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觀光】來去ふるま家住一晚 窺探偏鄉觀光的永續解方
你有想過,我們可能總有一天再也無法「來去鄉下住一晚」嗎?全球化、工業化的發展,人們移動變得方便,自然往都市移入,鄉村面臨高齡化、人口外流危機。在日本,人口數每年減少 22 萬,多半來自偏遠村莊的高齡...
為了石門水庫高度,他們吵了4小時-環境史學家帶你認識石門水庫的故事
揭開檔案中的歷史故事每到枯水期、颱風季,新聞常會報導水庫的蓄水率,供應新北、桃園、新竹用水的「石門水庫」往往是關注重點。石門水庫已陪伴臺灣民眾走過一甲子歲月,在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的庫房中,留有...
為過年添味「永續」-2022大稻埕年貨大街正熱鬧
「台北市年貨大街」自1月16日起熱鬧開跑,開張首日人潮湧現,在迪化街入口架起拱門與和五顏六色的燈籠,飄出陣陣年味。因應疫情,今年的年貨大街「不能在馬路搭棚架設攤、不提供試吃」,為30幾年來首見,卻讓...
父歿、單親-不會族語的女頭目,遇上半路出家女導
2020年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之一的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講述一個從小在平地念書、不會說母語的排灣族女頭目-廖莉華的人生故事。2020年11月,導演魏郁蓁發起《阿查依蘭的呼喚》紀錄片發行與...
閒置空間合法佔領!-荷蘭的居住正義「佔屋行動」
當代台灣社會隨著經濟與傳統家庭結構組織的變遷,「居住」這個題目,不再只是過去隨著經濟起飛,錢淹腳目時代的住宅房地產買賣投資議題,在21世紀的台灣,居住議題儼然是各黨派無法忽視的社會議題。近年來,在傳...
【文創共生願景】地方商圈式微該淘汰,還是挽救?
會聽到有人說:「新莊夜市就夜市啊,為何要叫廟街?」實際上,「新莊廟街」這個名詞比較偏向觀光景點的設定,相對於缺少類似大稻埕或三峽老街的街屋氛圍,用宗教主題來聚焦,也算一種行銷策略。而廟街的商圈形成,...
戲台上的「十二碗菜歌」端出主流敘事外的人與記憶
文化平權的社會意義是什麼?今年演出第6年的兩廳院藝術出走公益巡演不僅改變表演場域到廟口、停車場、流動夜市,表演的內涵也取材草根文化,台式歌舞劇《十二碗菜歌》以辦桌菜為主題,演出主流敘事外沒被記錄的人...
【倡議圈活動】讓舊監自由,全地圖解鎖!
古蹟監獄的新型態轉譯超展開!周末來嘉義逛舊監,給你滿滿的時代穿梭感,還有創新型態的體驗與學習,「4條路線木都小旅行x5堂手作體驗工作坊」、「10場浸潤式展演x21單位循環藝術展」,免費入場,但記得體...
阿根廷「盲人劇團」暗中登場-沉境演出激發想像力
阿根廷導演曼恰卡20年前邀請視障人士加入劇團,並讓觀眾在漆黑中透過嗅覺、聽覺、觸覺融入戲劇,「在黑暗中關上燈那一刻,沒有人是盲人」,感官刺激了想像力。這是阿根廷第一個由盲人參與組成的劇團,2001年...
影像照亮老地方-南門露天大戲院,古蹟裡看老國片
2019年歲末,「南門露天大戲院」開始搬演老電影,首場播映半世紀前在安平取景的《回來安平港》,一百八十個座位座無虛席,沒位置的觀眾倚著城牆,照樣看得津津有味!年長者找回懷舊滋味,年輕人領略戶外看電影...
杜奕瑾X丁曉菁| 台灣有1到100的技術,缺0到1的創意
人工智慧的科技應用如何和藝術文化產業搭上關係?本月《倡議+》邀請客座總編、Taiwan AI Labs 創辦人杜奕瑾和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展開對談。過去總是被區分為左腦和右腦的科技和文化,其實並沒有想...
村落重生「好深活」!原民田裡養文化,粒粒皆傳承
造成高屏地區重大傷亡的八八風災已經超過10年,許多當時被迫遷村,離開家園的部落也在新聚落重生。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禮納里部落(Rinari),有一群由原住民、平地青年組成的年輕團隊「深活共構」,他們不...
老屋問答/何謂老屋?修繕應該「修舊如舊」嗎?
Q1:老屋的定義是什麼?幾年以上才算是老屋?不論是一般使用或法律用語,對老屋的屋齡都有各式各樣的定義。有的人覺得30年以上的老公寓就算老屋,有的人則覺得百年三合院才算是老屋。法律條文方面,《都市危險...
日星鑄字行張介冠 一個人的活版印刷復興大業
「日星鑄字行」安身於小巷子中,低調的招牌卻有著「全球僅存繁體鉛字鑄字行」的重量。尋常的作業廠房,一排排鉛字在日光燈下散發素樸的光暈,人穿行其中,尋找著某個對自己有意義的方塊,習慣鍵盤下跳出的電腦字,...
靠靈驗造勢?全台瘋媽祖與「宗教經濟」之戰
每年的農曆3月可說是全台信徒瘋媽祖的月份,除了傳統的北港媽、大甲媽,近來「頗具性格」的白沙屯媽祖也頗受歡迎。除此之外,台灣各地的媽祖廟也紛紛舉辦具有自身特色的慶典以吸引信眾。然而,隨著媽祖繞境規模越...
南投手工製茶 全國率先獲登錄文化資產
南投「傳統手工製茶-鹿谷烏龍茶、名間埔中茶」分依文資法規定皆獲登錄「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別文化資產。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今天說,這是全國首兩件登錄這項類別的文資。林榮森表示,文化資產保存法在「無形文化...
古蹟總「自燃」?古蹟燒用雞蛋糕護文化資產
當古蹟保護和食物結合會撞出什麼火花?一群年輕文創工作者推著攤車在台北大稻埕現烤雞蛋糕,將麵粉摻入蛋、糖攪拌,倒入各種造型的鐵製模型裡,烤出來不是一般的烏龜、小鳥、小魚造型,而是歷史建材所用的十三溝面...
從廢棄物變成搶手貨 古蹟是否回復原址引論戰
台南市中西區小西門里地方民眾最近向議會陳情,希望能將遷到東區成大校園內的小西門城城樓,再遷回原址,由於台南市許多古蹟隨著都市開發而遷移,都不在原來的位置,到底古蹟應不應回復原址,引發討論。二度遷移 ...
見證僑務史 台大鹿鳴堂登歷史建築後的下一步?
去年台北市文資會確定台大鹿鳴堂以原名「僑光堂」登錄歷史建築,台大將面臨高額的修繕和保存經費。台北商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文資人士蕭文杰表示,台大必須回歸大學教育的社會責任,「如果台大連自己的文化資產都...
他們在工廠內熱舞+創作 盼台灣紡織盛世再起
新北市新莊一帶有許多紡織工廠,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走進工廠裡,看到的師傅是60歲上下的爺爺奶奶們,但是在巧欣針織社,卻有幾個年輕人正睜大眼睛,認真觀察五顏六色的毛線如何從機台來回的交織變成一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