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展演停辦2年後今年重新舉辦「剖香腳」,不僅吸引了市民的參與,也讓更多年輕一代認識並珍惜這項即將消失的技藝。技藝傳人邱錦雲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閱讀更多:用在地征服百老匯!台灣牽亡歌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用原創台味敲開國際門

「剖香腳」的製作過程繁複且完全手工,包括鋸竹、去竹節、剖青、切片、切絲等步驟,每一根香腳都凝聚著製作者的心血與對傳統文化的敬意。今年活動中,由唯一傳承人邱錦雲老師親自示範,展示如何從一根竹筒剖出上千支細長香腳,並捆成美麗的香腳花束。此外,製香師傅蔡增成也展示了利用中藥材料製作香粉及手工裹香的過程。

市長黃敏惠表示,「剖香腳」不僅是嘉義市的文化象徵,更是對歷史與傳統的致敬。今年適逢諸羅建城321周年,透過這項活動,希望能加深年輕世代對傳統技藝的了解與珍惜。

文化局局長謝育哲表示,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嘉義深厚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儘管機械化逐漸取代手工製作,但手工藝的價值依然無可取代。

邱錦雲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文化局邀請審查委員進行現場訪查,以保存這項珍貴技術。多年來,「剖香腳」展演活動已累積超過上萬人參與,獲得廣泛讚譽。這不僅是對傳統工藝的保存,更是對嘉義市文化的致敬與推廣。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今年重新舉辦的「剖香腳」展演活動,不僅吸引了市民的參與,也讓更多年輕一代認識並珍惜這項即將消失的技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展現了手工製香的精湛工藝。今年重新舉辦的「剖香腳」展演活動,不僅吸引了市民的參與,也讓更多年輕一代認識並珍惜這項即將消失的技藝。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演停辦2年後今年重新舉辦「剖香腳」。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演停辦2年後今年重新舉辦「剖香腳」。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技藝傳人邱錦雲(左)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是一項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技藝傳人邱錦雲(左)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傳人邱錦雲(左)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雲霄社區的「剖香腳」,技藝傳人邱錦雲(左)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圖/李宗祐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Z世代敲響日本企業警鐘!自創ESG標準 將被全球市場判出局?

Z世代敲響日本企業警鐘!自創ESG標準 將被全球市場判出局?

福壽螺的剋星?沼液施灌幫助農民減肥又省錢 還意外發現驅避蟲害效果!

福壽螺的剋星?沼液施灌幫助農民減肥又省錢 還意外發現驅避蟲害效果!

不畏鹽鹼地!林試所用密植造林、蚓糞肥改良土壤 成功復育沿海劣化地

不畏鹽鹼地!林試所用密植造林、蚓糞肥改良土壤 成功復育沿海劣化地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最新文章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從荒廢走到米其林餐桌!職人復曬嘉義百年鹽田 再創「台灣海鹽」文化滋味

從荒廢走到米其林餐桌!職人復曬嘉義百年鹽田 再創「台灣海鹽」文化滋味

苦盡柑來遇見你!曾經輝煌的「北投草山柑」起起落落復育之路

苦盡柑來遇見你!曾經輝煌的「北投草山柑」起起落落復育之路

比瑠公圳還早!溫州街「霧裡薛圳」被列為市定古蹟 守護台北農地記憶

比瑠公圳還早!溫州街「霧裡薛圳」被列為市定古蹟 守護台北農地記憶

用「社會學」耕田?李法憲在高雄梓官打造生態農業、文化節翻轉農村困境

用「社會學」耕田?李法憲在高雄梓官打造生態農業、文化節翻轉農村困境

被相信與賦能的力量!柬埔寨17歲女生從受助者變「改變者」

被相信與賦能的力量!柬埔寨17歲女生從受助者變「改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