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場人行地下道還可以這樣用?永和4處地下道改當滯洪池 發揮防災新價值
新北市近年陸續拆除使用率低的人行地下道,永和區有4處活化當滯洪池,發揮在地滯洪的剩餘價值,兼具友善人本環境及防洪效果。新北市水利局表示,都市空間開發密集,排水改善工程施作不易,將部分退場的地下道改建...
朝無車城市邁進!巴黎公投贊成新增500條行人徒步街道、減少1萬個停車位
法國巴黎24日舉行公投,決定將市內另外500條街道設為行人徒步區,為巴黎左傾市政當局限制車輛通行和改善空氣品質的努力注入新動力。路透社報導,官方結果顯示,約有65.96%的巴黎人投票支持這項舉措,3...
環運20年以上!文魯彬、徐光蓉、釋昭慧獲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17日於⽴法院舉辦「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成就獎」頒獎典禮,今年分別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辦人⽂魯彬、台⼤⼤氣科學系退休教授徐光蓉、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暨研究所教...
環保法規大鬆綁!川普政府將廢除車輛排氣限制、重新評估汙染標準
美國川普政府正對美國環保規範發動全面改革,號稱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鬆綁」環境規範行動,包括廢除拜登政府對發電廠和車輛的廢氣排放限制,並且重新評估對汞、汙染物、溫室氣體及空氣品質的標準。美國環保署(...
行人被撞是國恥!交通部將修法:加重不停讓行人罰則
交通部統計,去年有366名行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等於每天都會有1人喪命,交通部長陳世凱12日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人在斑馬線被撞傷或撞死是「國恥」,今年將啟動修法,加嚴車輛不停讓行人的處罰,只要導致行人...
水火兩重天...極端天氣反覆出現造成「氣候鞭笞」 這3個城市被點名風險最大
非營利機構「水與衛生設施組織」(WaterAid)委託的研究發現,隨著氣溫升高打亂全球水循環,全球一些人口最稠密城市的天候正從乾旱轉變為洪災,這2種極端天氣還會反覆交替出現。路透社報導,研究人員分析...
雙北反變乾燥?氣候變遷將帶動雙北氣候由濕轉乾
最新研究顯示,超過半數的全球人口最稠密都市正變得更加潮濕,不過,台北市與新北市正變得更加乾燥,原因是氣候變遷的大氣效應加劇,正帶動都會區的水分布劇變。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和布里斯托大學代...
年年發樹苗?植樹節送出幾十萬棵樹苗都哪去了? 專家:別只種不養
每年植樹節,各地出現一波植樹熱潮,常過完植樹節就不聞問,樹藝師提醒,選種、養護都是眉角。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說,樹健康、人安全、景觀美是植樹3原則,最重要是規劃先行。各地都在送樹苗,卻不見...
稀土過於集中中國...英國新創公司從電子廢料中回收稀土 搶低碳原料
稀土是未來低碳經濟的關鍵原料之一,但目前稀土多掌控在中國手中。英國新創公司HyProMag押注從電子廢棄物回收稀土,將是取得這種礦物的重要來源,以挑戰北京當局在稀土領域的掌控。閱讀更多:加速擺脫中國...
雅加達淹大水...整座城市陷入癱瘓 專家:過度開發是主因之一
雅加達與近郊城市近日發生大規模洪災,其中災情最嚴峻的勿加西,當地官員一度宣布整座城市「陷入癱瘓」,至今仍有上百名居民被撤離到收容中心。專家指出,當地過度開發導致缺少集水區是造成嚴重洪災的主因。過去幾...
2024年各縣市道安情況出爐...行政部推道路指引 喊2030死亡人數減少50%
交通部5日公布2024年1至12月道路交通安全情況,去年高雄市整年死亡數為310人,雖與2023年相比減少7人,仍是全台行人死亡數最高的縣市;但在行人死亡數部分,台中市55人居冠,其次為新北市42人...
氣候變遷下的濕地重生!五分港濕地6大關鍵打造韌性河岸
編按:氣候變遷之下,傳統人工濕地也面臨暴雨沖刷的挑戰,如何讓濕地兼具生態復育、觀光和水質淨化功能,穩固河槽,創造水鳥棲地和豐富生態,考驗濕地設計師的功力。方偉達在《臺灣濕地誌》書中,除了分享如何維持...
車速超過幾公里算是開快車?馬力越做越大、「性能過剩」真的必要嗎?
編按:《車輛霸權》作者上岡直見深入探討日本交通議題,剖析了速度與安全之間的複雜關係。書中指出,駕駛注意力不集中固然是肇事因素,但「過剩」的車輛性能也是主因之一。同時,歐洲早已實施的「30區域」,及日...
誰害死了小鎮商圈? 不是房東漲租,而是氣候變遷
坐落在英國伯明罕西南方的坦伯里威爾斯(Tenbury Wells)是個歷史悠久的小鎮。這裡青山綠水,以盛產啤酒花和蘋果聞名,曾被維多利亞女王譽為「果園中的小鎮」。然而,近年頻繁且嚴峻的洪水威脅,可能...
世界最小公園在日本!面積僅0.24平方公尺 長度50公分超袖珍
日本靜岡縣長泉町一處公園獲金氏世界紀錄認定「世界最小公園」,町長25日正式接下認證書。這處公園面積僅約0.24平方公尺,裡面放置一個矮凳可供人休憩。日本靜岡電視台報導,長泉町長池田修25日下午在授證...
全台首創地下微創手術!因應極端氣候 台北市砸30億建「敦北地下大排」
面對極端天氣,北市府提升台北市降雨容受力從78.8毫米至88.8毫米,其中一項計畫自籌30億,沿敦化北路至台北小巨蛋興建「敦北地下大排」總長1.25公里,預計貯留量達3.2萬立方公尺,相當於16座標...
機車駕訓班能降低事故風險?地方政府紛紛加碼補助 最少1000、最多全額
為降低機車事故風險,交通部力推機車駕訓,今年持續補助每人1300元,各縣市府也競相加碼補助,共4.5萬個名額,有的補助翻倍,等於免訓練費,雲林縣甚至給參訓學生公假。台北市則鎖定高齡騎士推出免費駕訓班...
新北「低碳社區」改造計劃!標章認證+改造補助 最高可獲40萬
淨零轉型,社區是重要一環。新北市透過基層社區推動減碳目標,今年環保局持續推「低碳社區標章認證」及「低碳社區改造補助」,社區若依減碳指引取得認證,最高可獲得10萬元獎勵金;社區從事LED照明、充電樁等...
行人天堂?全球「步行友好城市」排行米蘭奪冠 台灣這2大縣市也躋身前50
一份刊登於「自然城市」期刊的研究探討全球城市的步行便利性,結果顯示前50名當中有45座為歐洲城市,包括位居榜首的義大利米蘭。日本京都為亞洲第1,台北、台中也榜上有名。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
1/4國土遭汙染!烏克蘭肥沃農田都已遭地雷、爆裂物汙染 重創經濟
烏克蘭估計約有1/4的國土被地雷汙染。英國BBC報導,總部在英國的地雷清除慈善組織Halo Trust負責人柯萬(James Cowan)警告,除非烏克蘭未爆地雷的問題解決,否則談論美國取得烏克蘭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