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情時還能安心吃雞蛋嗎?禽流感常見6問答一次看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專家說,在禽流感疫情期間吃雞蛋是安全的。 圖/歐新社
專家說,在禽流感疫情期間吃雞蛋是安全的。 圖/歐新社

編按:H5N1禽流感2021年底開始在北美擴散,截至12月5日止,迄今已在美國感染718隻牧牛和58人。不僅導致超過3300萬隻蛋雞被撲殺,也讓雞蛋價格創歷史新高。

禽流感疫情讓人人心惶惶,由於雞蛋、雞肉、牛奶和乳製品是常被食用的食物,很多人擔心會在接觸或攝取的過程中被傳染,但專家指出,只要處理得當,毋須擔心透過吃雞蛋而得到禽流感;Eating Well整理了關於禽流感最常見的6個問題,教讀者如何在疫情中保護自己。

1.吃雞蛋會被傳染禽流感嗎?

答:不會

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在疫情期間吃雞蛋是安全的,雞蛋感染禽流感的機率很低,被零售店買來的雞蛋傳染幾乎不可能,因為雞蛋經過的適當包裝和存放過程降低了其被汙染的機率。另外,以適當溫度烹煮雞蛋也能避免禽流感或沙門菌感染等疾病,至於適當的溫度,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為145°F(約62°C)。

2.吃雞肉會感染禽流感嗎?

答:不會

在禽流感流行期間吃雞肉和雞蛋都是安全的,只要每次烹煮時都妥適地處理食材和有適當的處理流程,以及保持手部和廚房環境清潔,就能阻絕生肉和家禽相關產品上可能有的病原體。

專家提醒,烹煮雞肉前不要清洗雞肉,烹煮的溫度至少有165°F(約73°C)。

3.喝牛奶和吃乳製品安全嗎?

答:非常安全

雞肉和雞蛋在吃之前都會經過高溫烹煮,而先前曾發生乳牛感染禽流感疫情,讓人擔心食用前沒有經過高溫烹煮的鮮奶、起司、優格或其他乳製品會不會被感染禽流感。報導指出,人類經由生乳被傳染禽流感的資訊有限,而飲用未經巴斯德式殺菌法消毒的生乳的確有安全疑慮,但經過該消毒方式的鮮奶和乳製品絕對可以百分之百安心飲用和食用。

專家說,在禽流感疫情期間吃雞蛋是安全的。 圖/歐新社
專家說,在禽流感疫情期間吃雞蛋是安全的。 圖/歐新社

4.人類得到禽流感的症狀是什麼?

答: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有輕微症狀。輕微症狀包括眼睛發紅、咳嗽和喉嚨痛,若情況較嚴重,還可能出現發燒、肌肉或身體痠痛、疲累或呼吸困難,若出現這些症狀認為自己可能被感染,應立刻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5.寵物會傳染禽流感給人類嗎?

答: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說,寵物貓和狗可能感染禽流感,但人類不太可能因為和患病的寵物接觸而被傳染,但因為仍有可能的機率,所以應注意自身和寵物的健康狀況。

6.要擔心未來可能疫情擴大嗎?

答:還需要更多研究,但現在可以保持冷靜,分子生物學家及公共衛生提倡者奈斯利(Marion Nestle)說,禽流感如何傳染給人類需要更多研究,目前所知是並不容易,而預防措施也是那個原則:經常洗手,並確保洗乾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氣候峰會大考驗...巴西亞馬遜COP30峰會 能否團結各國分裂意見?

氣候峰會大考驗...巴西亞馬遜COP30峰會 能否團結各國分裂意見?

超級細菌危機!WHO警告:全球有1/6細菌感染對抗生素有抗藥性

超級細菌危機!WHO警告:全球有1/6細菌感染對抗生素有抗藥性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OECD認證全球最過勞...調查:日本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逾52小時 工時蟬聯第一

OECD認證全球最過勞...調查:日本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逾52小時 工時蟬聯第一