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被當銀髮族 52%家長讓孩童吃保健食品

54%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是孩子偏挑食、吃不夠多、發育慢(示意圖非當事人)。 記者/劉學聖攝影
54%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是孩子偏挑食、吃不夠多、發育慢(示意圖非當事人)。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不只中高齡族群才吃保健食品,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高達52%的家長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是親友建議、孩子挑食或吃得不夠等。營養師指出,保健食品無法提供足夠營養素,且孩童咀嚼原態食物較能維持消化器官機能,家長不宜直接讓孩子以保健食品取代天然食物。

董氏基金會公布台灣12歲以下學童「食育力調查」,蒐集2300多名家長問卷填答,發現有52%的家長讓孩童吃保健食品,最常吃的保健食品依序為改善腸道菌相、增強免疫力、補充鈣質與減緩過敏、補充膳食纖維;同步調查近500名大學生,發現有39%也吃保健食品。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家長替孩子選擇的保健食品以增加腸道好菌最多,顯示希望改善孩童腸胃狀況,但最好的方式應是讓孩子多吃蔬果。保健食品以已知營養素製造,但大自然仍存在許多尚未被發現,卻對人體有好處的營養素,食用天然食物才能全面攝取。

尤其吃天然食物多了咀嚼的過程,對孩童來說能透過吃,維持穩定的消化機能及啟動一連串身體器官的運作,也培養孩童對食物的口感和飲食習慣。尤宣文表示,習慣吃原態食物,也能降低偏食機率。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日本早在13年前就建立「食育基本法」,董氏日前向教育部提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飲食教育指導內容」草案,建議設定國小各年齡層應學習的飲食內容,如小一、小二學童應細嚼慢嚥、認識食物原貌及感受食物等習慣,盼教育部盡快公布實施。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建議,每天均衡飲食、蔬果吃得夠、補充奶製品與小魚乾、深綠色蔬菜等,不用保健食品也能達到目的。

作者文章

別花錢買「錯的衣服」!小資族必學生活指南 花少少錢穿出自己的風格

別花錢買「錯的衣服」!小資族必學生活指南 花少少錢穿出自己的風格

違規露營退散!合歡北峰小溪營地植被破壞嚴重 太管處續推原生植栽復育

違規露營退散!合歡北峰小溪營地植被破壞嚴重 太管處續推原生植栽復育

花蓮海洋保衛戰!啟動廢漁網回收 每公斤最高15元、目標45公噸

花蓮海洋保衛戰!啟動廢漁網回收 每公斤最高15元、目標45公噸

美國兩大食品巨頭發話!卡夫亨氏、通用磨坊雙雙宣布2年後全面停用人工色素

美國兩大食品巨頭發話!卡夫亨氏、通用磨坊雙雙宣布2年後全面停用人工色素

最新文章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