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不只發電還做公益!綠能公益協會如何幫NPO找到20年穩定收入?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讓人跟社會結合得更好,是我一直放在心裡的事,能源不平等也一直是我的核心關懷。」 圖/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提供
「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讓人跟社會結合得更好,是我一直放在心裡的事,能源不平等也一直是我的核心關懷。」 圖/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提供

在全球推動能源轉型的趨勢下,不僅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將公正轉型列為重要的討論主題之一,台灣也訂下2030年綠電占比3成的目標。然而,當政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社會中的弱勢族群卻可能因能源價格上升、基礎設施不足,陷入更嚴重的能源貧窮,如何讓他們在過程中不被遺落,成為各界共同思考的課題。

閱讀更多:台灣沒有核能可以嗎?綠電合作社打造微型光電廠 掀起屋頂綠色革命

「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讓人跟社會結合得更好,是我一直放在心裡的事,能源不平等也一直是我的核心關懷。我希望它不是只是一個理念、想像或倡議而已,而是足以化成一個行動,甚至找到解方。」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投入能源轉型工作近20年,談起結合公益的綠能發展模式,依然充滿熱忱。

她走遍全台各地,看見弱勢族群與社福機構面臨的能源挑戰,內心總期盼「綠能公益」的創新解方,得以串連企業、民間,以及政府再生能源政策,為社福機構打造屋頂型太陽能光電設備,創造20年的綠電收益。

社福機構陷能源困境 為何傳統公益模式不夠永續

長年關注能源不平等議題的陳惠萍觀察,社福機構對能源的需求高,無奈傳統公益模式不論在資金或環境面,都缺乏永續性,機構經常只獲得一次性資金,且優先提供給服務對象,以致缺乏改善能源設備的資金。

她舉例,像是老人照顧機構的電梯和復健設備,就仰賴穩定的電力供應;而桃園一間照顧喜憨兒的機構,則設置了一間有聲光設備、水床的房間,透過感官刺激,紓緩、穩定喜憨兒的身心,「機構告訴我們,這個房間就是他們最耗能的地方。」

「還有照顧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工告訴我們,天氣熱的時候,服務對象的情緒波動就會比較大,需要開空調,提供舒適的溫度,才能讓他們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陳惠萍指出,造成能源脆弱度高、無法永續發展的原因,除了能源支出占比高、設備老舊導致高耗能外,氣候變遷、高溫下的健康風險也是關鍵。

從能源脆弱度調查找出痛點!綠能公益創造社福、企業多贏局面

要解決眼前困境,必須先明確掌握社福機構的能源脆弱程度有多嚴重。2024年,協會展開能源脆弱度調查,盤點宜蘭地區10家社福機構,依據能源支出、能源效率、熱舒適度、健康概況等4大指標進行評估,透過科學數據,深入了解社福機構的現實困境,以便精準導入企業贊助資源。

陳惠萍透露,協會近年的綠能公益模式,除了企業贊助太陽能板換取綠電收益、汰換耗能設備增加能源效率及減少支出外,也協助申請碳抵換,創造額外的碳權收益。

近期也有機構的庇護工廠,希望在生產線導入綠電設備,以提升產品在綠色採購市場的競爭力,協會也主動協助媒合企業與政府資源,為他們在環境效益上加值。

多元的公益模式,讓綠能對社福機構來說不再遙不可及。陳惠萍認為,綠能公益打造了一個正向循環,解決社福機構的困境之餘,也滿足企業的ESG需求,協會成立6年多,已完成超過50個綠能公益行動,企業捐贈太陽能板達5千片以上,受惠的社福機構、偏鄉部落與學校更是超過80個。

她也強調,企業不只是扮演贊助的角色,同時是推廣綠能的重要夥伴,帶動客戶與供應商加入串聯,創造更多環境與減碳效益的附加價值。例如,中信金控贊助太陽能電廠,並將電廠收益運用於支援環境團體進行海洋生態調查;國泰金控則鼓勵體重過重的員工減重,每減重1公斤企業就捐出100元,並利用捐款興建太陽能電廠。

「機構忙著照顧服務對象,對綠能的議題非常陌生,有些人甚至誤會太陽能光電就是太陽能熱水器。」 圖/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提供
「機構忙著照顧服務對象,對綠能的議題非常陌生,有些人甚至誤會太陽能光電就是太陽能熱水器。」 圖/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提供

社福團體有能力養一座電廠20年嗎?別擔心 讓專業的來!

而在推動綠能公益的前期,陳惠萍坦言,確實花了一番工夫與社福機構溝通,向他們解釋何謂再生能源、太陽能光電,以及綠能收益的經濟模式,「機構忙著照顧服務對象,對綠能的議題非常陌生,有些人甚至誤會太陽能光電就是太陽能熱水器。」

不過,長遠來看,陳惠萍認為機構對綠能的接受度比想像中更高,甚至成為擴散良好口碑的重要推手,當協會帶企業前往社福機構參訪時,機構人員都願意現身說法,分享他們裝設太陽能設備後獲得的益處,甚至推薦其他社福單位加入綠能公益的行列。

太陽能發電設備能為社福機構帶來20年的售電收益,固然提供了一筆穩定金流,但他們也難免擔憂,在資源與技術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照顧電廠長達20年?對此,陳惠萍解釋,協會提供了不同選擇,讓機構依據自身資源狀況進行評估後,挑選合適方案。

有餘裕持有與維運管理電廠的單位,協會會幫忙接洽維運工程團隊,若是資源吃緊的機構可以選擇單純「出租屋頂」,維運作業交由協會配合的系統廠商負責,衍生費用則從售電收益中扣除,不必煩惱照顧經費不足的問題。而陳惠萍也發現,社福機構多半仍偏好「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團隊處理」,自己則專注提供社會服務與照顧,減輕組織負擔。

不只打造「永續女子天團」 還要培力社區綠能人才

提倡綠能公益至今,陳惠萍有感協會人力有限,即便培力能源健檢志工,也難以擴大幫助更多社福機構,且綠能產業中鮮少有女性工作者,然而在氣候變遷之下,女性又是最受衝擊的族群之一,「能不能夠有更多的女性支持能源轉型的推動?這是我行動的出發點。」

因此在2024年,協會培育了台灣第一批女性能源健檢師,陳惠萍誓言打造「永續女子天團」,她自己則成了「團長」,創造多元社會價值外,也填補協會的人力缺口,未來要帶領這支即出道的女團,前往台灣各個角落做能源工作。

秉持落實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理念,這項培育計畫優先錄取單親、原住民、弱勢族群女性,教導他們如何做能源評估、設計電廠與節能設備,進階班學員還可以進到社福機構,實際進行能源盤點,未來也不排除協助她們進入綠能市場就業。

陳惠萍也強調,鼓勵女性參與學習,需要依照她們的需求進行課程設計,因此協會提供托育服務,也將課程時間安排在學校放學前,讓職業婦女有機會走出家庭。而回到日常生活裡,這些女性也知道如何選擇低能源消耗的育兒方式,有些學員甚至回到家鄉,協助親友、社福機構盤點屋頂是否適合設置太陽能板。

對陳惠萍而言,「人」才是打造加速能源轉型基礎建設的關鍵要素,她期待未來不只是女性培力,還要延伸到社區培力,「讓人力與能力回到地方,長出自己的自我盤點、評估與規劃力量的時候,綠能就有機會遍地開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氣候焦慮?巴西阿拉比卡豆價格飆30年來最高 只因熱浪加劇庫存焦慮

氣候焦慮?巴西阿拉比卡豆價格飆30年來最高 只因熱浪加劇庫存焦慮

【為土地續命】青年還能安心返鄉嗎?國土計畫下的農村發展、坡地保育兩難

【為土地續命】青年還能安心返鄉嗎?國土計畫下的農村發展、坡地保育兩難

核電回歸!日本能源政策表明:最大限度、共同使用再生能源與核能

核電回歸!日本能源政策表明:最大限度、共同使用再生能源與核能

檳榔專法卡關?草案預告期滿 衛福部收到4423則留言、正反意見都有

檳榔專法卡關?草案預告期滿 衛福部收到4423則留言、正反意見都有

最新文章

台灣沒有核能可以嗎?綠電合作社打造微型光電廠 掀起屋頂綠色革命

台灣沒有核能可以嗎?綠電合作社打造微型光電廠 掀起屋頂綠色革命

如何避免照顧悲劇?在多元陪伴照顧之前 讓移工看護壓力先現形

如何避免照顧悲劇?在多元陪伴照顧之前 讓移工看護壓力先現形

長照人力要分級!弘道副執行長:結合志工、社區資源打造在地安老網絡

長照人力要分級!弘道副執行長:結合志工、社區資源打造在地安老網絡

社區共生照護的魔法!伯拉罕合作社打破碼別制 攜手照服員守護社區

社區共生照護的魔法!伯拉罕合作社打破碼別制 攜手照服員守護社區

如何讓綠色消費從「CP值」到「永續價值」?葉欣誠:政府是關鍵角色

如何讓綠色消費從「CP值」到「永續價值」?葉欣誠:政府是關鍵角色

讓環保成為日常!RE-THINK、頤德如何召喚大眾與企業的永續意識?

讓環保成為日常!RE-THINK、頤德如何召喚大眾與企業的永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