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被當銀髮族 52%家長讓孩童吃保健食品

54%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是孩子偏挑食、吃不夠多、發育慢(示意圖非當事人)。 記者/劉學聖攝影
54%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是孩子偏挑食、吃不夠多、發育慢(示意圖非當事人)。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不只中高齡族群才吃保健食品,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高達52%的家長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是親友建議、孩子挑食或吃得不夠等。營養師指出,保健食品無法提供足夠營養素,且孩童咀嚼原態食物較能維持消化器官機能,家長不宜直接讓孩子以保健食品取代天然食物。

董氏基金會公布台灣12歲以下學童「食育力調查」,蒐集2300多名家長問卷填答,發現有52%的家長讓孩童吃保健食品,最常吃的保健食品依序為改善腸道菌相、增強免疫力、補充鈣質與減緩過敏、補充膳食纖維;同步調查近500名大學生,發現有39%也吃保健食品。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家長替孩子選擇的保健食品以增加腸道好菌最多,顯示希望改善孩童腸胃狀況,但最好的方式應是讓孩子多吃蔬果。保健食品以已知營養素製造,但大自然仍存在許多尚未被發現,卻對人體有好處的營養素,食用天然食物才能全面攝取。

尤其吃天然食物多了咀嚼的過程,對孩童來說能透過吃,維持穩定的消化機能及啟動一連串身體器官的運作,也培養孩童對食物的口感和飲食習慣。尤宣文表示,習慣吃原態食物,也能降低偏食機率。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日本早在13年前就建立「食育基本法」,董氏日前向教育部提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飲食教育指導內容」草案,建議設定國小各年齡層應學習的飲食內容,如小一、小二學童應細嚼慢嚥、認識食物原貌及感受食物等習慣,盼教育部盡快公布實施。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建議,每天均衡飲食、蔬果吃得夠、補充奶製品與小魚乾、深綠色蔬菜等,不用保健食品也能達到目的。

作者文章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上物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上物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最新文章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