訟,認定號誌未侵害原告權利。如今該設計也已擴展至德國其他城市,成為推廣多元平權的象徵。
慕尼黑市長萊特(Dieter Reiter)指出,設置輪椅圖樣號誌的構想,來自多年來積極倡議身障可見性的前市議員烏茲(Oswald Utz),「這是他的一個好點子,我今天就決定採納」。交通局預計於今年完成安裝,初步將在市中心試辦。
不只慕尼黑,德國東部城市20年前即出現多項藉紅綠燈展現平權的倡議,例如將東德時期戴男性禮帽的紅綠燈小人改為穿裙子的紅綠燈女孩。
如今在柏林、德勒斯登等大城市,這些成功轉變性別的號誌已成街頭日常風景,象徵社會觀念的轉變與對性別平等的認同。
隨著慕尼黑率先推出輪椅紅綠燈小人,其他城市未來也可能跟進,持續讓行人號誌超越交通功能,成為體現多元與包容精神的重要城市公共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