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劃「流浪挑戰賽」,2025年的第三階段為三天兩夜的「流浪旅行」。來自全台的75位青年成功完成了8項體驗任務,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中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與社會參與之旅。這場全球首...
7位青年為未來發聲!提行政訴訟要求環境部修正減碳目標、捍衛氣候世代正義
7名青年偕同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團,3日於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召開「氣候災難青年備戰」記者會並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環境部修正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的訴求,應該以巴黎協定升溫情境下的碳預算為基礎資料,...
手機裡的家庭小劇場:從手機互動解析青少年心理、獨立發展的軌跡
手機捕捉的親子故事現代人的生活已離不開手機,想知道人們做了什麼、和誰互動、如何互動,直接觀察他們的手機內容,可能比回憶自述來得精確。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卓牧融助研究員,...
新永續・城市解方延伸活動|淨零青年交流會,匯聚跨域青年們的每一個行動,成就改變城市的動能
延續嘉義市「新永續,出發!」市政核心,嘉義市政府與5% Design Action|地球解方品牌攜手,於今(2024)年7月盛大舉辦「新永續・城市解方論壇」,銜接這股永續熱潮,更邀請台灣田野學校、樂...
【倡議圈活動】2024流浪挑戰賽登場!激發青年探索自我的挑戰賽來了!
在臺灣升學導向制度下,經常有明確的成功模板,希望青年能朝形象單一的成功前進,卻鮮少鼓勵年輕人深入思考自己想做什麼,為什麼要做。然而,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不僅學校內部更加開放,民間也有許多團體致力於創...
「心理假」延伸至高中 教育部:3月起開放試辦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發起「支持國高中心理健康假盡快上路」連署,短短一天內共有3176人、來自全台各地的國高中生參與,呼籲教育部盡快規畫國高中心理健康假與配套措施。教育部稍早回應,規劃自今年三月起,依照各...
2020:憂喜參半的氣候訴訟年
隨著氣候訴訟案件在世界各地不斷湧現,中外對話回顧了2020年12個月內全球最重要的氣候訴訟案件,並對2021年氣候訴訟的前景進行展望。對於那些試圖通過法律手段、迫使各國立即採取氣候行動的環保人士而言...
《巴黎協定》5週年 中國青年如何看待氣候變遷?
一份最新的調查結果呈現了中國大陸青年群體對待氣候變遷的態度,以及他們與西方同齡人的不同。對於一位1995年出生的中國大陸青年來說,她或他在6歲的時候見證中國大陸加入WTO和隨後的經濟起飛,在13歲時...
總統大選》居住正義如何實現?總統候選人居住政策一次看
編按:台灣年年祭出打房政策,成效不彰;加上今年通膨壓力助長,已成為大選期間各界檢視候選人回應青年世代的關鍵民生議題,2024年總統候選人如何回應居住問題?本文為你整理三組候選人的居住政策。① 柯文哲...
第一次把被霸凌說出口-「烏犬劇場」用表演接助迷惘青少年
「老師,那些霸凌我的人,我要告死他們!」在一次論壇劇場中,自願上台取代演員、嘗試改變戲劇結局的女同學說。17分鐘的短劇裡,烏犬劇場塑造出因被霸凌而產生輕生念頭的學生角色,並邀請台下同學帶著自己的想法...
平均11歲就接觸!韓國青少年網路賭博成癮 政府推輔導計畫
韓國青少年沉迷網路賭博的狀況愈發嚴重,平均在11.3歲時就會開始接觸,韓國政府今年起試辦短期輔導計畫,但專家指出,相關諮詢、追蹤體系仍待強化。位於全羅北道茂朱郡的國立青少年網路夢想村原本是針對網路成...
「同志校園生活」如何改善?賴清德推性平教育、柯文哲類比心理障礙
2024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和柯文哲昨(15日)出席「2024總統大選青年論壇」,同台回應青年世代關注的青年居住、雙語教育、永續轉型等議題。 NPO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也針對Z世代關心 LGBTl、性別平等...
【倡議圈活動】再選擇的路上與你相遇 -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30週年,攜手關心青少年議題
「我不要再過這樣的人生!」深受年輕人喜愛的饒舌歌手 Lizi 栗子,17 歲時因毒品、傷害案進入台北少觀所,在人生最低谷時遇到了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家人及社工的陪伴與鼓勵成為栗子改變的動力,決心戒毒,...
青年自殺率10年飆三倍 全台30多間大學實施「心理假」
根據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最新統計,截至這學期,全國已有超過30所大學實施心理假,除了提供喘息與調適的機會,也能成為學生主動尋求幫助的契機。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昨天深夜在臉書發文指出,開學將近兩個月,陸續有更...
從一個人到一場遊行 「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專訪學生素人發起人李宗宸
9月25日,臉書出現一個名為「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的粉絲專頁,封面相片是一隻隻漫畫版的受傷野生動物,連跑環保線的記者,也不太清楚這粉專的來歷。中秋連假過後,該粉專公布10月29日在台北會有「上街...
永續青年陳佳萱-前進「缺水」帛琉,聰明「留水」
現今還是陽明交通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陳佳萱,20歲年紀,除了活躍於學校社團和系學會之外,她還將觸角擴及國際,代表台灣前往帛琉擔任外交部青年大使,並且開始為自己投入綠色職涯準備,希冀突破傳統職涯發展路徑,...
古玉峰銜接傳統與現代,賽德克族青年唱自己的歌舞
近日,颱風襲台,短短兩天的超大豪雨,重創南投縣仁愛鄉賽德克族各部落,「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即發起「卡努風災物資募集活動」,不到一禮拜的時間募集了超過5000箱水、米、泡麵、罐頭、奶粉、尿布等...
浪金山創辦人蔡文培:永續關鍵下一步,解答在青年
背山面海的金山,舊名金包里,即是凱達格蘭族語「豐收」之意,這裡自古農漁物產便相當豐饒,當地漁獲銷售到台北區域,還發展出一條魚路古道。金山磺港更留存古老漁法「蹦火仔」,當黑夜中青麟跳起火舞之美的背後,...
晚了七年 美國氣候訴訟「開庭」首例 青年告蒙大拿州違憲
2016年,美國法院受理了「朱莉安娜訴美國案」(Juliana v United States),創下美國第一起青年控告政府未積極對抗氣候變遷的訴訟案例。但在聯邦政府阻饒下,至今遲未開庭。直到今年6...
【倡議圈活動】2023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在宜蘭-鄉親全相挺 越在地越國際
第六屆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Asia Pacific Social Innovation Summit)首度移師六都之外,並選擇在宜蘭舉辦,除是培育外,更考驗地方青年團隊舉辦國際性活動的能力,可說是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