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再生到地方創生 青農返鄉創業如何創新?

圖/李坤洲提供
圖/李坤洲提供
無貧窮

青農返鄉後,除了個人或團體專注在生產及銷售面,事實上投入社區發展或生產以外的活動也能擦撞出不同的火花。像台北青農高華埜返鄉經營休閒農場,還加入地方協會,協助農民賣茶,除開拓出與社區共榮的銷售通路外,他還希望傳承當地茶文化,帶動周邊產業,吸引青年返鄉;而南投青農陳宜蔓返鄉種茶之餘,則因額外投入教育工作,發現學生和當地農業連結性很低,未來她希望能從「根」改變,透過食農教育的推廣給社區及下一代翻轉機會。

走入在地社區,與家鄉共同成長

5月22日南投青農聯盟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舉辦「2018 農村四季·生命之歌─全國青年型農創新論壇」,南投青農聯盟會長劉松杰表示,透過這次活動希望能讓各地青農除了交流外,也能透過專題演講、公民咖啡館等活動,思考青農還能做什麼不同的事情。在論壇進行的空檔中,青農也私下分享自己回家從農的心路歷程,以及投入農業事務以外的收穫。

與會的青農透過公民咖啡館,一起討論如何提高團體及引入外部資源共同合作的可能性。攝影/洪嘉鎂
與會的青農透過公民咖啡館,一起討論如何提高團體及引入外部資源共同合作的可能性。攝影/洪嘉鎂

「青農返鄉後常遇到技術、資金、土地等問題,大多都可透過農政單位提供協助,回到農業上,青農應該是要針對行銷與地方串連進行著力。」南投青農聯盟會長劉松杰表示,以南投為例,南投青農返鄉後,有些人會主動與社區結合,參與社區發展協會、休閒農業區、農村再生等,甚至也有社區邀請青農協助當地產業發展。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長陳榮俊表示,農村發展可以結合文化、休閒等多種類型,社區只要找得到資源就有機會變成特色,當社區找尋方向的過程中,剛好有年輕人回來,就能為社區挹注人才資源,帶來活力及創意,年輕人、社區及資源結合後,就能打造在地特色對外宣傳,有機會把當地產品銷售出去,或是吸引人潮進入社區消費。

劉松杰除了是南投青農聯盟的會長之外,也是南投縣鹿谷鄉竹豐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他平日投入社區公眾事務外,過去也與社區夥伴舉辦農村小旅行、揉茶體驗、染布體驗等活動吸引遊客,他表示,像他一樣有雙重身分的人,在南投青農中並不罕見,當這些具有雙重身分的人集結起來後,會去思考該如何結合背後資源,產生更大的團結經濟。

青農投入社區發展,吸引遊客進入社區,除了消費外,遊客通常也會將當地產品帶走,這能達到社區及農民共榮的目標。圖/劉松杰提供
青農投入社區發展,吸引遊客進入社區,除了消費外,遊客通常也會將當地產品帶走,這能達到社區及農民共榮的目標。圖/劉松杰提供

台北青農高華埜也是具有雙重身分的農民,平日除了經營自家的休閒農場外,他也是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的常務理事。

高華埜表示,祖先是在南港種茶葉起家,但隨著時代改變,茶業沒落,經過多次轉變,才變成以休閒農場為主的經營模式,當家中事業穩定後,便加入地方協會與社區互動,除思考如何協助當地茶農販售茶葉外,也想說要如何延續在地茶文化與歷史,在這種銷售及文化的互動模式下,社區成長的不僅只有茶產品,也會帶動周邊經濟及青年返鄉。

社團、教育 讓青農有更多行銷通路及生活體會

青農大多專注從事生產活動,行有餘力的青農會建構自有品牌,一步步拓展銷售通路,也有青農決定將生產之外的剩餘時間,選擇投入社區事務,服務家鄉,開拓與社區共榮的銷售通路,但青農返鄉還有更多不同的選擇。

南投青農聯盟副會長李坤洲,5年前剛回家時,先跟著父親學習技術,但以經驗為主的技術教學無法讓李坤洲了解每項步驟背後的知識,因此前往茶業改良場主動學習茶葉相關知識,並將學到的內容與父親討論,持續溝通修正製茶技術。李坤洲表示,回家接手後,除了上課精進茶葉相關技術外,也著手拓展銷售管道,發揮過去當業務的專長,主動拜訪大盤商、中盤商、茶行增加通路,還參加一些社團拓展零售市場,將對的產品賣給對的人,促成交易。

「過度推銷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使他人反感。」李坤洲指出,因為自己喜歡參加社團,像是之前有參加獅子會,今年也即將卸任會長一職,過程中也是認識很多人,這也是客戶群,但參與社團需要看個性,若要銷售產品也需要拿捏得宜。

李坤洲不僅專注在茶葉生產,更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累積人脈。圖/李坤洲提供
李坤洲不僅專注在茶葉生產,更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累積人脈。圖/李坤洲提供

南投青農陳宜蔓回家後,不僅接下家中茶業,更是投入教育,希望能給家鄉一個翻轉的機會。

陳宜蔓表示,10年前剛回家時,社會還不流行青農返鄉這個議題,外人看來只覺得年輕人為什麼要回來,再加上鄉下比較重男輕女,還曾在拜訪新客戶被說,「年輕女孩甚麼都不會,不想跟妳講茶」,另外遇到的狀況就是很孤單,因為資訊不發達,加上產業特性,大多時間都在山上處理茶葉,認識的都是老一輩的人。等到妹妹回家協助產業後,分工合作,開始逐步拓展零售通路,希望為家中產業增加一些利潤。

陳宜蔓回家後除了專注在茶業外,也與姐姐跟妹妹到鄰近國小代課,平時姊妹多少會談論代課的事情,覺得為什麼小朋友要吃不好吃的蔬菜甚至是冷凍蔬菜,有沒有可能運用學校空地耕作蔬菜,希望未來能推動食農教育。陳宜蔓指出,國小師生加起來不到50人,發現當地有很多新住民第二代,因為父母大多忙碌耕種,而較沒有時間去教育子女,而且現在小孩大多只生一個,不見得會讓小孩接觸家中農業,會蠻憂慮小朋友的未來。

陳宜蔓表示,最近縣府也投入一筆經費建設附近觀光景點,吸引不少的遊客,但社區發展仍停滯不前,主要是觀念較為封閉,「如果沒有從根翻轉也沒有用」,才會希望投入當地教育。


●本文獲農傳媒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從農村再生到地 方創生,青農返鄉創業如何找創新?〉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380.jpg

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的專業新聞網路媒體,宗旨是一個「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的新媒體平台。
站在以農為本的角度,走入生活,觸及農業、土地、食物、教育、新知、文化、環境、生態等,與農業相關的各項議題,並期許成為一個能促進群眾溝通、開放信息、滿足需求的新媒體平台。

作者文章

農產價格暴漲暴跌 斗南農產運銷靠資訊化管理

農產價格暴漲暴跌 斗南農產運銷靠資訊化管理

農產價格暴漲暴跌 斗南農產運銷靠資訊化管理

農產價格暴漲暴跌 斗南農產運銷靠資訊化管理

非洲豬瘟警戒升級 當心進口飛機餐成防疫漏洞

非洲豬瘟警戒升級 當心進口飛機餐成防疫漏洞

從農村再生到地方創生 青農返鄉創業如何創新?

從農村再生到地方創生 青農返鄉創業如何創新?

最新文章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買一條愛地球的魚!魚仔青打造永續漁獲平台、用行動守護海洋

買一條愛地球的魚!魚仔青打造永續漁獲平台、用行動守護海洋

推動無農藥永續農場-她用雜草養紅棗、養土 再派雞吃害蟲

推動無農藥永續農場-她用雜草養紅棗、養土 再派雞吃害蟲

不滿圖書禁令 美國獨立書店遍地開花、上架禁書

不滿圖書禁令 美國獨立書店遍地開花、上架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