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展演停辦2年後今年重新舉辦「剖香腳」,不僅吸引了市民的參與,也讓更多年輕一代認識並珍惜這項即將消失的技藝。技藝傳人邱錦雲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閱讀更多:用在地征服百老匯!台灣牽亡歌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用原創台味敲開國際門

「剖香腳」的製作過程繁複且完全手工,包括鋸竹、去竹節、剖青、切片、切絲等步驟,每一根香腳都凝聚著製作者的心血與對傳統文化的敬意。今年活動中,由唯一傳承人邱錦雲老師親自示範,展示如何從一根竹筒剖出上千支細長香腳,並捆成美麗的香腳花束。此外,製香師傅蔡增成也展示了利用中藥材料製作香粉及手工裹香的過程。

市長黃敏惠表示,「剖香腳」不僅是嘉義市的文化象徵,更是對歷史與傳統的致敬。今年適逢諸羅建城321周年,透過這項活動,希望能加深年輕世代對傳統技藝的了解與珍惜。

文化局局長謝育哲表示,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嘉義深厚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儘管機械化逐漸取代手工製作,但手工藝的價值依然無可取代。

邱錦雲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文化局邀請審查委員進行現場訪查,以保存這項珍貴技術。多年來,「剖香腳」展演活動已累積超過上萬人參與,獲得廣泛讚譽。這不僅是對傳統工藝的保存,更是對嘉義市文化的致敬與推廣。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今年重新舉辦的「剖香腳」展演活動,不僅吸引了市民的參與,也讓更多年輕一代認識並珍惜這項即將消失的技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今年重新舉辦的「剖香腳」展演活動,不僅吸引了市民的參與,也讓更多年輕一代認識並珍惜這項即將消失的技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演停辦2年後今年重新舉辦「剖香腳」。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演停辦2年後今年重新舉辦「剖香腳」。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技藝傳人邱錦雲(左)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技藝傳人邱錦雲(左)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傳人邱錦雲(左)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傳人邱錦雲(左)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讓沙漠變綠洲!前瞻MOFs材料可在乾旱中收集水氣、碳捕捉 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讓沙漠變綠洲!前瞻MOFs材料可在乾旱中收集水氣、碳捕捉 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氣候峰會大考驗...巴西亞馬遜COP30峰會 能否團結各國分裂意見?

氣候峰會大考驗...巴西亞馬遜COP30峰會 能否團結各國分裂意見?

超級細菌危機!WHO警告:全球有1/6細菌感染對抗生素有抗藥性

超級細菌危機!WHO警告:全球有1/6細菌感染對抗生素有抗藥性

最新文章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