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不只學習 偏鄉小孩的「大學伴」
功課跟不上的偏鄉孩子,需要什麼?
為了彌補偏鄉的學生的學習落差,有許多資源投入偏鄉課業輔導或補救教學,但是這些課輔老師接觸孩子時才發現,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學習。
小葛(化名)是某偏鄉小校三年級的學生,在學校幾乎無法上課——上課走動嘻鬧,每當英語課有同學回答問題,他就衝過去打人。小葛也常把英語課堂鬧得雞飛狗跳,原因是小葛媽媽在他小時候就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家,爸爸叔叔常狠打他,阿嬤則是採取溺愛方式,什麼都依著他。
家庭功能欠缺情況下,校長、老師雖然關心他,但學校還有其他的學生得照顧,總是分身乏術,很難一直看顧著他。
在另一個學校,還有一個已經六年級,總是在生氣的佳霖(化名)。
佳霖的爸媽先後自殺,只靠阿嬤一個人做零工養活一家人,除了佳霖,阿嬤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阿公。佳霖在學校學習嚴重落後,和同學的溝通有困難、相處也常有摩擦,每天都和同學吵架、打架,不久前又遭遇車禍,在學校鑑定為學習障礙。
陪伴他們,也是陪伴小時候孤單的我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多年來在偏鄉推動「教會比教完更重要」的英語教學,某天他去訪視,遠遠看見佳霖又在生氣,作勢要打人。陳超明走過去問佳霖:「為什麼你生氣呢︖」他愣了一下,竟然回答說:「我氣我學不會。」
陳超明心裡湧上一陣難過,想起這個孩子的學習狀況,其實反應很快、很聰明,「他只是需要關心與陪伴,需要一個人耐心帶他,幫助他找出適合的學習的方法。」
包括小葛與佳霖,陳超明認為,僅僅在學習上提供更適合專業的教學,對於某些孩子是不夠的,對這些孩子來說,家庭是他無法學習的主因。
比起「學得會」,他們現階段更需要的是:陪伴和愛。
因此陳超明和這兩間學校溝通後,分別幫小葛與佳霖找了「大學伴」。首先讓小葛暫時從英語課抽離,由大學伴一對一上課。漸漸地,小葛變得有自信,學校的校長、老師都發現了他的明顯轉變:在課堂上鬧情緒的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少。一年半之後,小葛也逐漸能夠回到原班,與同學一同上英文課。
至於佳霖,大學伴要最重要的任務也是陪伴、是關心與耐心,讓佳霖感受到這個世界上有人在乎他、愛他。最終希望藉此改變佳霖的學習態度,並發展出適合佳霖的學習模式。
滿足了孩子對愛與關懷的需求之後,再來談學習。陳超明的「大學伴」陪伴模式,不但幫助了許多偏鄉孩子,投入陪伴與教學的大學生往往也有許多獲得。
學習者與教學者雙贏
其中,大學伴張雅雯是應用英語系三年級的學生,陪伴的兩個孩子都來自育幼院,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接下計畫至今1個月,張雅雯每周都陷在這樣的輪迴中:「設計教案→成效不彰→找同學討論、找方法」,她必須時時從挫折打起精神,勇敢鍛鍊自己的教學。
問她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嗎?張雅雯說沒有,這些挫折都比不上陪伴時給她帶來的意義感。
父母離異的她,孤單的感受在成長過程裡如影隨形,陪伴這些孩子的時候,她偶爾會想起那個小小的、孤單無措的自己,「我覺得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知道有一個人一直在陪伴、關心著自己,那個人不一定要天天在,但是她確實存在。」除了這兩個育幼院的孩子,張雅雯認真陪伴著的,或許也是那著孤單的小時候。
在這個以「英語學習」為理由的相遇的過程裡,無論是學習者或是教學者,都是彼此生命難得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