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組隊做「AI標註師」-若水:做公益同時也獲利

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左)陪伴訓練發展人員賴若秦進行專題演講。
 圖/曾原信攝影
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左)陪伴訓練發展人員賴若秦進行專題演講。 圖/曾原信攝影

科技會取代人類嗎?對社會企業若水國際」來說,答案不僅為否,甚至還能為人類開發更多新的職種。

多年來,致力活化身障人力資源的若水國際(以下簡稱:若水),在2017年底,集結了一群專業經理人與全台數百位居家身障夥伴,一起跨足AI產業,首創結合「居家身障就業」及「AI數據標註服務」的新工作模式。

若水早期以社會企業創投起家,近年轉型為用科技與創新商業模式為身障者開發職種的社會企業,目的是讓身障者成為數位經濟工作者,同時有一份穩定、產值高的工作。而作為在第一線工作的社企,他們仍不斷地發現其他問題。

深入全台,了解身障者的需求

「其實還有許多像是肌肉萎縮、脊髓損傷的身障者,難以出門到辦公室工作,但他們也有就業的需求,根據官方統計,全台居家身障的就業需求人數至少有14萬人,而據若水內部夥伴的統計,也至少有5萬人。」現任若水AI數據服務事業部營運經理的蘇佩萱說。

當時,若水開始思考:是否有可能運用新的AI科技,為這類型的居家身障者設計新的工作模式?

「走進身障者的生活中,才能實地了解他們的需求,開發出適宜的職種。」一路參與至今的蘇佩萱回憶,正式啟動這個計畫前,團隊包含主管、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外聘心理學專家,大夥幾乎走遍全台各鄉鎮的居家身障者家中,探訪不同身障者在生活和就業上遇到的問題,光是這個過程,就花了近兩年。

訓練嚴謹,力求服務的質與量

終於在2017年底,若水正式啟動了這項劃領先全球的新模式:訓練身障者成為專業的標註師。

「『數據標註』是許多企業推動AI過程的困難點,一方面找不到人標、很難控管品質,而建置獨立的開發標註工具,也會遇到維護以及投入人力和時間的問題,委託給訓練有素、系統穩定的外包標註服務團隊,不但能提升數據標註的質量,更能讓工程師可以專注在演算法的開發上。」若水影響力發展經理潘昱豪說明。

若水的每位標註師都接受過各種標註圖形的訓練和認證,正式參與專案前,還會針對專案的標註特徵進行考試,確保標註時有精確的認知和下標動作,還有QA(品質保證)、QC(品質管制)人員分批進行品質抽測,相當嚴謹。至今,已培訓超過百位標註師,許多大企業、新創公司、政府機關與傳統產業都是他們的客戶。

員工支持方案對創新的工作流程相當重要,透過內部的教育訓練,若水的資深工程人員協助新進人員快速上手。 圖/若水國際提供
員工支持方案對創新的工作流程相當重要,透過內部的教育訓練,若水的資深工程人員協助新進人員快速上手。 圖/若水國際提供

從每一次的挑戰中累積養分

然而,面對新工作型態,過程仍會遇到許多問題。

「許多居家身障者會受限於過往社會經驗不夠,多半獨自一人工作,一開始無法立即適應需要大量提問、溝通的工作性質。」蘇佩萱解釋,「AI數據標註師」是全新的職種,有許多技術要學,且居家身障者都是遠端作業,得學習使用視訊和面對鏡頭說話,遇到問題也必須隨時提問或討論,這個訓練的過程,身障者表達、溝通問題的能力也一直在進步,越來越適應職場,培養出更高的自信心。

同時,「AI數據標註師」的工作也和現實生活經驗息息相關,面對龐大的數據資料,標註師需負責辨認物件的使用功能、精準做出標示,但因每位身障者生活的狀況不同,熟悉的物件也不同,在某些專案表現很好的夥伴,遇到特定標註目標時,可能就無法精準標註,「舉例來說,有些身障者在過去的生活經驗中沒穿過牛仔褲,當他遇到牛仔褲的產品時,要精準的辨識出褲頭、拉鍊、金屬扣這些功能就會比較有挑戰性。」蘇佩萱這麼說。

因應這樣的狀況,團隊設計出完整的專案前訓練跟工作的SOP,讓每一位身障者在執行自己較具優勢的專案領域時,大幅提升數據標註的品質。

創平台談「看不見」的問題

長期以來,台灣公部門和民間組織已針對身障者就業的政策和勞工權益,進行許多的倡議,但若水因長期在第一現場和身障者工作,多了更多第一手的互動經驗,發現身障者許多「外人看不見」的問題。

「很多事不是『給你一份工作』就能解決的,我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問題,像是生涯規劃、想獲得有成就感或安定感的工作等等,身障者也一樣會遇到。」蘇佩萱進一步補充,面對不同的工作選項,身障者也會有適性的問題,也會想按自己興趣、長處去選擇工作,

若水國際創立台灣第一家AI數據處理策略團隊,培育身障者成為AI數據標註師,同時為企業和身障者創造價值。
 圖/陳宛茜攝影
若水國際創立台灣第一家AI數據處理策略團隊,培育身障者成為AI數據標註師,同時為企業和身障者創造價值。 圖/陳宛茜攝影

為了讓更多人看見問題,若水團隊近期打造了全新的自媒體「礙的萬物論」,公開多年來考察的案例,甚至還會主動約訪各地不同的身障者,親自採訪並寫成故事,把第一手觀察傳遞出去,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身障議題的關注,翻轉大眾對身障者的既定印象。

這些努力,也讓若水的團隊從工作中得到滿滿的回饋。

「過往居家身障者能從事的工作多半是在家做手工,或是接設計或修圖的案,案源不穩,性質封閉,所以某次聽到一位參與數據標註工作的身障夥伴開心地對我們說『沒想到我也可以在科技公司上班』、『我終於可以賺錢、帶家人出去玩』時,真的很感動。」潘昱豪回憶。

持續創新,喚起各界凝聚力量

「兼顧市場競爭力和公益是優勢,也是最大的挑戰。」蘇佩萱說,若水自從社企創投轉型後,「Tech for Good」一直是企業營運的核心精神,尤其對社會企業而言,比起一般公司或非營利組織,更需要在光譜的兩端之間,探索各種回應市場和社會需求的方式,

的確,以若水開發的「AI數據標註師」為例,顯然已不只是一份工作,也提供了身障者一種社會連接。

在未來,若水將繼續秉持「Tech for Good」的精神,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創造更多元的職種,「期待這些作為能喚起來自產、官、學界的關注,吸引更多人一起加入,進而形成生態圈,一起翻轉社會。」蘇佩萱這麼說。

延伸閱讀

>>患肌萎症仍努力前進-寫企劃、做創生、自立自強!

>>金牌選手柔道場上癱瘓 轉戰身障田徑再拿金牌

>>視障也能路跑-2人1組好默契,陪跑員做他們眼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小琉球要有紅綠燈了!全島第一支交通號誌 民眾看法卻兩極

小琉球要有紅綠燈了!全島第一支交通號誌 民眾看法卻兩極

最新文章

氣候變遷的無聲受害者—乾旱與飢餓夾擊,那些被標價出售的童年

氣候變遷的無聲受害者—乾旱與飢餓夾擊,那些被標價出售的童年

年輕街友有家歸不得、困在心裡的牢籠 這個「社會」憑什麼淘汰他們?

年輕街友有家歸不得、困在心裡的牢籠 這個「社會」憑什麼淘汰他們?

發生社會悲劇,是社工的責任嗎?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發生社會悲劇,是社工的責任嗎?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台灣戒護比遠超美日韓...監獄超收危機 夜班管理員1人要管300人

台灣戒護比遠超美日韓...監獄超收危機 夜班管理員1人要管300人

監獄超收已成常態...2坪監舍擠10人 吃藥才睡得著

監獄超收已成常態...2坪監舍擠10人 吃藥才睡得著

在失衡的世界中,我們一起仰望—烏俄戰爭3週年,當地日常生活成了這樣

在失衡的世界中,我們一起仰望—烏俄戰爭3週年,當地日常生活成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